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复工,王建国的孝敬

作者:黎明前的漆黑
    秦淮如和吴秀珍两人饭量小,吃了一会就吃饱了,带着麦穗回屋,剩下他们两个人喝酒吹牛。
    何大清喝的脸通红,说道:“对了,老易啊,还有喜事要告诉你,你听完肯定高兴。”
    易中海也喝的有些上头,喝的二锅头,劲有些大,“什么事啊?”
    何大清嘿嘿一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昨天刘海中来找我了,说让我准备好食材,等礼拜天的时候,请全院人吃席,他认输了。”
    易中海还没反应过来,“认输?你们也打赌了?”
    何大清笑道:“我和他打什么赌?我都瞧不上他,是你和他的赌约,贾东旭不干锻工了,你不就赢了吗?”
    听完后,易中海才明白过来,贾东旭的右手被子弹击中关节,胳膊已经废了,确实干不了锻工。
    但他没想明白,刘海中竟然这么主动的就认输了,这还是他认识的刘海中吗?
    何大清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释道:“你别瞎猜了,我告诉你吧,刘海中这家伙气量小,但又要面子,还想当官,反正他迟早是要认输的,早点认输还能显得他大度一些。
    另外,贾东旭除了不干锻工之外,连轧钢厂的工作都让给他老娘了,昨天去轧钢厂办的手续。”
    这么一听,倒也是能说得过去,但贾东旭却不上班了,这一点倒是让他很意外。
    急忙问道:“那贾东旭不上班,准备干嘛?躺平让贾张氏上班养他啊?”
    贾东旭别的优点没有,孝顺是不可否认的。
    而且他也是个要面子的人,这个年代不上班啃老,那不仅会被街坊们戳脊梁骨,还会被妇联训斥,严重的还要拉去批斗。
    何大清说道:“这我倒是不知道,我也没问,贾东旭这小子就是块烂泥,我才懒得关心他呢,哎,你别看我经常教训傻柱,但傻柱其实聪明着呢,我跟你说,他在丰泽园已经开始掌勺了,那些老吃客吃了之后,还问是不是又新请了师傅,说明啥?说明这小子已经不比一些老师傅差了。”
    “这倒是没错,柱子确实挺努力的,不过老何,你对柱子的教育问题,可得改改了,你自己不也很认可他吗,不用总是教训他,会造成叛逆心理的,另外当厨子的,嘴巴一定要甜,他的脾气完全随了你了,这可不好,会得罪人的。”
    其实何大清不说,易中海也看的出来,傻柱这小子确实挺上进的,不然原剧中,贾东旭死了之后,易不群也不会选择傻柱当他的养老人。
    但现在他是易中海,不需要养老人,而且跟何大清的关系也不错,索性就提醒一下。
    傻柱的手艺挺好,但学厨师的,脾气大多火爆,后厨那种地方,也是利益纷争之地,动不动就动刀子,所以养成了嘴不饶人的性格。
    原剧中为什么一直升不上去,在轧钢厂干了十好几年,还是个八级厨师,连个班长还是代理的,就是因为嘴臭的原因。
    要不是杨厂长保着,李怀德又需要他这个手艺招待客人,可能早就被开除了。
    一个副厂长,开除一个食堂的厨子,那理由不要太多。
    何大清也是赞同的点点头,“老易你说的对,其实我自己也纳闷,我在外面和别人相处的都挺好的,三教九流的人认识不少,但就是回家跟自己儿子说话也不知道为什么,说不到三句话都想发脾气,可能是傻柱这小子太木讷了,以后我改。”
    易中海听的心里直摇头,之前他和易不群喝酒的时候,易不群也劝过他,但何大清那是拍着胸脯保证,可酒一醒就忘了。
    他也没再说什么,因为他的原因,和原剧已经有了很大的出入。
    连秦淮如都成了自己的媳妇儿,何大清也没去保定,那傻柱也不会跟原剧一样成为血包。
    虽然何大清对傻柱很严厉,动不动就训斥,但他还是关心傻柱的,嘴臭就臭点吧,想来以后何大清也会为傻柱铺好路的。
    现在要操心的不是何家,而是贾家,贾东旭这小子是要干什么,班也不上了,贾张氏腿脚不好,有关节炎他是知道的,居然还会让他老娘去上班,这里面肯定没憋什么好屁。
    但让他去问贾家或者刘海中,他也是做不出来的。
    这不显得自己怕了吗,碍于易不群的性格和他已经融为一体,他也是要面子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迟早会知道的。
    又跟何大清喝了一会,感觉再喝下去就要断片了,易中海就提出告辞,下次再喝。
    何大清也早已经神志不清,不管他说什么,都是嗯嗯嗯。
    回到家,在秦淮如和吴秀珍两女的伺候下,好好洗漱了一番,易中海也不准备和秦淮如做点什么,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他还是有点理智的,前世看过新闻,男人喝了酒之后行房,万一受孕,孩子可能会有缺陷。
    这年头的医疗技术可不好,也检查不出来胎儿是不是有问题,打胎那更是听都没听说过。
    吴秀珍已经苦了半辈子,可不想再让她下半辈子为了儿子流干眼泪。
    翌日。
    轧钢厂来人,通知他们院里的人可以回去上班了。
    由于他和刘海中都是高级工,又是此次特务案有关系的人,好几天没去上班,轧钢厂都堆积了不少的生产任务。
    吃完早饭后,易中海就骑着自行车去厂里。
    来到车间,就看见三个徒弟各自忙碌,打扫的打扫,检查车床的检查车床,暗暗点头,看来他几天没在,三个徒弟还是很听他的话,安全是重中之重,他也不想他们之中有谁因为设备故障出事。
    “师父,您来了?”
    看到他之后,三个徒弟都上前来打招呼,其中王建国拿着一条光荣牌香烟,双手递过来,一脸诚恳的说道:“师父,谢谢您不计前嫌的教我,这是徒弟孝敬您的,师父您千万别拒绝,不然我心里真不好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