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章 年代文里被抛弃的小孩15
作者:景尾折鸢
比如原剧情的李荔。
王伯言哭笑不得:“没有”。
他的生活范围不大,她刚好占据了最重要的一块位置。
唯一的。
王伯言看着晴昭笑:“没怎么注意过别人。”
晴昭偏头看他,随即又把他推出门:“我要睡觉了。”
“不许熬夜看小说。”
晴昭嘟囔一声“啰嗦”,还是点了点头:“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王伯言又继续他的叫醒服务。
不过晴昭已经自觉很多了,她苦着脸洗漱,王伯言陪她一起坐大巴公交去学校。
晴昭说他这样来来去去浪费坐车钱,王伯言就说他顺便去找顾罄。
顾罄就住这附近,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学区房。
王伯言双手插在衣兜里,目送晴昭进校,往学区房走去。
顾罄回家之后兴奋,熬了个大夜,早上听见敲门声,迷迷糊糊开了门,看见王伯言站在门外。
“你这么早来找我?”
转念一想,他好像没啥值得王伯言这么早来的。
又想起一个可能:“你送晴昭上学。”
王伯言点点头,主动进了门室内确实要暖和一些。
“不是,你这么多年是真上学上瘾了?”
王伯言:“你觉得可能吗?”
谁会喜欢待在学校诸多约束,不过对他来说在学校的日子不算难熬。
除了计算数学题,唯一准备的就是下午放学接晴昭一起回家。
顾罄抹了一把脸:“你来都来了,等会一起去吃个饭吧。”
“我约了徐清风中午一起吃饭。”
他们几个没一个会做饭,基本上都是外面吃。
王伯言答应了,他刚好没什么事情要忙。
他就是想和晴昭多待一会儿,听见晴昭问话就借口来找顾罄。
……
下午放学,晴昭又一次看到理科班的萧萱来找她。
她放下手里的扫帚,走到门口问:“好久不见了。”
萧萱说:“我过来看看你。”
晴昭:“有事找我?”
萧萱犹豫了下。
晴昭回头跟组长说了一声,她扫完了这边半间教室。
听见回应后拉着萧萱找了个僻静的楼梯间。
“我想问问,你知道王学长大学……”萧萱沮丧地问。
她很喜欢王伯言,那样耀眼的好看的人,从她看到的第一眼就不自觉关注。
晴昭要是知道她这个想法,肯定要说是男主效应。
男主就是容易自带光环吸引。
不知道要不要跟萧萱说明情况,毕竟现在晴昭还在未挑明阶段。
晴昭想了想还是说:“他大学没什么情况,不过他过一两年应该就谈恋爱了。”
萧萱疑惑:“过一两年?”
“这是王伯言有喜欢的人的意思吗?”
晴昭肯定地点点头:“他有。”
她从口袋里拿出一封信,让晴昭帮忙转交给王伯言。
晴昭摇了摇头:“我猜他现在应该在校外等着,这信无论结果,都应该是你送”。
萧萱垂眸,重新拿回信封。
校外。
王伯言果然如晴昭预料的那样,在门口等着。
他穿着一身休闲棉袄,穿着看起来不臃肿,仍然是双手插兜,看着校门。
她们二人出来,王伯言笑着正要说话。
忽然听见晴昭旁边的女生跟他打招呼。
王伯言:“你好,萧同学。”
萧萱深吸了一口气,将信递给王伯言。
……
晴昭要跟王伯言说话,王伯言很自如地靠近她。
萧萱虽然毫不意外被拒绝,可是还是有些难过。
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都没了。
之前王伯言毕业,萧萱想着,她家的居民小区再也看不见他们一行人去打球。
从她房间的窗口看出去,再也没有偶尔的惊喜。
她这封早就写好的信,还是没能送到他手上。
萧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又回头望了一眼,相伴离去的二人。
将自己的信打开,上面只有一句话,她将信收好,踏上了回家的路。
没有失恋,只是要结束过去。
王伯言每日接送晴昭,再搭车去书铺看书,县城里已经开了第一家书铺,各种杂志和习题摆在一起。
看了几眼后,觉得无聊,他买了纸和笔,开始演算数学题。
他对数学计算很敏感,晴昭常常说他是个怪物数学脑。
等时间快到了,他又起身去往一中。
晴昭笑言,他像个家长。
王伯言眉头一挑,晴昭赶忙捂住他的嘴。
不能说那些符合现在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阶段的话。
王栋梁和王秀兰因为深圳那边太过繁忙,加上春运实在人太多,没有回来。
王伯言又是在梁家过的新年。
年后,晴昭就要忙碌碌地开始刷题。
她真的认真了很多,为明年即将到来的高考做着准备。
王伯言哼哧哼哧地洗碗,他不会做饭,小时候在家里也是干杂活。
比起做饭,他更愿意洗碗,最起码不会让他爸妈甘愿把饭菜倒喂鸡。
想起爸妈,王伯言想起之前大学开学他爸已经换上西装革履,的确像个成功的人了。
他迟疑看了一眼晴昭。
晴昭察觉到了:“王伯言?”
王伯言摇了摇头,晴昭立即从座位上起来,来到了他面前。
“在考虑未来从事的职业。”
晴昭不可置信,这还需要想什么:“你难道不是会从事数学研究吗?”
王伯言之前的确是这样想的:“昭昭你很懂我。”
晴昭哼一声,王伯言说:“不过未来的事情,我还没有确定。”
毕竟未来他也要养起一家人,这是大事!
尤其是晴昭。
晴昭说:“我觉得你从事自己喜欢的方向最好,其他都是次要的。”
王伯言听着,笑着。
“好,就听我们昭昭的。”
1986年夏天,晴昭也考去了北市上大学。
当时风正好吹过,晴昭想,终于,她到了能过剧情审核的年纪!
男主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的暗恋可以结束了。
晴昭去了北市,梁家慧自然辞职,带上攒的钱去了深区。
去深区而不是北市,是她和晴昭精心思考过的结果。
深区不是人生地不熟,而且也要潜力,梁家慧可能压力不会那么大。
春风吹过大地,先行的人最先遇到了时代的春风。
当梁家慧迈进深区,她追赶时代的生活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