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从压寨夫人到燕帝(17)
作者:榨桃汁
四当家?
燕停显然有些迷茫,他只知道铁柱叔是二当家,马岭叔是三当家,至于那位四当家,他根本没有听说过。
杨寡妇继续道:“前寨主和前寨主夫人离开后,四当家产生了叛变的心思。在寨主七岁那一年,他找机会把寨主骗到有狼的山林里,等二当家他们发现的时候,寨主已经被狼咬得遍体鳞伤了。”
“那段时间,大家生怕他再跑丢了,往他的身上系了好多的铃铛,一动就响,两位当家能够快速找到他。”
“他的脸受了伤,一直不敢下山,也不敢和人说话,幸好后来没有留疤,他才敢重新出现在人前。”
……所以这就是闻诀每天那么早起来打扮,给自己编满头小铃铛的原因么。
燕停垂下眼皮,心顿时软了不少。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不解地看向杨寡妇:“不对,那些事情跟现在有什么关系?”
杨寡妇一愣,无奈地耸了耸肩膀,扭头看向门边:“我就说卖惨没用,寨主你还是亲自向小公子道歉吧。”
门后冒出一撮编着小铃铛的辫子,随风晃了晃。
闻诀不情不愿地挪出来,慢悠悠进了屋,挺直脊背,端着寨主的架子,朝杨寡妇说道:“你先出去吧。”
对方前脚出去,他后脚就开始向燕停滑跪道歉:“我知道错了。”
燕停差点被呛到。
“你就别生气了,”闻诀拉拉他的手,声音放软许多:“昨晚我只是太想进步了,以后我保证都听你的话。”
就算想进步,那也不能把燕停当食材反复煸炒啊。
看他这副模样,燕停实在生不起什么气来,伸手拽拽他的小辫子,问:“刚刚杨寡妇说得是真的吗?”
“大差不差吧,”闻诀开始得意:“你是不知道,我与三头恶狼大战三天三夜,把它们全打趴了,只受了一点轻伤,铁柱叔和马岭叔都夸我厉害。”
七岁和三只狼对打?
他还能编得再离谱点吗?
燕停又气又好笑,拽着他辫子的那只手用了点力,咬牙切齿道:“说实话。”
“……好吧,”闻诀抿了抿唇:“其实是我被它们吓得滚下山坡,后脑勺撞到石头,晕了三天三夜,期间脸还被虫子给咬烂了。”
说着,他凑近些许,期待地看着燕停:“不过寨子里有打劫来的雪痕膏,那可是皇室特供的玩意,就算受了再严重的伤,只要一用它,保证一点伤疤也留不下来。你看看我的脸,是不是一点受伤的痕迹也瞧不见?”
燕停算是发现了。
闻诀总是将受过的伤当做荣耀讲给别人听,或许铁柱叔和马岭叔的确会为他感到骄傲,但燕停听了,只觉得心口沉甸甸的很难受。
他松开那只抓着闻诀小辫子的手,转而对人说道:“陪我睡会儿吧。”
闻诀从善如流地上了床,伸手想揽燕停的腰,却遭到了轻飘飘的呵斥:“别碰我,我现在浑身都疼。”
“为什么会疼?”闻诀不明白:“我都是按书上步骤一步一步实施的,是因为这本书教的不对吗?那我等会儿再去买一本别的。”
人菜不承认,非要将问题归咎于书上。
燕停叹息:“不怪你,一边玩去吧。”
闻诀还挺不服气:“我已经很熟练了,等你身体好了,我一定要展示给你看。”
燕停懒得搭理他,闭上眼睛沉沉陷入梦乡。
第二日清晨,他是被一阵鼓声惊醒的。
迷茫地睁开眼,推开颈窝边闻诀的脑袋,他朝外面问:“发生了何事?”
铁柱叔推开门,隔着一道屏风,道:“回寨主夫……呸,回县令大人,官衙那边有一女子在敲登闻鼓。”
所谓登闻鼓,是在百姓受到欺压却没地方诉苦时,最后的鸣冤手段。
一旦敲响此鼓,要先挨二十个板子,若能侥幸活下来,才有资格站到官员面前申冤。
官衙与县令府就隔了一条街而已,鼓声一阵一阵地在燕停耳边响起,听得出来,敲鼓的人抱了莫大的决心。
燕停想,既然自己占了县令的身份,现在就是笼络人心的好时机。
他对铁柱叔说道:“你把那女子带来县令府吧。”
对方应了声,脚步声越行越远。
闻诀再度将脑袋凑上来,贴着燕停的耳朵问:“你还真的想为百姓做事呀?”
“嗯,”燕停点点头:“你听说过皇室传闻吗?当今陛下并非先帝中意的储君人选,他的皇位来的不明不白。”
闻诀挑挑眉,并未发表什么意见。
燕停便接着道:“他沉迷仙丹长生之术,搞得朝野上下乌烟瘴气,大家忍不了多久的,江山迟早会乱成一团,到时候各地的人士纷纷起义,咱们也得早做打算。”
“那不巧了么,”闻诀笑起来:“之前铁柱叔也是这样跟我说的,所以听风寨才会将打劫来的钱送给那些穷苦百姓,名为接济,实则拉拢人心。只要我们一喊,他们就会响应,到时候任凭世道再乱,听风寨也有安身立命的本事。”
“不着急,我们先将这个镇子作为据点,等天下彻底乱套的时候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燕停起身,仍是觉得腰酸背痛头晕,便对闻诀说道:“帮我梳洗穿衣。”
“我堂堂听风寨寨主……”
话还没说完,前者轻飘飘瞪他一眼,闻诀便立马改口:“好吧,伺候压寨夫人,是寨主的本分。”
他进进出出忙里忙外,很快帮燕停梳好头发穿好衣裳。
铁柱叔也在这个时候带着女人过来。
女人刚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泣不成声:“求县令大人为草民做主!草民的女儿被李秋汶掳走了!”
李秋汶?
燕停将这个名字在心中默念一遍,不禁皱眉:“好像在哪里听到过这个人。”
身旁的闻诀压低声音,在他耳畔说道:“当然听过了,李秋汶就是你那四百斤的大胖子夫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