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弱国无外交

作者:极品花生酱
    【开始推演目标:姬玉瑶。】
    【推演中......】
    【景明十一年,十一月,你出生了。】
    【你出生那日正值隆冬,芜廊殿外的老梅树突然开花,宫人们都说这是吉兆,可你的父亲也就是时任燕国太子,却只是隔着产房的门帘叹了口气。】
    此时此刻,
    展现在高晚秋眼前的画面,便是二十多年前的燕国皇城。
    寒风卷着碎雪拍打窗棂,
    接生嬷嬷们焦急的忙里忙外,
    殿外那株百年老梅突然绽开血红的花朵,在漫天飞雪中妖冶夺目。
    “梅开二度,天降祥瑞啊!“老宫人跪在雪地里喃喃道。
    可站在回廊下的燕国太子,也就是姬玉瑶的父亲,却只是沉默地望着产房。
    他裹着厚重的貂裘,脸色比雪还白,听到婴儿啼哭声时,喉结动了动:“是...男孩还是女孩?“
    “回殿下,是位小郡主......“
    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化作白雾,消散在凛冽的空气中。
    【景明十二年,出生在燕国皇家的你,从出生起就是喊着金汤匙出生,在你的周岁抓周上,案几上摆着珠宝、胭脂、诗书,还有一柄小小的木剑,裹着红袄的你爬过锦缎,毫不犹豫地抓住了木剑,引得群臣哗然。】
    【景明十四年,冬,三岁的你挣脱乳母的手,摇摇晃晃扑向庭院里的积雪,小小的手掌按在雪地上,立刻被冰得发疼,可你却咯咯笑了起来,还抓起一团雪塞进嘴里。】
    【景明十六年,五岁生辰上,你的太子父亲为你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一柄由北地特有的寒铁木制成的长弓,长弓比你还高出半个头,轻巧却坚韧,你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终于射出了人生第一箭。】
    跟高晚秋拥有同样出身的姬玉瑶,
    童年的经历,
    可以说非常相似。
    都是受尽身边人的万般宠爱,被无数人捧在手心。
    但是,
    因为国力的差距,
    当开始接触到国事的时候,两人之间的经历,立马便出现了差别。
    【景明十八年,某一天,七岁的你在宫内玩耍,忽然,宫门处传来一阵骚动。】
    【你抬头望去,只见一队身着锦袍的使臣大摇大摆地闯进宫门,为首的男子趾高气扬、鼻孔朝天,走起路来更是一副六亲不认的样子。】
    此时,
    看到这一幕的高晚秋,面色有些古怪。
    因为她认了出来,眼前这名使臣,好像就是齐国人。
    殿外寒风呼啸,
    卷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朱漆宫门上。
    齐国使臣赵德昌一甩狐裘大氅,雪沫子溅了迎宾太监一脸。
    步入宫殿后,
    赵德昌搓了搓戴着翡翠扳指的手,朝掌心哈出一口白气。
    “这鬼地方,连个地龙都烧不暖和。“
    而作为模拟主角的姬玉瑶,
    此刻,
    年幼的她,
    怯生生的躲在父亲的身后,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眼前这些人。
    “齐国使臣赵德昌,拜见燕国皇帝。”
    走到大殿前方,
    赵德昌十分敷衍的拱了拱手,腰板更是直挺挺的,丝毫没有要弯下去的意思。
    尤其是看向燕国皇帝的眼神,
    更是毫不掩饰心中的鄙夷。
    敷衍的行礼过后,
    赵德昌一摆手,从袖中抽出一卷明黄帛书,“本官时间宝贵,就不跟你们多做废话了。“
    帛书“啪“地摔在燕国皇帝面前,
    赵德昌淡淡开口道:“今年北方雪灾,我们大齐陛下体恤.......”
    说到这里,
    赵德昌突然打了个喷嚏,侍从慌忙递上丝帕。
    他擤完鼻子,
    随手将帕子扔在地上,接着继续道:“所以今年的岁币,就加个五成,这应该不难办吧?”
    殿内瞬间死寂。
    燕国皇帝的喉结滚动了几下,
    两侧的文武百官,更是一个个怒目而视,可面对赵德昌目中无人的态度,他们却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作为燕国的太子,
    也就是姬玉瑶的父亲,更是全身止不住的颤抖,恨不得提剑将眼前之人大卸八块。
    但最后,
    理智还是战胜了冲动。
    最终,
    燕国皇帝悠悠长叹一口气,回复了一句:“明白了。”
    说完,
    他竟弯下腰,将那帛书捡了起来。
    对面,
    看到老皇帝已经点头,
    赵德昌冷声笑道:“既然知道了,就尽快去准备,识时务者为俊杰,最后可别让大齐的铁骑亲自来取!”
    说完,
    他正要离开,
    然而刚走没两步,便突然停下。
    “对了!”
