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朱元璋:咱的办法你都用了,咱到时候咋办?

作者:烟某人
    他们都是满脸惊恐的看着眼前的李世民。
    皇帝亲自操刀杀人。
    这是多少年都没有过的事了。
    崔大旺此时人都傻了。
    李世民此时操刀到了下一个老头的身边冷冽开口道:“告诉朕,是谁让你们来作乱的。”
    “粮食都是谁炒熟的。”
    “陛下...”
    噗嗤!
    人头落地!
    李世民接着朝着下一个走去。
    下一个人还没来得及开口呢。
    李世民一刀就下去了。
    第四个人还不等李世民靠近就直接开始招了。
    “陛下,我说,我说,我是江南陈氏的人,跟我们一起来的有江南的各大家。”
    “粮食运来的时候就是熟的。”
    “要我们在春耕时将种子发放,炒熟的种子肯定不能发芽,到时候粮食必然成为紧俏的物资,一定能赚的盆满钵满。”
    李世民眯着眼睛朝着旁边看过去。
    另外一个也干脆低头道:“我说我说,江南百姓捐赠的一百三十万石粮食都已经被瓜分了,运送来的都是一些陈年的米炒熟的。”
    “那一百三十万石用来明年高价卖给朝廷或者北方百姓。”
    “陛下,我知道的都说了。”
    “其余的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求求您了。”
    “放过我吧。”
    李世民转身满脸都是血迹的朝着李承乾点头,李承乾转身看着已经傻了的崔大旺道:“听见了吗?”
    扑通。
    崔大旺此时整个人就那么跪在地上满脸呆滞。
    李承乾此时转身目光冷冽道:“煽动百姓动乱,贪墨百姓辛苦捐赠的粮食,国难之时谋取暴利。”
    “其罪当诛!”
    “明正典刑!”
    “处以炮烙之刑。”
    “将尸体腌制好给江南送回去。”
    很快杜荷就拽着眼前这些人起来朝着远处去了,远处早就准备好的十多根烧的通红的铁柱摆放。
    崔大旺此时回神之后满脸羞愧道:“学生有罪!”
    “学生听信蛊惑,险些酿成大祸!”
    “学生有罪。”
    哗啦啦。
    周围的学子都朝着这边跪了下来。
    他们当中大多都和世家关系不大,虽然是参加科举的主力,可是由于家庭和本身的教育资源来说,都是来做绿叶的。
    李承乾此时低头肃然道:“崔大旺,你知道冲击皇城什么罪吗?”
    崔大旺颤颤巍巍的开口道:“谋反...”
    接着整个人激动的朝着李承乾道:“太子殿下,这些人多为被人蛊惑,他们是无辜的,并未煽动参与此事。”
    " 参与煽动的多已自戕。"
    “如今也就剩下草民一人。”
    “草民不懂是非,险些酿成大祸,愿意以死谢罪!”
    李承乾低头面色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个耿直的汉子。
    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
    下意识的开口了。
    “你知道有个死在沙洲的读书人叫王玄策吗?”
    崔大旺愣住了。
    李承乾接着朝着远处的人群开口道:“你们知道已经故去的魏征魏老先生吗?”
    这些人依旧是沉默。
    “魏老先生是我的师长,当年就是在自己家门口因为他们的攻讦,因为他们的污蔑,本就重伤的他活活气死。”
    “孤怒发冲冠想要将所有有关之人全部处死。”
    “可先生说他们是被蛊惑的,他们都是孩子,是以后大唐的希望,临终前死死的抓着孤的手不许孤动手。”
    “到死他都说寒门百姓家的孩子不容易。”
    “要多些宽仁,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接着他深呼吸了一口气。
    低头看着眼前的崔大旺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来人!”
    杜荷朝着旁边挥手。
    很快就有人从远处挑着担子来了,里面都是稻谷,不过其中有好有坏。
    李承乾指着眼前的箩筐道:“你们排好队上来分辨,能分清楚是糙米好米的,是旧米新米的,可免罪。”
    很快他就坐在了旁边。
    杜荷已经赶着几个人朝着这边上来了,第一个上来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少年此时低头拿起来稻谷掰开翻看了半天,随后拿起来搓了搓。
    接着满脸愧疚的开口道:“启禀太子殿下草民方镇,这是今年的新粮,是一等一的好粮。”
    李承乾微微点头道:“方镇,发山西道书院为老师,三年满可授翰正八品县丞。”
    方镇此时人都已经傻了!
    激动的朝着李承乾俯首道:“草民叩谢殿下!”
    “下一个。”
    接着来的是一个大胖子,这个胖子看着胖可是五里地跑起来溜溜快。
    是个灵活的胖子。
    他只是看了一眼地上的箩筐,就干脆的朝着李承乾俯首道:“草民不知道!”
    “但是草民知道南方百姓苦大族久了。”
    “不过最苦大族者安百姓?”
    “草民以为不然。”
    “哦?那你觉得最苦大族者何人?”
    “草民以为最苦大族者乃南方小家也。”
    “微臣虽不才,不算是名门出生,可仍旧家中也算富足,草民愿意为殿下走狗。”
    “为殿下回到南方奔走。”
    “联合诸多小家以万难时为殿下呼应!”
    李承乾此时看着眼前这个大胖子忍不住笑了!
    “你叫什么名字?”
    “草民叫程泓。”
    “授正六品协律郎。”
    “留下!”
    “草民叩谢殿下!”
    接着上来的是一个瘦子,这个瘦子上来连续忙乎了三四次,最后满头大汗的朝着李承乾俯首道;"这是旧的!"
    李承乾鄙视了他一眼道:“这是熟的。发山西道大同书院讲学五年,五年之内表现良好可准其继续科举。”
    “下一个!”
    崔大旺此时脸色难看的走上来,只是看了一眼就苦涩道:“殿下,这是旧米,这是新米,这是坏米。”
    李承乾微微点头道:“崔大旺,刚刚孤只说了魏征老先生。”
    “还没说王玄策。”
    “他当时临死时说大唐也有敢死的读书人。”
    “孤从你身上看到了他的影子。”
    “为民请命,敢死不怕死。”
    “留东宫,听用。”
    崔大旺流泪满面的俯首道:“草民叩谢殿下!”
    李承乾接着站起来道:“继续吧,杜荷负责此事。”
    “微臣遵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