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碧藕金丹,上昆仑山
作者:天衍神君
这是因为其创立的儒道修行之法,还有造纸术、曲辕犁、水车技术等。
让天道青睐,降下浩瀚的功德。
只是,这个阶段,姜阳的修为过低,又没有法眼,浑然不知自己具备如此多的功德之力。
此时,他听闻樵夫的话,心里面是万分不信。
如果是一个普通樵夫,能作出如此道气磅礴的道歌吗?
能在面对自己时,不仅没有丝毫害怕,还镇定自若吗?
姜阳见此情形,他拱手抱拳,尊敬道;“仙长见谅,在下初见仙长,喜不自胜,如有失礼的地方,还望海涵。”
好不容易,碰上真正的得道修士,他可不会轻易错过了。
姜阳哪管对方承认与否,直接厚着脸皮与其相谈。
不要觉得他谄媚,若是别人碰上这种情况,恐怕早就跪下来抱大腿了。
这一回,太乙真人倒是没有反驳了,他知道骗骗别人还行,但想要骗这位天水侯,还是差一点。
关键是,这本就刻意为之的,自然不会过多辩解。
只见他沉吟了一下道;“不知侯爷将我拦下,有何贵干?”
姜阳见此心中一笑,他知晓怎么回事,对方故意吸引自己,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随即,他主动邀请道;“仙长,今日有缘能与您会晤,在下真是三生有幸,府中已备好了美酒,还请前辈入座。”
太乙真人闻言脸含微笑,既然是高人了,那肯定不能过于主动。
否则有失风范,如今姜阳主动邀请,便顺水推舟应承了下来。
太乙笑道;“哈哈如此,那贫道就不客气了。”
说着,他顿了顿又道;“此物乃是我炼制的小玩意,名曰碧藕金丹。初次相见,正好赠送给侯爷,祝贺你武道精进。”
话音刚落,他手中就多了一颗碧绿色的金色圆珠,宛如鹌鹑蛋大小。
这颗金丹的表面,流露着细微的丹纹,如星云缭绕,还暗含道家的九转金丹之玄妙。
由此可见,此丹的不凡之处。
姜阳见此情形,激动不已,果然是得道高人啊!
一眼便看出自己刚突破了练脏境界,随手拿出的贺礼,竟是碧藕仙丹这种精品。
西游记中,在安天大会上,此丹可是和紫芝瑶草并列为仙界至礼,绝不是普通的凡物。
眼前之人,随手就能给出如此仙家宝药,可见其的神通广大。
姜阳心中欢喜之余,接过仙丹,又是一番感谢之后,二人这才进入府中。
若是一般人,太乙自然不会赠送此丹了,毕竟碧藕金丹,乃是世间少有的珍品。
但这位天水侯,自创儒道修行之法,又有一身的功德,还被师尊给看重。
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太乙真人自然是要趁对方未起势时,好好结交一番了。
二人入府之后来到宴客厅,姜阳赶忙让府中侍女上席。
只见着一道道精心烹制的佳肴,好似艺术品般呈现在上来。
那百般珍馐美味,虽是凡俗之物制成的,但却色香味俱全,令人闻着就心神大动。
而原本樵夫打扮的太乙真人,已然是换了一个模样。
其一头鹤发童颜,银须垂胸,面容红润好似白玉。
他身披素白道袍,腰间悬着青铜葫芦,双目炯炯似含星芒。
姜阳对此,却是缄口不言,好似浑然没发觉一样。
他笑着道;“仙长,这是我天水城特有的美酒,名日仙露,还请您品尝。”
说着,他主动为对方倒酒,随着琥珀色的仙露,倾泻而下。
在半空凝成一线琉璃光瀑,没入了酒杯之中。
一道道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
太乙真人露出惊讶之色,这美酒‘仙露’倒也是不凡,其在凡间也算难得一见的珍品了。
他耐着性子,细细品尝,随着烈酒没入喉咙,一股浓烈的清香弥漫开来,令人回味无穷。
太乙真人笑道;“此酒却是可惜了,如果能用造化金禾来酿造,想必不比玉露琼浆差。”
这造化金禾,乃是开天辟地之初,第一株稻谷,为上品先天灵根,掌握在炎帝的手上。
姜阳当初刚好在族内传承中见过,知晓这一隐秘。
他笑着道;“哈哈,若是有朝一日,能从先祖手中得到这造化金禾酿酒,必然请仙长来喝。”
太乙真人闻言哈哈大笑,他自然是清楚,这天水姜氏一脉,为神农炎帝后裔了。
这也是他,主动结交的原因之一。
其人有如此庞大的功德,加上创立儒道修行之法。
没道理炎帝会不注意到,有他保驾护航,未来成就不会差。
在这之后,二人于酒宴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太乙将美酒佳肴都浅尝了一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
姜阳开始主动询问,道;“敢问仙长师承何处,在哪方仙山修行啊?”