    赵德昌突然指向殿角的铜鹤香炉,“这个看着还行,回头让人打包送去洛京。“
    他转头对随从笑道:“正好给府上茅厕添个摆设。“
    那一瞬间,
    姬玉瑶感觉父亲的手突然绷紧。
    她仰起小脸,看见父王下颌绷出一道僵硬的线条,却终究没有出声。
    【齐国使臣的出现,给了年幼的你深深的冲击,你也是从那时起明白了一个道理.......弱国无外交!】
    【景明二十年,九岁的你,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为你安排的功课也越来越多。】
    【景明二十二年,十一岁的你,时常蜷缩在藏书阁的角落里,翻阅库中的典籍,你对历史中那些盛世皇朝、千古一帝、治世能臣的故事极为感兴趣,但当你翻阅燕国史书时,却只有无奈和绝望。】
    此时此刻,
    定格在模拟中的内容,
    是燕国曾经的屈辱历史。
    “永和三年,匈奴破我北疆三城,索要白银八十万两...”
    “瑞熙元年,齐国侵占辽西六郡,并索要白银一百二十万两...”
    “和泰三年,齐军攻破昌黎城,兵锋直指蓟京,最后迫使燕国纳贡称臣,自此每年都需向齐国缴纳岁币...”
    燕国的历史,
    除了刚开国时,有过短暂的辉煌外,其余时间都是周边各个势力所欺辱的对象。
    而在不断的割地求和中,
    燕国的国土不但越来越小,更是逐渐远离中原腹地。
    而这些,
    都在姬玉瑶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景明二十四年,十三岁的你,已经跟随着父亲开始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景明二十五年,年仅十四岁的你,不但能攻善射,更是熟读兵法,随后更是亲自领兵于下句丽作战交锋。】
    【景明二十七年,十六岁的你剑法愈加凌厉,就连一些战扬老兵都不是你的对手。】
    此时,
    模拟画面中,
    姬玉瑶站在演武扬中央,
    手中的木剑已经被汗水浸透。
    就在刚刚,
    她已经连续击败了三个年长的侍卫,此刻正大口喘着气。
    “公主的剑法越来越凌厉了。“教习师傅揉着发麻的手腕感叹。
    姬玉瑶却没有答话。
    她的目光越过宫墙,望向南方......那里有终年不冻的港口,有富庶的城池,有她只在使臣炫耀时听说过的繁华。
    “师傅,你看过《列国志》吗?“
    她突然问道,“为什么南边的楚国能从一个部落发展成霸主?“
    “为什么我们燕国守着无数铁矿,却连像样的铠甲都打造不出来?”
    面对姬玉瑶的提问,
    教习师傅尴尬的愣在原地,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
    【随着年龄一年一年增长,愈发成熟的你,逐渐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燕国不能强大起来?为什么燕国就一定要受到周边各国的欺辱?】
    【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你询问了京城中所有的大儒,包括军中老将,乃至于自己的父亲和皇爷爷,但最后你失望的发现,燕国的问题不单单是国力,而是这棵参天巨树的根部,早已经腐烂。】
    当高晚秋看着姬玉瑶,不断寻找燕国积贫积弱的原因时,
    她的内心之中,
    同样也掀起了层层波澜。
    或者说,
    导致一个国家不断衰弱的本质,其实都是共同的。
    虽然说,
    燕国地处东北苦寒之地,
    资源比较贫瘠,
    而且冬天寒冷漫长,几乎没有春秋两季,夏天的时间也比较短暂。
    但是!
    相应的,
    燕国也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比如说土地肥沃,盛产铁矿,而且当地的百姓民风彪悍,有许多更是渔猎民族。
    这些人跟草原上的匈奴、柔然、鲜卑其实差不多,也是天生的战士。
    理论上来讲,
    燕国拥有着一个文明民族的国家体制,从战力上讲应该远比草原游牧民族强大才是。
    这一点,
    其实从历史中也能看得出来。
    最早期的游牧民族,比如匈奴,几乎就是被中原王朝吊打。
    相反,
    游牧民族的巅峰,
    则是在不断汉化的过程中,建立起类似中原王朝的国家,比如金、辽。
    一个拥有游牧民族的战力,同时还具备完整的国家体系,这种才是最恐怖的敌人。
    但燕国明明拥有这样的条件,但国力却一直孱弱无比,究其原因很简单,根部......烂透了。
    从上至下,
    无论是官员,亦或者乡绅世豪、世家门阀,还是燕国的皇族,根本不会关心燕国的强大与否。
    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利益。
    在燕国数百年的历史中,
    不是没有出现过,想要复兴燕国的中兴之主,这些皇帝也曾尝试过改变着一切,但无一例外,全部都失败了。
    因为想要改变,
    就会触及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这一点,
    跟齐国何其相像。
    但不同的是,
    齐国坐拥千里沃野,地处肥沃的中原地区,拥有无数的人口、资源......
    换句话说,
    就是齐国的底子厚。
    而且中间出现的中兴之主比较多。
    开国皇帝打下来的基础牢固。
    但归根结底,
    若是按照正常的时间线,不断的走下去,哪怕是齐国,其实也用不了多久,也会逐渐衰弱下去。
    这或许也是历史的定律。
    就好比明末那样的乱局,哪怕是让朱元璋重生,去替换掉崇祯,他也未必能够力挽狂澜。
    但相反,
    若是让朱元璋重新造反,
    将一切推倒重来,或许还能简单一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