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有人找死

作者:流云非逐鸟
    车驾刚一停下,嬴阴嫚便迫不及待的抱着嬴白下了马车,准备跳下车时还回头同车内的嬴政说了句。
    “阿父,我带阿白下去玩了!”
    嬴政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嬴阴嫚灵活的从车上跳下来,甚至无需宫人伺候搀扶。
    她抱着嬴白往前头走了走,目光忽然被一处吸引,“阿白你快看,那些人是在用曲辕犁干活吗?还有那个锄头,也是之前在沛县的时候见过的呢!”
    嬴阴嫚没想到这里也已经推广开来了,那大秦的其他地方呢?
    “应当是那些小说家的功劳吧。”扶苏走过来站到她们的身侧,看着不远处田野间的一道人影,只觉得有些许的眼熟。
    对方也看到了这边,好似也注意到了他,犹豫了一下,朝着他们的方向走过来。
    扶苏开口,“蒙将军,让他过来吧。”
    蒙恬抬手,立马便有两个将士将其带到了他的面前。
    “汤白见过长公子。”
    对方先是对着扶苏见了见礼,随即是阴嫚和蒙恬。
    他虽不认识嬴阴嫚,但站在长公子身边还穿着华丽的,自不会是普通人。
    嬴白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这个世界的小说家,“他居然也叫白啊,汤白,汤白,汤很白,白白的鱼汤好好喝。”
    扶苏汗颜,询问汤白,“你是何时来的此地,其他二人也同你一道吗?”
    汤白颔首,“是的,我等三人这一路都是一道走的,来此地约莫有个六七日了,他们二人在另外一处,我负责这一处。”
    扶苏他倒是不干预这些,只是继续问道:“那此地的县官可有配合你等推广这些农具?”
    汤白闻言先是一顿,“一开始虽说稍有曲折,但最终的结果是好的。”
    扶苏皱眉,从中听出猫腻,“此话何意?”
    汤白犹豫了一下,才说道:“一开始这县官确实不愿配合,被耽搁了几日也不愿见我等,即便我等出示了信物,只不过之后沛县那边传来了些许消息,他便开始配合了。”
    扶苏明白了,嬴阴嫚也明白了,嬴白更加明白了,哼哼。
    “原来是怕死啊!居然连政哥提前下过的政令都敢违抗,该死!”
    “事关农事,他竟敢抗命!”
    扶苏心底也生起些许怒意,面上原本温润的神色也变得冷冽了许多,嬴白忽然觉得此时的他竟当真有了些许政哥的影子。
    ……
    “蒙恬,一刻钟后,去县里。”
    就在这时,嬴政沉沉的声音自马车内传来。
    汤白一惊,连忙躬身行礼。
    明明只是一个声音,却已然让他心惊胆战,却又有些莫名激动。
    是……陛下!
    他垂着眼,不敢抬眼去看,亦听不出此刻的嬴政是在哪个马车内。
    一旁的蒙恬微微上前,拱手,“唯!”
    陛下重农,此地县官竟还敢如此,怕是留不得了。
    扶苏转身继续同汤白说话,“走吧,带我去附近看看,顺便同我说说这些日子的成果。”
    “唯。”
    汤白起身,呼出一口气,随即在前面带路。
    蒙恬见状,微微抬手,当即便有几个人跟上保护。
    嬴阴嫚抱着嬴白也跟在扶苏的身后四处看着,然后看到一个和自己年岁差不多,却和韩信那般瘦小的孩子,正在努力的在那曲辕犁后面推着,他的阿父则在前面负责拉。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看到有孩子在地里干活,但每每看到,心中却总莫名酸涩。
    “阿白,在你的那个世界,这么小的孩子是不是无需这般辛苦?”
    “那是自然啊,在我们那里,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是需要上学的,都在家中父母的宠溺下长大,别说下地干活了,连叠被子都不会,更加溺爱一些的,鞋子衣服怕是都不用自己穿。”
    “而且我们国家有九年义务教育啊,这个年纪的孩子必须去上学;虽说有些特别山区的孩子会苦一些,但应当也不会比这个孩子苦吧。”
    至少嬴白觉得自己最辛苦的时候,也比这里的这些孩子要幸福的多。
    扶苏小声替嬴阴嫚翻译着。
    “真好。”嬴阴嫚都有些爱上阿白口中的那个新华夏了,因为那里听着真的太美好了。
    一旁的扶苏也觉得真好。
    国家出钱,必须上学,可真好啊!
    他想着,忽然出声问汤白,“你说,如若未来大秦也出资让这些孩童念书,你觉得他们阿父阿母乃至他们自己,会愿意吗?”
    汤白被这个问题给问到了。
    “长公子,在这个之前一个前提,便是他们需得吃饱饭;否则七八岁的孩子,也是需要努力干活的,除非……你们能把他们的食宿都解决了。”
    那或许有些父母便舍得为了孩子的未来而考虑。
    如此虽说少了个劳动力,但也少了一个人吃饭啊。
    一个七八岁八九岁孩童的胃口也是不小的。
    汤白说完这些话,又有些小心的看了眼扶苏,见他没有恼怒,才松了口气。
    刚刚是他着相了,只赌这长公子并不会因为自己说这番实话而动怒。
    ……
    扶苏确实没有气恼,只是有种莫名的茅塞顿开,他下意识看向嬴白,想听听她的意见。
    嬴白想了想,说:“我倒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记得我们后世国家刚刚重新建国之时,那时候大多人都是没有读过书的,后来国家要求让孩子念书,许多父母也根本不愿意的,有些家里只送了男孩去念书,觉得女孩读书无用,而且也舍不得这么个劳动力去读书,还得交学费,等到时间一到,便送去嫁人,还能得一份聘礼补贴儿子娶媳妇。”
    “而这样的事情几百年是到后来的几十年还是有许多,当然也有不少上头的干部挨家挨户的去说服他们的父母让孩子去念书。”
    反正嬴白觉得一开始真的都挺难的。
    “即便国家为了让他们读书出了不少的政策补贴,好比困难学生的学杂费全免,还有什么半工半读之类的,具体我也没去了解过,总之全国各地到处文盲到我穿来时候的全国教育普及,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
    嬴白真有种国家努力的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国人拉扯长大的既视感。
    额,这话说的可能不是那么漂亮。
    扶苏没想到即便到了后世那样的实力,竟也许付出这诸多努力,对那个时代的人也越发的钦佩起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