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买三转一响
作者:黎明前的漆黑
易中海准时准点来到车间,今天和昨天大不一样,王建国这个不抽烟的,还特意买了包大前门孝敬他。
王建国很老实,什么事情都挂在脸上,不然也不会在满月酒的时候故意给他难看,他知道这是王建国在给他赔不是,欣然接受他的香烟,并且鼓励了他两句。
陈志刚还是老样子,给他敬上一支烟,并且点燃。
易不群是最喜欢陈志刚这个家伙的,他穿越过来后,了解到陈志刚的性格后,也对这个家伙挺喜欢的。
很会来事,经常哄得他笑口连连,让易不群心甘情愿的教他手艺,放在后世也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车间里其他的师傅和学徒都对这家伙挺看好的。
刚收下的小徒弟吴和平憨憨的,正在打扫工位上的卫生,还给他泡好了茶,叫了声‘师父’,继续扫地。
三个徒弟,每人都有各自的性格,易中海对三人都很满意。
和陈志刚在车间门口抽完烟,进入到车间,王建国就把车间工头刚才分配的任务拿了过来。
易中海点点头,说道:“昨天建国和志刚都上手实操过了,和平也看了一天,应该对钳工有了个基本的了解,今天的工件我看了一下,比较复杂,你们拿不下来,你们在一边好好看,关键的地方我会停下来给你们讲清楚,多做笔记。”
“好的,师父!”x3。
三人连连点头,他们知道自己的水平,刚才工头也说了,今天的任务赶着要,不能耽误。
各自做好准备工作,一人手上拿着一个小本,易中海再次检查了一遍车床安全,然后开机。
每做一步,易中海就会跟三人讲解要领,把经验都分享给他们。
这扬面,让周围其他的工友师傅们啧啧称奇,谁都知道,易中海这家伙是出了名的留一手。
昨天还能说可能是因为被工头叫过去说了一顿才教的。
但今天还是这样,那就让人很是意外了,连着两天都这么上心,你不怕把徒弟教会自己饿死啊?
易中海自然也是听到了他们的议论,根本不带理会的。
现在这个年代,有用心的师父,自然也有留一手的师傅,最典型的就是刘海中。
他虽然讨厌,但不得不说,他教徒弟是真的有一手。
虽然锻工的要求没有钳工高,但他也是真心教徒弟手艺是真的,这一点易中海也不能否认。
原剧里,易不群这家伙老了之后一个徒弟都没来看过他。
但刘海中却有不少徒弟来看望他,还带礼物,退休了之后还被轧钢厂返聘回去,足以说明问题。
现在他穿越过来了,自然不能跟易不群一样,钱他要赚,名他也要,谁不想桃李满天下啊?
之后的几天时间,只要有简单的任务,易中海都是让王建国和陈志刚上手,他在旁边盯着。
吴和平暂时还不能上手,他刚刚学钳工,身体素质差,手不稳,易中海让他下班回家后,每天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练臂力。
钳工就是手上的活,要的就是手稳,想让吴和平在两个月时间成为初级工,那就要下狠手。
为此,易中海还借给了他二十块钱,让他补充营养。
........
几天后,到了礼拜六。
中午吃完饭,给车间工头请了半天假,又去领导办公室开了个证明,明天就是休息日了,要去接媳妇儿,所以今天要去把三转一响置办齐全了。
四大件分别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
自行车是必须要的,上下班方便,到时候秦淮如回娘家也不用挤公交车。
缝纫机其实不太需要,但考虑到秦淮如可能想要就买了,毕竟贾家之前也说过买,他不买的话,倒显得寒酸了。
手表其实是最实用的,每次去黑市他都不知道时间,很不方便,早就想买了。
只是一直没时间,手表供销社里可没有的卖,只能去百货公司,但很远,等他下班再去百货公司,早就关门了。
收音机是用来给家里两媳妇儿用来解闷的,不过这个时候想买收音机是需要单位开证明的,然后还要去公安局报备登记,因为怕你用来收听敌台,更甚至怕你改装后用来收电报。
一般人想买也没这个资格,但易中海是工人,成分也没问题,再加上这几天的表现领导都看在眼里,自然就给了证明。
出了轧钢厂,走到公交站台。
等了快一个小时,烟都抽了小半包了,这才看到远处顶着一个硕大的黑色大包的公交车,晃晃悠悠的驶来。
吓得他急忙把烟头踩灭了,这玩意可不是闹着玩的,那里面可是煤气,搞不好要爆炸。
上了车,这个时候没什么人,找到了一个座位,又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这才来到了西单商扬。
西单商城是三十年代开业的,现在已经成为了核心的商业区。
里面基本上什么都有的卖,也幸好今天是工作日,商扬人不多,要是等到明天,那队伍都能排出二里地去。
走进商扬,也没人来招待他,便自己到处逛了起来。
现在的国内的自行车大部分依赖进口,日不落帝国的‘凤头’,还有荷兰的‘飞利浦’。
国产的自行车还在发展阶段,这个百货公司只有‘永久’。
易中海想都没想,直接选了‘永久’,支持国产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他是工人,每天骑个外国货晃荡算怎么回事?
政治地位一定不能站错边了,永远是dang的忠实群众。
但缝纫机就没办法了,国内根本都没开始,只能选外国货,好在是放家里的,没什么问题。
有‘蝴蝶’牌和‘蜜蜂’牌两种,易中海也不懂,选了一台‘蝴蝶’的,因为它送针和线。
手表国产的也少,最早的手表要到1955年,‘上海’牌手表才出来。
柜台里有‘欧米茄’和‘梅花’还有‘胜利’三款进口的。
易中海选了‘欧米茄’牌的,外观上比另外两款要显得大气不少,而且也是后世他听说过比较出名的手表。
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那肯定质量蛮好,就选了这款。
最后就是收音机,他也没有问性能,又不是要改装,问多了还麻烦,选了一款‘红星’的。
因为有单位开的证明,所以也没有什么意外。
但四样东西加起来又让他出了不少血,自行车160,缝纫机95,手表最贵,要280,收音机刚好100,总共加起来635,一头半的猪没了。
付完钱,拿着证明又赶去最近的公安局给收音机登记,顺便给自行车砸钢印办手续,又折腾了一个来小时,这才叫了个板车师傅拉上缝纫机回家,他则是后座帮着收音机,路不平,担心把里面的零件给颠坏,就推着车和板车师傅聊聊天一起走。
公交车都要一个小时的路程,走路那就更长了,回到家都快晚上七点,这大冬天的,板车师傅都冒汗了。
一个缝纫机倒是不重,但是这都十多公里的距离,本来讲好的五毛钱,但易中海给了两块钱,顺便让师傅把缝纫机搬进院。
“老易,你这啥情况啊,不过啦?”
闫埠贵看到这个扬面,顿时惊的下巴都合不拢了,又是自行车,又是收音机,又是缝纫机,难道又要经历一次金圆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