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苏义远的计谋
作者:晨曦行者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左丰跪在地上,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哭诉道:
“陛下啊,那卢植在前线拥兵自重,根本就无心作战。他每日只知在营帐中饮酒作乐,对黄巾军的攻势消极应对。如今黄巾军日益猖獗,可卢植却毫无作为,长此以往,冀州恐将不保啊!”
刘宏本就对前线战事忧心忡忡,听了左丰的话,顿时龙颜大怒。
“好你个卢植,朕如此信任你,派你去平定叛乱,你却如此懈怠!来人呐,即刻传朕旨意,将卢植用囚车征回京师问罪,另派皇甫嵩前往冀州接替他的职务。”
旨意很快传到了冀州前线,卢植得知消息后,心中虽有不甘,但他深知君命难违。
他平静地整理好自己的衣物,走上了囚车。临行前,他望着自己带领的官军将士,语重心长地说道:
“诸位将士,如今我虽被召回,但剿灭黄巾军、保家卫国的使命不能忘。希望你们能听从皇甫将军的指挥,奋勇杀敌,早日平定叛乱。”
将士们看着卢植被押上囚车,心中满是悲愤和不舍,但他们深知军令如山,只能默默为卢植祈祷。
与此同时,皇甫嵩接到朝廷旨意,即刻挑选了一支少数但极为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奔赴冀州。而曹操与苏礼清则奉命留下,继续与波才所率的黄巾军周旋。
......
黄巾军营地内一片欢腾。苏义远的计谋成功,卢植被召回的消息传来,让众人士气大振。
张角满脸笑意地看着苏义远,赞许道:
“义远,你果真神机妙算!如今卢植已被调走,官军没了主心骨,正是我们进攻的绝佳时机。”
然而,苏义远却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提醒道:
“角公,切不可大意。卢植虽走,但接替他的是皇甫嵩。此人深谙兵法,作战经验丰富,绝非泛泛之辈。我们绝不能贸然进攻,还得从长计议。”
一旁的张梁听后,面露担忧之色,急切地说道:
“军师,如此一来,我们面临的压力岂不是更大了?”
苏义远沉稳地分析道:
“波才将军已为我们牵制了部分朝廷兵马。不过,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波才将军最多还能坚持月余便会陷入困境。
如今皇甫嵩被调离原本的战扬赶来冀州,波才将军那边也就无需太过忧虑。只要我军击败皇甫嵩,则大事可成。”
听到苏义远的话,众人心里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纷纷松了一口气。有人开始交头接耳,言语中满是对击败皇甫嵩的期待。
然而,唯有张角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他深知形势远没有众人想得那么乐观。如今大汉各地黄巾军已经呈现出颓败之势。
南阳渠帅张曼成、赵弘先后战死沙扬,新选举的领袖韩忠更是在重压之下选择了投降。其余各地小股黄巾军势力,也都在当地官兵的围剿下纷纷瓦解。
放眼望去,如今也唯有自己率领的二十万主力和波才率领的五万黄巾军还有反抗之力。若这样持续下去,局势只会对自己越来越不利。
但为了稳定士气,张角并未将内心对局势严峻的担忧说出,而是语气激昂地说道:
“接下来,大家各自回去好好整顿兵马,全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务必让兄弟们养精蓄锐、严阵以待。如今卢植被召回洛阳,汉军士气必然受损,这正是我们出击的好时机。”
营帐内众人听了张角这番慷慨激昂的话,纷纷挥舞着手中的武器,高呼道:
“愿随角公,死战到底!”
众人领命,纷纷抱拳行礼后退出营帐,各自回去安排备战事宜。
待众人都离开后,张角抬手示意苏义远留下。
营帐内瞬间安静下来,张角脸上的坚毅之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义远,局势恐怕没有你所说这般乐观啊。”
张角背过身去,望向营帐外无尽的黑暗,继续说道:
“如今各地黄巾军大多已陷入颓势,南阳渠帅接连战死,韩忠投降,这对我们的士气打击极大。那些小股势力被朝廷轻易剿灭,足以见得朝廷平叛的决心和实力。
我们虽有二十万主力,但朝廷能将皇甫嵩从颍川调来,说明他们对我们的重视,后续只怕还有更多的兵力和手段对付我们。”
转过身来,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与无奈:
“波才那边,即便压力有所减轻,可他最多也就牵扯主朝廷几万兵马,难以支援我们。”
听到张角对局势的忧虑之词,苏义远也不禁流露出无奈之色。
黄巾军起义以贫苦农民为主力,秉持着太平道的理念揭竿而起。然而,太平道的理念与传统儒家思想相悖,这使得黄巾军天然地站在了所有世家大族的对立面。
世家大族们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张角成功。
面对如此严峻的外部压力,苏义远试图让朝廷将卢植调走,换董卓前来。为此,洛阳的内应不断在汉灵帝刘宏面前进言。
但朝廷众多大臣对此坚决反对,他们因张角所带来的巨大威胁而深感恐惧,故而一致举荐皇甫嵩担任主将。
苏义远沉默片刻,缓缓开口:
“角公,眼下局势虽艰难,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我军人数众多,这便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可发挥人数优势,采用人海战术,进行多波次、不间断的攻击,以此消耗皇甫嵩军队的有生力量。”
张角微微皱眉,思索着苏义远的话。
苏义远接着说道:
“我们可以在广阔的战扬上分散皇甫嵩军队的兵力。在多个地点同时发动进攻,迫使他分兵防守。如此一来,他的兵力便会分散,我们就能寻找到其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张角眼睛一亮,点头道:“此计可行。我军人数上占优,若能合理运用,必能让皇甫嵩顾此失彼。”
苏义远继续分析道:
“我们先派出小股部队,在不同方向进行试探性攻击,观察皇甫嵩军队的反应和兵力部署。然后,再组织大规模的多波次进攻。
第一波攻击以消耗敌军体力和弹药为主,第二波、第三波加大攻击力度,重点突破其防线。”
听完苏义远的一番话,张角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脸上露出疲惫的神色。
苏义远见状也就缓缓退下。
相较于张角对皇甫嵩的忧心,苏义远更为挂怀张角的身体状况。这段日子里,张角在商议军情的过程中,时常流露出疲惫之态。
起初,苏义远以为这不过是过度劳累所致,便请了医生为其诊治。然而,医生检查后却称张角身体康健,并无任何病症。
这反倒让苏义远更加忧心,怀疑张角患上了某种罕见的疾病。为了弄清楚状况,他决定写信向家族求助。家族中不乏医术精湛、见识广博之人,说不定他们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为张角的症状找到答案
返回营帐后,苏义远将此间诸事详尽记录于纸上。而后轻轻地系在海东青修长的腿上。
他抬手轻抚海东青的羽毛,目光坚定而深沉,轻声道:
“务必将消息送至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