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此间更无六耳
作者:有本事饿死我
此时他神色微愣,瞬间明白自己此时应该是处在梦境和回忆中。
就在他愣神的这一段时间,大堂中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老者的声音。孙悟空的眼中闪过一抹怀念,三步并两步走上那低矮的石间进入大堂。肉眼便看到一众穿着蓝色道袍的弟子坐于堂中,一个白须老者手持拂尘,坐在最中央对着一众弟子讲道。
孙悟空眸中涌现出一抹水光,喃喃道:“师父。”
这一瞬间他仿佛又变回了多年前的那只小猴子,跌跌撞撞的来到了菩提祖师,只听师父问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
孙悟空的脑中的记忆浮现,回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
菩提祖师说道:“这不过是节食辟谷,追求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持戒吃斋,或是练睡功、立功法,以及入定坐关之类罢了。”
孙悟空心中的声音与这段记忆中的话语重合,他听到自己问道:“这般也能长生吗?”
祖师说:“这也似窑头土坯。”
孙悟空笑道:“师父真有点意思。刚说我不懂行话,怎么就叫‘窑头土坯’呢?”
祖师解释:“就像窑头上做砖瓦的坯子,虽有了形状,但没经水火烧制,一旦下大雨,必然就坏了。”
孙悟空听到自己说道:“也不长远,不学。”
这番话说完孙悟空自己竟然笑出了声,果不其然,祖师又问了一个问题,他说不学不学。
还是如记忆中那样,菩提祖师用戒尺打了他猴头三下后背手离去。
此时眼前的扬景再次变化,一晃竟然来到了晚上。
正值三更候,应该访道真。
孙悟空从旧路径至后门外,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他推门而入,便见师父侧躺在榻上。
他轻手轻脚地走上前,在榻前跪了下来。
菩提祖师缓缓睁开眼,看着眼前的小猴子,眼中满是欣慰,轻声道:“你这猢狲,倒是个有悟性的。”
他道:“师父,您打我三下,我便知您是让我三更来此,后背手离去,是让我从后门进来,我自然不能辜负您的苦心。”
他又听自己说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永不忘恩!”
菩提祖师微微一笑,坐起身来,说道:“既如此,我便传你这长生之道。”
说罢,便开始口传心授,将那玄妙的功法一一告知。
他全神贯注地听着,每一个字都如同醍醐灌顶,在梦境与回忆交织的奇妙空间里,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与渴望的懵懂时期。
随着祖师的讲述,他感觉自己的身心都沉浸其中,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唯有这珍贵的道法清晰无比。
面前的扬景逐渐变得虚幻。孙悟空仿佛站在了时间的长河前,他看着自己在灵台方寸山的日子一点一点在面前显现,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新的学习都仿佛还在昨日。
“悟空。”菩提祖师的声音突然撕破回忆,直击孙悟空识海,如同被人打了一棍,心中一紧,急忙喊道:“师父!”
扬景又再次发生了转变。他听到师父说:“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
“你像个猢狲,不如便姓孙吧……法名孙悟空”
“说什么报答之恩,你日后惹出祸来,不要把为师说出去便罢了。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悟空,你为何颠狂跃舞,不听我讲?”
“此乃……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
耳畔种种声音回荡,孙悟空忍不住想伸手捂住耳朵,却发现在自己此时动弹不得,一时间意识沉沦与记忆难以挣脱。
菩提祖师的身影在眼前渐渐模糊,孙悟空最后看到师父对自己笑了笑,随后化作烟雾四散,只留下一句“悟空,你去吧。”
随着这一声落下,另一道温暖而熟悉的声音在他混沌的识海中响起:“大圣,醒醒。”
那声音好似有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他逐渐游离的意识。
孙悟空猛地一个激灵,缓缓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李言拉着他的手坐在床边,外面已经天光大亮。
李言一脸担忧地看着他,轻声问道:“大圣你怎么了?”
孙悟空舒了一口气说道:“无事,只是梦到了师父。”
听他这么说李言也不再多问,只是两只手将孙悟空的一只大手紧握,似乎想通过这种方法来给予他力量。
“俺老孙自从学艺归来后,再也没有梦到过师父,有时俺老孙自己也会猜测,是不是师父不想见我,才不愿来我梦中?”他自顾自的说着。
李言没有说话,他知道此时孙悟空需要一个倾听者。
“这是俺老孙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梦到师父,昨日拜堂时,我就想:师父能作高堂是最好的。”
“我想师父也一定为我高兴,才肯入我梦中的吧,哪怕只是在梦中相见,俺老孙也很开心了。”
李言轻轻捏了捏孙悟空的手,温柔道:“大圣,您师父定是一直记挂着您,见您成了亲,心里欢喜,才来与您相见。”
孙悟空微微点头,眼中仍有怀念之色。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孙悟空收敛了心神,看着李言,柔声笑道:“今日天气不错,俺老孙带你出去逛逛如何?”
李言也打算陪他一起散散心,听他这么说自然答应,连忙点头,道:“好。”
两人穿好衣服,出了水帘洞。随心所欲地行走,不知不觉间来到了那处小溪旁,李言找了个粗壮的枝条,操纵藤蔓挂上树,做了个简易的秋千,坐在树下荡起了秋千。
孙悟空在他后面一下下温柔的推着,这样静谧的氛围让李言的嘴角勾起。
只是这样的氛围还没持续多久,一个小猴妖便匆匆忙忙的来报,说是花果山边界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了一伙妖怪,非要来求见。
这样的扬景这些日子发生了许多次了,李言也不在意,有人归顺大圣,他自然也高兴。于是说道:“既然如此,大圣便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