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道圣旨!
作者:指尖星火
但是,在这几年里熟悉了胜利的京师百姓,还是下意识的以为这是假的,会不会是消息不准确,以及有什么误会云云……
可是……
当此刻,真正听到左右路两军,发自内心的嘶吼,几乎要震彻整个京城时,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站在原地,呆呆的看着远处以李南佑和姚川河为首,黑压压的大军回京。
在扬的一些百姓,依旧记得,几年前他们出征之时,气势如虹。俨然真正的精锐之军,可是现在却如丧考妣,一个个灰头土脸,更有不少人战甲破碎,显得狼狈至极。
“真败了?我们怎么会战败?不是说帝京只有十万守军,而我们足足有十万吗?再说,之前能连破四郡,为什么到了帝京却战败?我听说……是粮草问题。”
有人说出这几日流传最广的“小道消息”。毕竟,云彻在帝京的传奇是十一年的战功所积累的。当那个军情奏报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有“明白事理”的推测到了粮草。
但是,很快就有人反驳,“四郡之地的那些守军,都是什么臭鱼烂虾,大半都是当年的投降者。风往哪边吹,他们就往哪边倒。云彻带大军前去,他们当然投降了。但那帝京是什么地方,听说有绝顶三品镇守,另外两个三品的战力,也极其不俗……”
“猜的对,或许就是因为打不下来,但却是又有粮草困顿,再加上拓跋大皇子突破二品,所以陛下让暂时回京,云彻却叛逃……”
百姓之中,有人在刻意引导言论,并且将很多人的疑问解答的同时,也完善了整个事件全貌。
“嘘!刚刚你们听到了没有?”就在这时,又有人道:“云彻叛逃通敌,怎么还有‘通敌'”?
刹那间,一行人面面相觑,在此之前他们根本没听过这个罪名。通敌?哪个敌人?
而此刻不仅是百姓疑惑万分,只感觉要揭出某个阴谋,一众官员也是惊愕无比。待到李南佑和姚川河走近后,某个官员再也忍不住了。
“姚将军……李将军!你等方才说云彻叛逃,还通敌!可是为真?这是军情奏报上都没有的!”
如果仅仅是抗旨叛逃,云彻还不足以激起赵国大多数百姓的愤怒,原因很简单,粮草问题是绕不过去的,且有很多“自以为聪明”的都在分析,这里面的疑问有很多。比如三十万大军为何会被十万大军追杀?比如云彻只因为粮草不足就抗旨?
但“一旦通敌”,那么这些疑问,都会有答案了!
左相赵宗毅,此刻脸色骤变,但忽然他想到什么,眼神之中多出了一抹畅然。
云彻通敌?通拓跋皇族吗?他不信!
而右相金崇之,则是立刻表情肃穆问道:“两位将军,此事非同小可!慎言!”
此刻。
姚川河二人,已经来到了百官的面前。二者纷纷脸色愁苦,满眼的愧疚。行走之时更是身形虚弱,仿佛很多天都没有睡好觉。给任何人的视角,都是一脸的痛不欲生,愧疚悔恨!
“右相,我所言,皆为真!”李南佑开口。
众臣原本看向的是姚川河。毕竟此二人虽然同为五姓望族。但姚川河是老将,在很多人印象中,老成持重。陛下此次将其作为云彻左军统领,就是对其非常信任的意思。
但李南佑却抢先一步回答,仿佛二人的主心骨,已经变成了姓李的。
当然,这种错觉很快一闪而逝,因为姚川河已经徐徐缓缓说道:“拓跋大军来的时间非常精准,恰恰是吾等答应云彻,要为其站在黄昏后的时间点。本来中军大营的驻扎地点十分隐秘,若无亲卫带领他们根本发现不了。但是我二人所在的营帐,却在同一时间被攻击!”
“等到一番大战,我二人重返营地时,发现营地早已经乱成一团。只能号召士卒暂退,能退多少便退多少!”
“而那时候,李将军回去查探,正巧发现了云彻的亲卫!李将军虽然年轻,但思维敏捷,瞬间就想到云彻亲卫早已经跟着他离开,又怎么会在战扬上出现?他正想询问,那亲卫也发现李将军到来,竟然直接自刎!”
姚川河说的信息充足而又精准,由不得众人不信。
而赵宗毅似乎早就等在这里。
闻言立刻问道:“已经死了,又如何得知云彻通敌?再者言,难道云彻私通拓跋吗?”
此刻,他浑身凛然正气迸发,“云彻这一路北伐,杀了多少拓跋族人,他们无不想除其而后快!尔等诬陷,我要禀奏圣上……”
他正要继续说下去,却见李南佑陡然将其打断。
“左相!谁告诉的你,云彻私通的是拓跋?”
“嗯?”赵宗毅脸色猛然一变。
李南佑已经伸手入怀,取出一物,直接交给金崇之。“右相,这是从那亲卫处搜到的一封信,请尽快交予圣上!多余的吾等不敢多言!这才在军情奏报上未明言!”
嗯?
闻言,金崇之也有些发愣,他立刻转过身,让亲卫阻挡众人视线目光,很快打开信看了一眼。
瞬间他的脸上闪过惊讶、迷茫,多种复杂表情变幻,最后却全成了恍然与喜悦!
只是这些情绪很快一闪而逝,最后全然变成了愤恨和痛心疾首!
“云彻!尔真敢通敌!”
他怒吼一声,旋即忙看向众人,“我要尽快面见圣上!此乃军机要务!”
众人被他说的一阵惊愕,更显茫然。
却见金崇之匆匆离开,竟是连大军都顾不得迎接,似乎是全权委托给了左相赵宗毅。
然而,大军回京不会入京,只会在距离京城十里外的地方建营,而左右大军统领,在金崇之进入宫中后不久,更是被传召!
一时间……
京城内人心惶惶,如此大的阵仗,更是坐实了云彻通敌!
可通什么敌?
以赵宗毅为首的主战派官员,忧心忡忡,不是拓跋,还能是谁?
这到底是金崇之给他们的障眼法,还是真的有其事?
一时间,一些主战派臣子,更是开始内心动摇。万一呢?云彻若真的通敌,那么,性质一切都变了!
因为,不论是此前的抗旨不遵,还是战前叛逃,都是他个人的事情。但是若是坐实“通敌”,那么往日跟云彻有交情的,恐怕都要被牵扯其内!这个时候,他们又岂能不惊慌!
当整座京城内心惶然的下午,便有消息,从宫城内传出!
第一、云彻通敌,赵皇震怒,速命金崇之,联合右军统领李南佑。负责专查云彻通敌一案,当夜,金崇之便前往天牢,严审“韩锦”!
第二、李南佑奉圣上之命,对此次因为云彻通敌一案战死的将士进行统计,告慰遗孀。并于京城北方十里处,建衣冠墓群!塑云彻跪像!向天下人告诉,云彻此次通敌叛逃抗旨等数道大罪!
第三、云彻之罪,天不可恕!赵皇悲痛之余深感自己有眼无珠,要向大夏同盟建议——将云彻列入同盟《必杀榜》!
最起码要排列前十!
如此三道消息,已经足够惊人!
然而、这……之后,还有一道小道消息更为惊人。
赵皇为此次大败战死十几万将士悸哭,向天穹悲呼:十八年忍辱,一朝尽覆!
他不得不为天下计,为赵国计,为百姓计……
要与拓跋和谈!
一时间,京城上下,人心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