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章 年代文里被抛弃的小孩6

作者:景尾折鸢
    创业也行,男主未来是教授,她创业反而更符合新时代的消费。
    再过十多年,经济就会迎来腾飞时代。
    扬上。
    他们打球来劲了,满扬跑,过了一个多小时才慢慢停下。
    晚上,晴昭拉扯着王伯言的后座而不是衣服,因为王伯言身上打了一扬球,流了不少汗,没什么味道,只是衣服有些浸汗。
    他们都住三楼,三楼一共住了四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每个月一起平分。
    四户人家又被两扇大铁门隔开,王家和梁家住一边,其他两家住另一边。
    王家和梁家都是一进三间,两个卧房,中间的客厅兼当厨房,还有洗漱台旁边两家兼用的,被房间隔着的一间厕所。
    卧房很小,只是刚好能放下一张床,但是相对而言,这样格局的房子很满足梁家慧的条件。
    她认识的工人家里有肉联厂的关系,有途径换到多一点的肉。
    她买了些肉,晚上的肉不像早上那么新鲜,但是也没什么气色。
    看着还可以,六毛钱一斤,她买了两斤,鸡蛋贵一些,一块钱一斤。
    林林总总买了蔬菜和肉蛋,提着回家的时候晴昭还没有回来。
    梁家慧去敲了敲王伯言家的门,已经有了底,左右不过是两个孩子一起去哪里玩了。
    按照以前的经验,再过一会儿也就回来了。
    她上手点燃煤炉,准备做菜,洗了一道肉,就上手拿刀切。
    肉切成一块一块的,不大不小才入味,又拿韭菜炒鸡蛋。
    买来的土豆单独炒丝,她做饭的手艺已经很熟了,一个个圆长的土豆在她刀下成为细长的丝。
    放上猪油,在油热的时候放进去青椒,等几十秒就可以放土豆丝进去。
    她没有时间概念,只是有经验,知道什么时候放进去什么时候铲出来会最好。
    晴昭刚踏入楼梯间,就闻到一股香味迎面扑鼻。
    “好香。”
    王伯言附和:“梁婶肯定炒了鸡蛋。”他闻着味又补充:“韭菜炒鸡蛋。”
    晴昭和他一起走到铁门外,晴昭推开了铁门,然后摸了摸口袋,准备从书包里拿钥匙。
    王伯言已经从他的口袋里拿出钥匙开梁家的房门了。
    梁家的钥匙他有,因为每天晚上他都是在梁家吃晚饭。
    原本王秀兰在,后面王秀兰觉得王栋梁来回跑会很累,就一起去了深圳。
    王秀兰汇了一笔钱,他两年的晚饭钱就打在了梁家慧账上。
    因为王伯言拒绝了去深圳的要求,说他更习惯待在县里,大人们都知道他舍不得这里的朋友。
    也都知道他更是舍不得晴昭。
    从小王伯言就习惯照顾晴昭,后面晴昭身体没有那么瘦弱,容易生病,他也总是细心照顾。
    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居然有了一点稳重的改变。
    晚上吃饭之后,王伯言留在梁家给晴昭补习功课。
    直到现在,王伯言余光看着晴昭,心情很不错。
    晴昭咬住笔头,歪头偷偷摸摸看了王伯言一眼。
    男主,现在坐在你旁边的是你被法则禁锢的小青梅,请不要担心,她智商没问题。
    只是作为任务者,她的脑袋发达,在这唯物的世界,怎么可以有这样的外挂?
    所以晴昭又被压制了,而且是全面的智商压制,为了平衡,她学不进去数学,物理和化学。
    晴昭勉强靠文科维持着中等的学业水平,她之后上高中,势必要选择文科。
    当一名文科生没什么不好,都是祖国的栋梁之才!
