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驱逐鞑虏,一统山河!

作者:指尖星火
    并非如此,这位殿下自小就拜师监天阁,且因为监天阁规矩和功法的原因,要时刻做到心如止水,所以,其从小就久居深山,和任何人都算不上亲近,而这其中,也包括她的父皇。
    又因长久不见,父女之间,似乎也有一层隔阂。
    而面对赵皇的质问,后者不急不缓,语气平和道:“京城百姓自发行为,女儿只是顺其自然,并非干政。另外……”其意有所指,“父皇此前告知天下,是因朝廷北伐耗费巨多,再无粮草,故而才让云彻退兵。如今自京城而起,一路百姓自发送粮,父皇又准备用什么理由?”
    赵灵韵自问自答,“是此前三军的战败吗?”
    “你……”赵皇被提及“痛点”,下意识的要发怒,但不知怎么的,这怒气却始终升不上来,甚至,他现在似乎有一种,要和眼前女儿“平和相谈,全都告知”的想法。
    这个想法刚刚出现,他心中蓦然警戒。
    “徐旻!”
    忽的,赵皇大声喊道,原本他是想发怒的,但还是如之前古怪,心境平和,“理性”占据意识,想要“据理力争”,将所知全部说出来。
    这让他越发惊恐!
    相传历代监天阁阁主,均能“监天地造化,通鬼神之能”,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极少出世。他一直认为这种说法有些夸大,但从眼前的古怪来看,他却越发的警惕。
    而恰在这时,一道身影忽的出现,就站在大殿的角落。若是不仔细去看,根本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此人看上去极为年轻,看上去不过二十岁,发丝乌黑,容颜俊美。明明是男的,却生出一幅女相。同时,其眉毛雪白,平添一抹怪异之感。
    “殿下!陛下乃一国之君,又是您的父皇,监天阁学到的本事还是勿要在宫中使用吧。”
    伴随着这道声音响起,赵皇终于感觉到,那种古怪的让他时时刻刻处于“平和”的感觉消失不见。他大松一口气,有心想震怒,但还是压抑心情,语气缓和起来。
    “女儿,朕是为赵国着想,也为他们这些百姓着想。帝京是守不住的,他们前去,莫非是要去送死?朕不忍无辜性命白白葬送,更不忍他们被云彻利用。”
    “帝京不可守!朕一直是这个态度,若是云彻能带兵回来,朕也能以礼相待。朕为了这个半壁江山的赵国,忍辱负重,你身为朕的女儿,就不能理解朕的心思吗吗?”
    赵皇语气苦闷,似乎完全是因为不被女儿理解,而感到悲伤。
    说到这里,赵皇又不免想起前事,有些埋怨道:“若是你将其列入四国同盟之《必杀榜》,这些百姓就不会这样去帝京送命!父皇好不容易与拓跋和谈……”
    他还想再说,却见赵灵韵已经打断道:“父皇不必与我说这些,国事如何,父皇是一国之主可自行论断。”
    听到这句话,赵皇很想质问,既然知道国事朕能一言论断,这运送粮草之事,你又干涉什么?
    此举,简直就是在打监天阁铁律——不可干政的“擦边球”!
    不过表面上,他却终于笑了起来,同时满是为爱女未来打算的心思,“这才对嘛。你就好好在监天阁,这座天下迟早要由你来庇佑。父皇心疼爱女,又怎能让一座充满战火,甚至有可能时刻会被拓跋南下攻伐的国祚,留给你呢?”
    “拓跋群雄非比寻常……”
    他话还没说完,就再度被打断。
    “一个拓跋群雄,竟然能压整个赵国喘不过气!”
    赵灵韵语气依旧平静,像是在陈述事实,她没有在这上面多言。尽管赵皇因为这句话表情已经发生变化。
    她只是继续道:“说起四国同盟,其实父皇,就算我当初将云彻列入《必杀榜》,最后还是不会被其他三国承认?”
    此话一出,不只是赵皇讶然,哪怕连金崇之都一阵惊愕。
    “那可是国师的法旨!”
    赵灵韵没有回答,只是忽然提及一事,“父皇可知道,每相隔十二年,四国便会有一次年轻一代的聚首。”
    闻听此言,赵皇越发不解,只是忽然想起一事,“十二年前,你正是因此去了楚国。”
    年轻一辈聚首,是当初四国定下同盟的主要条约。起初的目的,在于四国内制度、文化、甚至包括朝堂和江湖都全然不同。因此便让这些人相互了解,知道彼此同为大夏后裔。加深四国联系,共抗外族。
    只是后来,一个问题也逐渐出现——谁能代表年轻一辈?
    故而,但凡出列聚首的,各个都是同辈的佼佼者。
    一人,一生只有三次参与的机会。第一次,是年少时,对上一代前辈的展望,也是初露头角,让很多前辈看重,觉得可以细心培养。有些出众者,更是会获得难以想象的机遇。
    第二次,是最为重要的时候,几乎就是中流砥柱,同时,开始影响未来四国十二年的规划,乃至国运!
    第三次,则是带着“后辈”前去的“聚首”,身份转换,已经成了挖掘培养的“前辈”,此后大多也是各国的决策者,甚至守护者。
    其中的含金量,不是简单的用言语能够表达的。起码赵皇自己,年轻时候并没有资格前去。
    但是下一刻,赵灵韵的声音再度响彻而起,却让赵皇猛地攥紧了手掌。
    “那一次,云彻也在。”
    金崇之猛地转头,其眼神中满是震惊,他甚至没办法理清楚头脑中的思绪,只感觉整个人都眩晕起来。
    这个消息,其实他们不是没听过,但是另一个版本——云彻是从楚国过来,来赵国从军,仅此而已!
    “为……为什么?他……他何德何能?”赵皇再也无法压抑住心中情绪,连音调都变了起来。要知道,此前听到云彻攻下帝京的消息,他都没有这么大的情绪波动。
    实在是他太清楚,这位女儿所说的“云彻也在”是什么意思。
    并非是站在外面,如大多数人一样的观看者、旁听者!
    而是位列其中!属于被四国最高层,这里的最高层不是帝王,而是四国罕见的二品强者……所看重的未来人选!
    “为什么?他何德何能?”
    赵皇再度询问,却是已经有所失态。因为这便意味着,其早在从军之前,就列入了很多人的“视线之内”,是四国同盟的“种子”!是大夏遗泽的未来!
    可细细想来,云彻短短十几年,从军中微末小卒到三品个人武力巅峰,这似乎……早有预兆。
    “云彻曾在其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关于种子齐聚,到底发生了什么,赵灵韵并没有多言,而是忽然想起一幕,目中也露出追忆。
    迎着赵皇迫切的追问,以及金崇之的震撼,他脑海里已然出现当年一幕。
    大乾、武国、楚国、赵国……
    道宗、儒道学宫、武国皇室、武道巅峰者、楚国三氏族、以及皇族姜姓,包括赵国监天阁……
    那少年站在所有人的面前, 挥斥方遒八字。
    “驱逐鞑虏!一统山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