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够够的了

作者:叫我阿骨
    到点之后,老曾家的人还是乖乖的来了。
    然后,就得知了这个晴天霹雳。
    曹阿花僵着脸道,“亲家,这稻子也没晒多久,现在肯定不好去壳,怎么不多晒几天啊?”
    “晒个屁。这么大的太阳,旱稻本来就干,几天已经够了。”钱金英不耐烦的道,“赶紧赶紧,快去去壳,别浪费时间了。”
    曹阿花只好苦着脸去收拢稻子。
    晚几天多好啊,那时她儿媳娘家的谷子也要收了,她们也就有借口不过来了。这死老婆子,该不会是知道她们的主意,所以才要在今天去壳吧?
    真是一肚子坏水儿!
    甭管心里再怎么不服气,他们手上的活还是没落下的。
    脱壳是稻子最麻烦的步骤,需要把稻子放进一个石头制成的臼中,然后用粗杵反复舂捣,利用杵的冲击力把稻壳和米粒分离。
    这样还不算完,舂捣之后,还要用簸箕把米粒里边的稻壳去掉。一连串的下来,又麻烦又累人,最主要的是速度还快不起来!
    这回钱金英和陈有才也没偷懒了,都跟着一起给稻子去壳。
    邱老太则是在旁边用簸箕筛着,这样筛出来的稻壳也是不会丢的,处理之后可以用来喂鸡喂鸭。
    喻疏影今天没过来。因此,大丫她们几个也用不着念书,这会儿便拿着个桶,把稻壳都收集起来。
    钱金英直起腰,看着桶里边的稻壳,感叹道,“以前家里日子不好的时候,这大米就拿出去卖,剩下的稻壳磨碎,还能跟野菜一起做成馍馍吃。”
    陈浅浅也跟着在收稻壳,听到这话,愣了愣,“娘,稻壳还能吃?”稻壳可不是米糠,用手摸着都硬邦邦的扎人。
    反正在记忆里,她们家是没吃过稻壳的,说是怕把肚子扎破了。以往没养鸡养鸭的时候,都是弄碎了倒到田里,给田增肥。
    那她娘说的日子不好的时候,是指.......
    大丫二丫几个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钱金英道,“稻壳是大米身上的,吃是肯定能吃。但这东西扎人,就算用石头弄碎了,咽下去的时候还是割喉咙。所以,除了快饿死的时候,最好别吃。”
    语气稍顿,她继续道,“我也是以前在家里边的时候吃过,好几天都拉不出来,村里还有人吃这个涨肚死掉的.......”当时她才十来岁,亲眼看着那人断了气。所以,就算家里边再难,她也不让家里人吃稻壳。
    陈浅浅懂了,她娘说的以前,应该就是还在娘家的时候。
    邱老太也跟着感叹,“是啊。那个时候可比现在难多了。别说稻壳了,就连树皮都扒了一起吃,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可不是,比起那会儿,现在的日子还过得去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了旧事。
    只不过说的都是逃荒路上的事,其余的根本没提。
    陈浅浅只知道她娘是逃荒过来的,之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压根就不清楚。
    但是不用想也知道,能沦落到逃荒的地步,之前可能连活下去都艰难了。
    这时,钱金英突然止住话头,“说这么多还怪口渴的,我去把茶壶拿出来。”
    邱老太道,“还是别拿茶了,白水就行。这个天气,茶越喝越渴。”
    “你这死老婆子,还挑上了。”
    钱金英嘴上不饶人,进屋之后,还是顺手的拿了烧过的白水。
    刚转身准备出去,差点被吓了一跳,“闺女?你啥时候进来的?”
    “就跟你一起进来的啊。”
    “你也渴了?那娘给你倒杯水,再给你放点糖。你喝了之后就待在屋里边别出去了,外边热得很,这些活也用不着你干!”说着,她就准备去拿饴糖。
    陈浅浅连忙叫住她,说道,“娘,我不口渴。我跟着你进来,是想问问你之前的村子在哪?”
    钱金英一愣,“我之前的村子?”
    “是啊,就是你的娘家。我刚刚听你跟邱大娘说的那些,有些好奇。”
    “是南方的一个小渔村,四面环水,不像咱这里,到处都是山。所以才会遭了水灾。”
    陈浅浅面露犹豫,“哦,那......”
    钱金英看自己闺女一眼,乐呵呵道,“娘知道了,闺女,你肯定想问娘在娘家时候的事儿吧。”
    陈浅浅下意识点了点头,反应过来后,连忙补充道,“娘,我就是随便问问。你要是不想说,可以不说的。”
    “你可是我闺女,娘有啥不能跟你说的?”
    钱金英坦然道,“其实我当年是被我娘卖给了人牙子,那人牙子本来想着把我转卖到另一个县里边,结果路上被水给冲走了。我不敢回村子里去,怕被再卖一次。那时你邱大娘的爹娘也淹死了,我们俩干脆就搭了个伙,一起往北方走了。走着走着,就到了这里,遇上了你爹。”
    陈浅浅直接愣住了。
    她之前猜过很多种可能,甚至觉得是不是娘的爹娘出了什么意外,所以才会导致她娘背井离乡。
    可现在一听,她倒宁愿是娘的爹娘出了什么意外!
    “娘,他们为什么要把你卖给人牙子?”
    “当时村里遭了水灾,粮食全都没了。别说野菜,连树皮都被扒得精光。要是不把我卖了,一家人都要饿死,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谈起这些往事,钱金英特别坦然。
    但陈浅浅却觉得心里酸酸的。
    她一把抱住她娘,眼红红的道,“娘,都过去了。现在咱家都过得好好的,狗蛋他们也大了,我们全都孝顺你。”
    当年她娘到梨花村的时候才十三四岁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女孩,在现代不过是念初中而已。
    她娘倒好,家乡遭了灾,自己被爹娘卖了,又是一路的颠沛流离,还差点饿死在半路。
    寥寥几语,其中的艰辛却根本数不清。
    钱金英心里暖呼呼的,她闺女这是心疼她呢。说道,“这些事在娘心里早就过去了。娘也是走了大运气才遇见了你爹,后来又生了你这个宝贝闺女,这辈子已经够够的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