    而现在,晴昭偷偷摸摸地把视线转回卷子,又是错了一篇的数学题。
    她喏喏找理由:“这立方体太抽象了,我还没有发育到理解它的年纪,这方程我也在找变量和不变量,但是就是写错了……”
    乖巧的小姑娘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低。
    这些年王伯言已经深刻的知道了,他的晴昭妹妹确实是少了抽象思维的那根筋。
    他想,涉及抽象的几门科目,尤其是物理,等高中见识到物理之后,晴昭肯定会马不停蹄的跑去学文科。
    王伯言笑了,揉了一把晴昭的头,宠溺道:“阿昭,这么小心翼翼做什么,哥又不会吃了你”。
    “不会就不会,又不是只有读书一条出路。”
    停顿了下,王伯言继续说:“我总结了一些蒙题技巧和这几年的中考出题规律,你过两个月中考的时候不会就蒙,会的就做。”
    尽量考上高中,高中之后读读书,考不上大学就再找工作。
    现在她十五六岁的年纪不上学一般得去工作,王伯言想到这里,皱了皱眉。
    第二天早上,晴昭开门迷迷糊糊的,看见王伯言就一个激灵清醒了。
    男主,你通宵做了什么!?
    王伯言的黑眼圈有点明显,精神看着倒还好,不是很萎靡,但是跟之前明天早上阳光潇洒的形象有点不一样。
    “哥??”
    王伯言应了一声,看着她惊讶的样子也不意外,刚才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都吓了一跳。
    原来黑眼圈对人外面影响这么大,他看着就没睡醒没精神的样子。
    这有损他在晴昭心里的帅气靠谱模样。
    以后不能熬夜,王伯言想。
    王伯言提醒:“快去洗漱,不然等会我们进不去校门了。”
    晴昭想了想说:“进不去怎么办?”
    王伯言嘴角上扬,顺着晴昭的意思说:“进不去我们就去炒爆米花吃怎么样?”
    大部分情况,他都不会让她的话掉在地上,晴昭微微一笑。
    她赶紧跑去刷牙洗脸,王伯言在客厅里跟她说:“别急,等会我开车快一点就行。”
    晴昭口齿不清:“知道了。”
    很快晴昭就跑出来了,循环往复,她又坐着王伯言的后座,循着初夏的风开始新的一天。
    真是美好的一天。
    美好的一天从新同学转来开始破灭!
    555幻化着坐在晴昭肩膀上:“宿主,这不是徐家那个耀祖嘛?”
    徐家就是对晴昭不闻不问的她妈柳梧第一次嫁入的人家,徐家耀祖,大概是徐家小儿子生得那个徐家爷奶宝贝的不行的孙子。
    毕竟大儿子就生了晴昭这个女儿,小儿子生得第一个孙子,后面又生了一个女儿。
    在传统观念里,儿子是继承家业的,是血脉的延续,而女儿的名字被刻在其他人家。
    这也确实是事实,哪怕人民自由,思想解放,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却仍然留在老人们的脑子中。
    晴昭看了一眼徐耀祖,笔尖转动,背男主熬了一夜,通宵搞出来的资料和题型。
    希望到时候她还能记得这些?
    她想起来,这个世界还有555:“呜呜,我中考的时候,你检查一下我的题,确保我数学和物理的总分都能在50分左右。”
    “帮宿主扫描答案?”
    “不是,你就检查,告诉我有没有总分有没有在150分左右。”
    “没有的话,你再帮我看一下选择题需不需要改”。
    虽然说依靠555稍微考高了不至于引起怀疑,但是她数理化确实很少及格,成绩能让她上高中就行。
    中考总分为640分,语文,数学英语都是100分,政治和物理80分,化学和历史60分,生物40分,而地理20分。
    基本上她能地语英政史能拿到340,确保数理化生拿到160,就可以直升本校。
    这么多年,徐家没有特别注意她,只是听人说她在县城里读书。
    所以课下,徐家来送读的人看见她并没有第一时间想起来,只是觉得眼熟。
    “老汉,你看,那个姑娘有点眼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