第90章 桃源山
作者:七十亿少女的噩梦
郭靖和黄蓉兵分两路,带着大师父柯镇恶前往大理寻找一灯大师、武师兄师徒请罪。
不过,在途中,他们打听得一灯大师并未回大理皇室。
像一灯大师这样的高人,其实和他的岳父黄药师一样。
都喜欢居无定所,闲云野鹤,隐居山林。
想要见上一面,便是千难万难。
郭靖只得一边往大理云南的方向去,一边四处打探他们的消息。
当然,郭靖也将自己遇见的困境,让白雕传信告知给了蓉儿,希望蓉儿能帮他出些主意,顺便问一问她找到过儿和芙儿没有。
蓉儿回的书信很简洁,只有五个字。
“湘西桃源山!”
郭靖恍然大悟!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当年蓉儿在铁掌峰之上,不留神受了那铁掌水上漂裘千仞一掌,重伤难愈。
他们在瑛姑的指引下,去了湘西桃源山,斗过渔樵耕读四位师兄,终于得见段皇爷,以《一阳指》救了蓉儿。
在得到黄蓉的提醒后,郭靖带着大师父调转马头,一路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桃源山。
.......
桃源山之美景,比之陶渊明所书的《桃花源记》,也丝毫不逊色。
站在山脚之下,那远处的山峰,高耸入云,又有一条瀑布从空而降。
山石光滑,哪怕是武功高手,也难以站稳脚跟。
郭靖心中知道,想要上这桃源山,只有水路一条可走。
而看守渡口的便是,一灯大师门下四位弟子渔樵耕读中的‘渔’,点苍渔隐。
郭靖翻身下了小红马,又扶着大师父柯镇恶下马。
柯镇恶听着轰轰隆隆的瀑布流水声。
微微仰头,问道:“靖儿,咱们这是到了哪里?”
郭靖扶着柯镇恶回道:“大师父,我们已经到了桃源山,咱们现在去找渔隐师兄,请他带我们渡河。”
点苍渔隐自然不是真叫这个名字。
但郭靖之前问他姓氏时,点苍渔隐只说早年的名字,忘却就忘却吧,重新当一介渔夫也挺好,只以点苍渔隐自居。
至于为什么不叫点苍师兄,这是因为点苍并不是姓,而是大理知名的一座山。
大理苍山一脉,点苍派便是点苍渔隐的师承。
故而,郭靖称其为渔隐师兄。
柯镇恶颔首点了点头。
手持降魔杖,随着郭靖牵着马,沿湖而去。
不过片刻,他们便见到了在湖边一草屋中点苍渔隐。
“渔隐师兄!!!”
正在整理钓竿的点苍渔隐,闻言抬起头,只见郭靖扶着一个眼盲的老者,走了过来。
他笑着放下手中的钓竿,喜道:“郭靖,你怎么来了!”
点苍渔隐约莫五六十岁,虽头生斑驳的白发,但身子骨甚是健硕、魁梧。
常年打鱼,让他脸黑的宛若锅灰,嘴边的络腮胡也不整篇幅。
但郭靖观其状态,却比十多年前更好。
显然多年的隐居生活,已经让点苍渔隐放下了当年的执念。
也是,他未追随一灯大师归隐前,乃是大理水师都督,手中虽然亡魂无数。
但那也是为了保家卫国,只要想开就好。
郭靖闻言脸上带着些许惭愧道:“师兄,此事说来话长,我们这次前来,便是为了寻一灯大师和武师兄的。”
点苍渔隐疑惑道:“这是怎么了?”
郭靖摇头不语,只是先引荐道:“渔隐师兄,这位是我大师父飞天蝙蝠柯镇恶。”
点苍渔隐闻言拱了拱手,敬佩道:“原来是江南七侠之首柯大侠,久仰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当初柯镇恶兄弟七人与全真教长春子丘处机定下十八年之约。
为救忠义之士的腹遗子,远赴大漠。
此等壮举,确实让人心生敬佩。
柯镇恶回了一礼道:“区区薄名,不足挂齿,客气了。”
寒暄之后,郭靖问道:“渔隐师兄,敢问尊师一灯大师在这吗?”
点苍渔隐点了点头笑道:“巧了,师父他老人家正在山中,柯大侠、郭靖我们现在就去吧。”
郭靖闻言点头道:“那便再好不过,渔隐师兄有劳了。”
点苍渔隐笑着摇了摇头。
三人都是雷厉风行的性子。
安置好了小红马,他们便上了一条渔船。
点苍渔隐划着船,问道:“郭靖,刚才在岸上我看着你脸色不好,是家中有人受伤了吗?对了,我听武师弟说,他的两个儿子敦儒、修文拜你为师,在桃花岛上习武,他们表现的如何?”
郭靖听此,脸色一变,长叹道:“师兄,我也不瞒你,我这次前来便是因为大武、小武,他们两个在桃花岛出事了!”
点苍渔隐闻言忍不住一惊,“这是为何,难道是西毒欧阳锋闯入了桃花岛?”
郭靖摇了摇头,“不是,此事说来话长,师兄还请带我到一灯大师跟前,到时候一并讲述明白吧!”
点苍渔隐也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手中的船桨,都忍不住加快了许多。
武师弟如今在桃源山上,接受师父的治疗。
这疯病还没有好,却又得知两个孩子出事,这可如何是好啊!
.......
点苍渔隐将郭靖和柯镇恶送到了山中,并未着急离开。
他心中隐隐感觉有大事发生,自己也下了船,在前领路。
几人皆身怀武艺,步履轻快,
如此穿过山间小路,木桥水榭,走了约莫半个时辰。
总算来到了桃源山山峰的石室。
但见,石室无门。
屋内物件甚少,只有一张竹榻,干净整洁。
颇有一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之感。
而一灯大师,正盘坐在一个团蒲之上,嘴中默默地背诵着佛经,不紧不缓的敲打着木鱼。
“皇....师父,你看谁来了!”
说着,点苍渔隐对着一灯大师,行了一个佛礼。
不过,一灯大师却充耳不闻。
他其实早已听到了脚步声,只是这佛经还没有颂完。
郭靖见状也急忙止住了点苍渔隐,轻轻摇了摇头。
示意他不要着急。
又过了片刻。
一灯大师颂完了佛经,睁开眼眸,看着郭靖和蔼道:“原来是靖儿,时间一晃十多年不见,你和蓉儿在桃花岛生活的可还好?”
昔日,他不顾自己安危救了黄蓉,走出了自己的心魔,又从郭靖和黄蓉口中得到了《九阴真经》。
双方结下了不浅的因果。
而今,三通的两个孩子,又拜师在郭靖门下。
缘分,妙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