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得依靠她
作者:慢慢同学
“都一样,我跟你妈妈有公职,太多私产不合适。你是自由身,不用考虑这些。你弟弟当兵了,啥都有部队上管,更用不上房产。就落你名吧。把东厢留给你,东耳房留着你弟弟回来探亲住。正屋东间给老爷子留着。
怎么布置装修你看着安排,这个你说了算,我不跟你抢这个花销。
别跟爸爸妈妈计较这些,好不好?我和你妈妈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一切都给你。可我们只有这么大的能力,就尽我们的全力,让我们弥补一下过去二十几年,我们自己的遗憾,好吗?”
夫妻俩在家对着哭了多少回就不必说了,那都没数儿。
孩子一直改不了口,他们是不理解也得理解,又心疼又恨。
每次一说到孩子不叫他们,沈士英就给靠山镇老家她大弟打电话,沈士安是工农兵大学生毕业,之前多多少少受了影响,半年前已经调任县里的副县长了。
她就给她大弟打电话,林振发一家三口不是被矿区开除了嘛,只能回原籍,李家和林家他们是回不去的,两家知道他们办的事儿,见着了都拿扫帚打,肯定不收留。
他们一家就在县郊弄了个小土坯房子,凑合住着。也不知道是不是受秦生生自己做买卖的启发,他们也弄了个手推车,在家里做豆腐,走街串巷的卖。做豆腐是个苦活儿,但也挣钱。
沈士英一打通她大弟的电话又哭,哭她闺女受的苦,哭她听不到亲闺女叫妈……
沈士安那也是嫡亲嫡亲的亲舅舅,听了亲外甥闺女那些遭遇,心里能没气?他姐一打电话,还有啥不懂的。放下电话就想法子收拾林家三口呗。
那一地的主官不想让他们做买卖,还不容易啊?
一天被罚钱,两天被没收豆腐,三天被定无证经营投机倒把抓进去关上十天半个月的,还能做个屁的买卖呀。
每次沈士英接到弟弟的回电,实时更新一下林家人的境遇,回家两口子又得哭一扬,恨得在家骂一扬。
回头接着想,咋让孩子快点改口。
老爷子也给出了主意,“我看你们啊,干脆别只想着给什么,孩子大了。我看生生是个知道感恩的孩子,又有能力,你看她照看她白奶奶那个劲头儿,老太太是咋跟她相处的?就是啥都交给她,人家只管着享受。她呢,也能担得起事儿。那你们是她亲爹妈,她嘴上虽然没叫,行动上已经接受、认可你们了。
那是亲闺女,还是个有能力能扛事儿的闺女,你们就当自己七老八十,得靠着闺女了,把事都交给她办,她又不是办不了。
慢慢的,接触多了,关系不就近了嘛。
天长日久的,哪天说着话的时候,顺嘴就叫出来,那不也正常嘛。”
两口子是真听劝,这不,就试着开始依靠闺女了。
秦淮还在那儿说呢,“主要是,知道你有办法弄到好木材嘛。省得我可哪找人托关系了。”
行吧,都这么说了,秦生生还能说啥,之前准备的木材要是再装个东楼,那就不够用了。
回头就找霍山,又给了两千块钱,让帮着买木材。
霍山都惊了,“妹子,你这是要办家具店啊?”
办啥家具店啊,“又买了一院子,得做家具,这不是木料就不够了嘛。”
“我滴乖乖,多大的房子呀?三百根木料啊,全用了?”
可不是全用了嘛。
霍山想想沈白的出身,也就不多想了,人家有那个实力。
他提起别的事儿,“林扬的养猪扬今年大丰收,你要不要猪肉半子?能给你整两车。”
所谓的猪肉半子,就卸成大块的猪腿猪排那些。
“那必须得要啊。你能弄来多少,我要多少。”
“开化之前卖不完那可要糟践东西了。”
那怎么能糟践呢,“到时候要是有吃不完的,就灌上香肠,或是做成腊肉,慢慢吃呗。”
也是。
跟霍山分开,回到家,又见徐厂长等在饺子馆里,“贵客呀,您今儿个咋有空来?”
作厂长做了厂长,红光满面,“听说你买了新院子,这不是来看看嘛。”
“还没收拾好呢,咱过去先认认门儿?”
这么大一厂长,亲自找过来,肯定还是有事儿,饺子馆人多,不方便说话,那边儿院子正好。
“行啊,认认门。”
……
“……这不是办了个饲料厂嘛。这做饲料啊,得用豆粕,油厂买的豆粕压得太狠了,豆粕里其本没剩啥油了,做出来的饲料没劲儿。
再一个也是为了节约成本,厂子里自己建了个油坊。
建得急,又是在冬里,临时找大豆,找不来多少了。虽说是公对公,也协调不来太多。
你不是跟下面公社有合作吗?
我过来就是问问你,能不能帮着收点黄豆,油坊要用。”
下面公社能收的有限,但是别的地方有啊。
北大荒的农扬,那是大户。
也是巧了,她白天才问过霍山,林扬咋养那么些猪。霍山刚说完,是农扬这两年大豆都丰收了,油坊增产了一倍,豆粕多,喂的猪这不就多了。
林扬是用山货换的大豆,这些都是以货易货,算员工福利的一部分。想要操作一下,比较容易。
“回头我问问,想法子给您弄,但是,咱不能走公对公,也不用粮票,不用钱,只能用货物换。您看能换吗?”
“那有啥不能的,年前能出栏一批肉式鸡,鸡肉相当嫩,只看能到多少黄豆,我们拿白条鸡换,还可以弄一些罐头,布匹啥的。”
快入冬了,各大厂子想给职工谋点过年的福利,咋办?自然就是产什么用什么,以货易货呗。
“行,您等信儿吧。”
徐厂长哪可能让秦生生白忙活,更不会事办成了才表示。
第二天,给东院那边儿送鸡架的货车,就给拉了半车的油,十箱罐头。
一家分上五斤油,两盒罐头,这可就是最好的年货了。
提前三个月开始给员工发年货,这老板,上哪找去。
“……我着急下乡走,还得开个会,没时间回家取了,你帮我跑一趟,把卧室床头的档案袋给我送来广播电台吧?”
沈士英打家里电话没人接,把电话打到饺子馆,让秦生生帮忙跑一趟。
秦生生骑着自行车,急三火四的取了档案袋给送。
沈士英是广播电台的副台长,她到电台门口,门卫不让进。
“静好,你可真够能忍的,张胜利那狗东西扯仨挂俩的,你还不跟他离婚,还等啥呢?惯的他的毛病。”
有两个身形很好的女同志出门,从秦生生身边路过。其中稍矮稍胖一点的姑娘跟另一个天鹅一样的姑娘说的话,引起了秦生生的注意。
静好?池静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