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替祖国收网的商人

作者:此间人雄
    他突然意识到,国内对于这些地方的认知,恐怕都没有眼前这位年仅只有24岁的年轻人深刻。
    甚至于,在他所提出的未来畅想当中。
    对于每一座城市的定位,以及发展方向。
    都不是空想,而是言之有物。
    是十分精准的判断。
    收回领土主权,是第一步。
    而如何在收回主权之后,发展这些地方,并且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达成与大陆的经济协同。
    这个一直以来,被很多人所忽略的问题。
    任忠义明白。
    在此刻,在眼前这份计划书前。
    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深吸一口气,这位已经年近七旬的老革命家,拿起桌上的文件,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但他的目光却无比坚定:“走,我和你一起去燕京。”
    “这份计划书,我要亲手交到中央手里。”
    邵维鼎的目的正在于此,自然是欣然同意。
    不过因为任忠义年纪过大,不宜乘坐飞机的缘故。
    所以一行人只能乘坐火车,前往燕京。
    上次邵维鼎去燕京也是坐的火车,所以这一趟也算是轻车熟路。
    在专列上。
    两人在这份计划书上,继续互相讨论。
    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以及政治上的风险,任忠义都一一指出,并进行修订。
    而在讨论到中华电力的时候,任忠义有些疑惑。
    目前中华电力仍然由嘉道理家族掌控,粤港澳三地电力并网的第一要完成的事情,肯定是要吃下中华电力。
    而对于这种关键企业,英国人能放手?
    对此,邵维鼎微微一笑:“本来我是想打持久战的,来内地也是为了造势,以电网一体化来恫吓住英国人,让中华电网股价大跌逼得嘉道理只能弃械投降。”
    “不过在我启程之前,有个人找到了我,给我提出了一个更快的方案。”
    “哦?”任忠义有些好奇,笑道:“说说看。”
    邵维鼎也不隐瞒,直接道:“其实就简单的‘三步走’。”
    这话一出,任忠义更好奇了。
    邵维鼎也干脆,直接将刘銮熊给出的方案拿了出来。
    任忠义接过,认真看了起来。
    此刻车厢内,不仅有两人。
    袁天帆、方协文以及任忠义带来的随行秘书都在车内。
    作为港岛人,方协文十分清楚中华电力的分量。
    他这段时间一直待在深圳,对于港岛那边的情况并不太清楚。
    此刻听到鼎峰要吃下中电,最吃惊的人无疑就是他了。
    “老袁,鼎少说的三步走是哪三步,和我说说?”
    他拉着袁天帆的衣袖窃窃私语。
    袁天帆看了眼邵维鼎以及正皱眉沉思的任忠义,低声道:“简单来说就是佯攻大酒店,让刘銮熊当白手套高调收购,迫使嘉道理家族赎回股权消耗现金流。”
    “第二步施行釜底抽薪,趁嘉道理家族资金链紧张时,公布“电网并网计划“,逼港府开放管制。”
    “第三步呢,第三步…”
    “最重要的第三步,也就是当英国人为保大酒店妥协时,顺势吃下中电输配电业务。”
    方协文双眼瞪大,拍案叫绝:“妙啊!表面上打嘉道理,实际是要逼英国人让出电网控制权!“
    两人的对话一字不差的落在任忠义的耳中,他皱起眉头:“有个问题,英国人怎么可能放弃电力控制权?”
    “因为他们别无选择。”邵维鼎淡淡一笑道:“当我们建立粤港澳电网一体化时,就已经注定了中华电力的结局。”
    “在港灯以及广东、澳门三者的夹缝下,中电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当大牙湾核电站建成之后,中电的任何优势都将荡然无存。”
    到时候统一电网供电,价格势必要比中电的电价要低上很多。
    在市扬上就没有竞争力。
    供电户数减少的同时,因为火电限制,以及无法如同前世一般在内地建立核电站、火电站、水电站,其能源帝国就会如同无水之源逐渐干涸殆尽。
    邵维鼎再次出声道:“而此时,他们再面临家族立足之本的港岛尚海大酒店的控股争夺,就只能选择妥协。”
    “原来如此!”任忠义点点头:“市扬调控机制下,英国人也无力阻止一个注定会逐步丧失的市扬。”
    “与其如此,倒不如趁价高的时候,尽早放弃。”
    邵维鼎淡淡一笑:“断尾求生是壁虎的本能,英国人现在就是这只壁虎。”
    任忠义此刻才认识到港岛这座城市的复杂性,也认识到何为资本何为市扬。
    这是在利益权衡下,连根基都能抛却的血腥。
    任忠义望着窗外飞驰的农田突然问道:“邵先生,你知道为什么广东缺电吗?”
    不等回答,他自问自答:“因为我们每度电成本比港岛贵40%,工厂不敢开足马力。如果真能建成这个统一电网......“他转头紧盯邵维鼎:“你就是改革开放的功臣!”
    邵维鼎却望向北方渐近的群山:“不,功臣是像您这样深耕地方的同志。而我——”
    他收回视线,晃了晃手中大酒店股权文件,“只是个替祖国收网的商人。”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哈哈笑了起来。
    笑过一阵之后,一名护卫随从从另外一节车厢走了进来。
    快步靠近,在任忠义的耳边轻声说了什么。
    “出什么事了吗?”
    邵维鼎询问道。
    “邵先生,你对撒切尔在来燕京之前,先去一趟东京这件事怎么看?”
    任忠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多方面因素吧!”
    邵维鼎不知道任忠义是什么意思,大概说了一句。
    “能详细说说吗?”任忠义反而十分认真询问,仿佛是在求证什么。
    “嗯......”见他的态度,邵维鼎筹措了一番词汇,缓缓道:“自从六月份,英国刚赢得马岛战争以来,英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持续高涨,撒切尔个人的国际威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燕京之前,他肯定想通过东京之行强化英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感,试图给外界一个强硬姿态处理港岛问题的信号,同时试探日本对我国政策的立扬。”
    任忠义认真听着,一边点头,一边让随行的秘书快速记下来。
    “还有吗?”
    邵维鼎点点头,继续道:“英国国内现如今正在施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正是百废待兴急需要经济投资的时候。”
    “而日本作为如今的第二大经济体,也是英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撒切尔政府必然希望推动日本对英国投资,尤其是在制造业和技术领域。”
    邵维鼎略有深意道:“日本企业在汽车、电子等产业的扩张对英国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条。”
    “什么?”
    任忠义的身子都情不自禁的靠前,不光是他车厢内的其他人也都是如此。
    “东京之行是撒切尔“全球外交”的一环。”邵维鼎沉声道:“拉拢日本,是一个信号。撒切尔必然试图在后续中英谈判中争取更多国际支持,甚至希望日本在必要时对港岛问题表态。”
    “痴心妄想。”
    任忠义极为愤怒,但仅仅是一会儿,他便重新收拾起情绪:“邵先生,你觉得日本会不会表态?”
    邵维鼎摊手一笑:“任书记,您这有点杞人忧天了。”
    “英国距离日本有多远?我们距离日本又有多远?”
    “来硬的,我们会怕吗?”
    “而且,现如今中国是日本最急迫开发的庞大市扬,他们是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