这道人,能拿出碧藕金丹,想必不是散修之流,背后必然有传承的。
如今饭也吃得差不多了,他自然想要了解,对方前来侯府的真实意图。
他可不会觉得,人家只是看自己顺眼,特意跑过来送颗金丹的。
果然下一秒,只见着太乙真人淡淡的回道;“贫道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师承阐教圣人元始天尊。”
嘶!
早就知晓,眼前的道士绝非凡人。
可当听闻对方自告身份后,竟是阐教中的太乙真人,属实让姜阳吃了一大惊。
别看电视剧里,或者小说之中,经常都能看到阐教弟子,甚至圣人之流。
可如今是在现实世界,姜阳不过一凡俗间的侯爷,就相当于是一个普通农民。
突然有一天看到了封疆大吏,他能不惊讶吗?
“原来是圣人门徒,失敬失敬!”
姜阳抱拳恭声道,他对太乙真人的态度,又热情了几分。
如果能与他交好,凭借着这一份关系,日后封神之际,让姜子牙给个好点的神位,也未尝不可。
他想要抱金大腿,浑然不知,自己才是真正的大腿!
太乙真人见着姜阳,如此恭敬的态度,也是十分满意。
他回道;“此次贫道奉圣人师尊之命下山,特意来到了天水城。”
姜阳闻言心中一个激灵,他知晓要来了。
按理来讲,值此封神量劫之际。
阐教弟子们应当都在山中闭关修行,默念黄庭道经,不会轻易下山沾染红尘因果的。
如今却出现在天水城,必然是原因的。
难不成是因为自己的到来,产生了蝴蝶效应,让封神世界发生改变。
姜阳心中想着,应道;“真人,在这天水城中,本侯的话还是好使,若有需要,尽管吩咐。”
他不晓得,元始天尊让门下弟子下山,所为何事。
但太乙真人主动拜访,想必会跟自己有关。
先不管是什么,应下再说,最重要的是,人家真要做啥,他也难以阻止。
这番识趣的态度,倒省了自己很多功夫,太乙真人心想。
他笑着道;“当日在昆仑玉虚宫,师尊让吾等阐教金仙下山,前去寻找‘儒’字,并带回去。”
“而贫道经过明察暗访,发现这个字所代表的正是侯爷你啊!”
随后,太乙真人又把整件事情,给完完整整的讲了一遍。
姜阳闻言恍然大悟,难怪太乙真人会对自己这么客气。
传闻阐教弟子,一个个都自傲无比,人家一介大罗金仙,却与他平辈论交,感情都是有原因的。
他创造的儒道修炼之法,竟然惊动了元始圣人,这是其始料未及的。
“嗯?”
“儒道修炼之法!”
忽然之间,姜阳心中恍然大悟,据说元始圣人手上,有一法宝名为诸天庆云。
此物乃是盘古大神胸中的浩然正气所化。
若是没有自己的到来,这儒道修炼之法,必然会为对方所创。
或许,有人会觉得儒道传播甚广。
儒门弟子,可谓是有教无类。
此等教义,压根不符合元始圣人的收徒理念。
这未来的儒道,应该是跟通天教主有关,毕竟截教讲究的就是,有教无类啊!
二者的教义,完全相合。
如果一般情况下,元始自然不会创立儒道了。
他收徒讲究是根正苗红,福源深厚者。
但偏偏这儒道在未来,是其三尸之一的执念所立。
何为执念!
人之心中,最为执着的东西。
未来,元始斩却执念,此化身才会创立儒道修炼之法。
而他在那时,又经历了弟子的背叛,所以儒道开篇,就是“师严然后道尊”,将师道与天道相喻。
封神之战结束,元始和老子享受到胜利的战果。
他们各立一教,分别是‘儒’和‘道’二者成了最大的赢家,在人族中广为流传。
在好多小说里,封神之后,玄门圣人一败涂地,但元始和老子,岂是普通圣人,怎会为西方教做嫁衣呢?
他们教中依然占据着,庞大的人道气运。
此时,姜阳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完了,天塌了,我竟截胡了圣人的儒道修炼之法。
不过,看太乙真人的表情,好像并不知道此事。
(ps:关于元始创立儒道的理解,这仅是个人看法。
在作者看来,元始和老子赢了封神之战,不可能说没有任何收获的。
也不存于完全是西方获利的说法,毕竟是洪荒中最强大的圣人,怎会被他人算计呢。
还有一点,通天教主毁灭了洪荒,肯定会受到惩罚,难以立下儒道,获得无量气运与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