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 章 年代文里被抛弃的小孩19(后记)
作者:景尾折鸢
他的晴昭妹妹其实很调皮,这是王伯言后来才知道的。
一开始的晴昭看着很防备人。
面对这种情况,王伯言只好拿出自己私藏了好久的各种糖进行糖衣炮弹。
那个时候的他坚信,这种天大的诱惑没人会不喜欢。
果然,晴昭眼睛发光一样,被糖果震惊的目瞪口呆,说不出话。
在逐渐了解晴昭的情况后,王伯言更决定要好好保护她。
两人越来越熟。
他们去帮忙春种,王栋梁特意制作了两把小小的锄头,让他们挥得动。
那年还记工分,但是两个小萝卜头能做什么?
更多的时候,王伯言带晴昭上山去找野果,去河里摸鱼和泥鳅。
山上最青涩的李子还是酸酸的时候,王伯言就把它摘下来。
晴昭吃了一口觉得太酸不想吃,然后王伯言让她又吃了一口。
他拍着胸脯保证,吃多了就喜欢了。
酸味在嘴里膨胀,嚼了嚼果子的果肉,她又觉得能接受这个酸度了。
当大大的李子变成紫色的时候,已经是夏天,很甜,不过晴昭觉得酸涩的青李也不错。
后来,村里种上了早熟的青甜脆李,不过他们很少再回去。
白天在山上逛,晚上再跑回家,等寒暑假过去,他们俩一起去镇上的学校上学。
从村里到镇上,得走一个多小时,所以他们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要起床,在八点半之前赶到学校。
下午放学,回家刚好能赶得上晚饭。
下雨天路滑,王伯言就拉着晴昭走,穿着蓑衣,一串跟着的小孩小孩像糖葫芦一样。
在雨幕中,他们下山,看见家长都已经在等他们。
院子里的大青菜青翠欲滴,晚上就吃了青菜。
秋天一片姜黄的稻穗需要很多人割,大人们各自分配到了一块地。
他们这些小孩也拿起小小的镰刀去帮忙。
王伯言先是去帮他妈,等他爸中午差不多割完自己的地来帮他妈的时候。
一溜圈王伯言就跑到村西边去了。
晴昭在那里和梁家慧一起割着属于她们范畴的那块地。
梁家慧习惯了一个人,也心疼晴昭,看她割了一会就让她去休息,在树荫底下喝口水再继续。
晴昭摇了摇头,她真是不相信,她自己割不到给自己定的目标。
汗滴落在田地上,她的脸已经红彤彤的了。
她很生气,鼓足了一口气继续割,一块大的地,她总要割个四分之一吧?
然后气喘吁吁的王伯言跑着过来了,大声招呼晴昭。
一边又拿着镰刀跑到晴昭身边:“晴昭妹妹,我来了。”
晴昭嫌喊四个字太累赘,嘴累,直接省略了前面的字:“哥。”
王伯言开心地应了一声,又充满力量和晴昭一起割麦子。
王伯言来了,晴昭也没有停下。
不过她放缓了割的速度。
旁边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总让晴昭怀疑王伯言是不是剧情里稳重科学家。
晴昭不回答王伯言的话。
王伯言又拍拍胸口,告诉晴昭他割得快,等会割完了他们俩就上山去找板栗吃。
晴昭说:“那今天来不及了,我们下次再去吧。”
王伯言想了想,还是想今天去,就努力地割起来。
他十岁时,还有孩子的稚气,但是干活速度确实挺快。
等割完了麦子,没什么事情做了。
秋天玉米地里的杂草用不着他们,大人们能自己解决,而且这时候不忙。
他们河里摸鱼,得到的鱼就是自家的,村里的水浅,晴昭也会下去摸。
但是鱼滑得很,她摸不着,有一次她摸到一条大鱼。
她抓着鱼要丢到岸上,结果鱼尾狠狠打了她一下。
其他小孩笑她,这能做村里好久的笑料了。
而晴昭被打懵了。
真的懵了,王伯言刚回去拿了个筐,回来看见晴昭拿着鱼正要夸她。
他还没有夸出口,就没有夸的机会了,气势汹汹的王伯言冲到河里。
下定决心要摸一条大鱼让晴昭扇打回去!
该死的鱼,居然打他晴昭妹妹。
他撸起裤脚,就逮最大的,可惜摸了好久没摸到。
其他有小孩摸到了些小鱼,让他别盯着大鱼了。
王伯言气昂昂哼了一声:“我肯定能摸到最大的鱼。”
最后天要黑了,小孩们陆陆续续都走了,晴昭看着王伯言没有回家的意思,陪着他一起。
她坐在岸边,说数学题好难算,王伯言觉得一点也不难,但是不能打击妹妹。
他没想好怎么说才能不打击妹妹的时候,有只鱼撞到他腿边。
手比眼睛快,他立马迅速抓住鱼。
晴昭听到王伯言大喊:“晴昭妹妹,你快来打它。”
晴昭高兴道:“来了。”
王伯言看了一眼高兴不已的晴昭,自然而然想起刚刚晴昭的抱怨。
他对鱼低声说:“大肥鱼啊,今天晚上给我晴昭妹妹吃了,妹妹补了脑子,我会感谢你的。”
晴昭耳朵好,听见了王伯言嘀嘀咕咕的话,停了步伐,生气地喊:“王伯言,你才需要补脑子。”
王伯言觉得自己不需要,他很聪明,但是见晴昭生气,他只好说:“晴昭妹妹,我说错了,是我要补脑子。”
“妹妹一点也不笨。”
晴昭更生气了,她生气走在前面,王伯言抱着鱼亦步亦趋跟在后面。
大人们见王伯言期期艾艾的样子,不由得笑作一团。
鱼让梁家慧煮了鱼汤,她厨艺好,浓郁的香味让两个小孩都咽了咽口水。
王伯言递了第一碗汤给晴昭:“妹妹快喝”。
晴昭说:“烫着呢。”
王伯言给汤轻轻地吹了几下。
两个小孩坐在凳子上,咕噜咕噜喝完了两碗汤。
这两年,国家提出要改正错误,又恢复了高考。
高中也陆陆续续恢复了办学,工分也渐渐取消了。
随着经济一点点的放开,王伯言他爸更是开始光明正大倒卖。
王栋梁成了万元户这个名头还没有兴起的时候的万元户。
在晴昭的想法疏导下,梁家慧进县城找了个国营的工厂干活。
王伯言进城读初中,晴昭也跟梁家慧一起进了城,两家租了一栋楼,又成了邻居。
春风吹向大地,县城的春意恢复,这年春天,晴昭初三,坐在王伯言的自行车上。
她享受着春天吹来的春风,与男主一起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