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火锅底料

作者:放下了诺言
    “永生,昨晚吃的火锅,为什么味道不如去年?是我的胃被惯坏了吗?”
    “强叔,底料的事,今年还没做呢,你们先玩着,我回去研究一锅底料,中午和晚上再吃就可以用了”。
    霜姨摆摆手示意李永生赶紧走,作为公府仅次于强叔的功夫高手,老是点炮很没面子的。
    李永生围着仓库转了一圈,他还真不知道那些香料和大料放在哪里,平时缺了都是小竹送过来的,找到了,满满的一屋子香料和大料,摆放的整整齐齐,珍贵的香料怕潮怕湿,屋子里打了个大柜子,和药房的存药柜子一样,只是抽屉要大很多,花椒,胡椒,香叶,桂皮,轰各种料子都有。
    李永生每种都选了很多,搞一次就要搞多一点,毕竟天寒地冻的,火锅才是大家的最爱。
    杀牛的时候都留了些牛油,李永生熬煮的成方方块块,准备好了一切,又去园子里拔了些香菜和小葱,洗干净等着下锅。
    两块大牛油搞里头,之前看过做底料的视频,没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等牛油开了,挨着顺序每种料子搞里头,炸的差不多了再捞出来,前前后后十多种料子,忙活了一个上午,强叔打着麻将还注意着这边。
    “永生这孩子,吃这方面也是做到了极致,你看看他,那么好的东西,放在油里过一下捞出来都扔了,我都不敢想那锅料子有多么香”。
    霜姨观察了一下,稍微一走神,给小竹点炮了,把身前的银子都划拉给了小竹和小舒。
    “小竹,霜姨饿了,永生那边快准备好了,你去帮霜姨切些牛羊肉过来,小舒,你给霜姨拔些小青菜”。
    李永生忙得头上冒汗,炸完了红辣椒,最后投上了香菜和小葱,等香菜和小葱炸的没了绿模样,捞干净,一锅底料算是做好了,盛到盆子里等冷却后切成小块就行。
    为了加快冷却速度,林永生把两个大盆子搬到了院子里。
    “永生,现在可以用了吧?”
    “可以用, 强叔,中午就吃么?吃的话我给送过去”。
    霜姨出现了,端着个大碗,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小竹准备的肉食很多,给小院送过去,带回来了一盆子子肉片。
    吃了顿香辣火锅,李永生撑着了,去前河沿的仓库看了一圈,黑心果收完了,一些需要刨根的草药也都收完了,仓库里粮食还剩下一些,其余的地方被草药坐满了。
    父亲现在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暖棚,仓库由友庆父子,大壮哥和二伯轮流看守,白天是胡伯伯和二伯在闲聊,村正也在。
    “公爷,上次生产的玻璃还有一些,是给送到公府还是”?
    提起玻璃,李永生突然感觉自私了些,虽然给村子里都带来了些金元宝,但并没给大家实用上。
    “村正伯伯,这样吧!反正大冬天的闲着没事,家里也都有些闲钱了,玻璃作坊继续生产,谁家想盖暖棚可以免费使用,不过暖棚架子需要找冯铁匠花钱定制,种的菜自己吃不了可以卖掉,大冬天的,卖的再贵也有人买,等村子里的菜多了,我让梁县尊派个船队或者车队,每天往县城送一些,大家也都赚些闲钱”。
    村正喜出望外,大冬天种菜,绝对不愁销路,简直是为村子谋福利呀!
    “公爷,我替村子的乡亲多谢你的慷慨,那我现在就去找人商议了”。
    村正走了,李永生看向了胡伯伯和二伯。
    “想做的话就去忙活,白天看不看都行,晚上让大壮和友庆轮流在这睡觉就可以了”。
    大冬天种菜,胡伯伯家虽然不缺钱了,但他们缺菜啊!买不卖钱无所谓,建个暖房够自己吃的再说。
    免费使用玻璃,花点钱打些铁架子就能建暖房,一些还在观望,目光长远些的都行动起来了,玻璃恢复了生产,大多数把暖房都建在了院子里,前期不敢投入太多,普普通通都是半亩地的院子,不能挡住房间的光线,建个两三分地的暖房足够了。
    强叔的小院子,李永生正抱着个大箱子在请教,回来什么办法都试了,还是打不开。
    “强叔,大黑的箱子,没有钥匙打不开,什么办法都试了,材料和我的破军匕首一样,你看看能给搞开吗?”
    强叔打着麻将牌头也没回,仿佛已经看透了箱子的结构。
    “打不开,强行打开里面的东西就毁了”。
    “能看到里面有什么东西么”?
    “看不到?有阻隔,永生,先留着吧!既然到了你手里,早晚会给你打开的机会的,霜儿,别动,我糊了”。
    李永生收起箱子扛起来,这玩意不轻快。自己只想着早点打开,先不考虑箱子里面的东西,这口箱子完全够打几把武器的了,龙牙虽然优秀,但和破军比还是低了很多的档次,见强叔他们都在码牌,李永生继续追问。
    “强叔,大黑是什么凶兽啊!为什么秦叔喊它小黑驴?”
    霜姨对李永生喊秦叔有些不满,给了李永生一个卫生眼,强叔倒没觉得有什么,永生这孩子礼貌是不缺的。
    “小的时候叫起来和毛驴差不多,长相和驴没有半点关系”。
    李永生有些好笑,还以为和驴有什么亲戚来着,自己还认真观察过,和驴没有半点相似之处。
    见李永生问完了,霜姨指了下门外,一个上午一局没赢,不想让李永生待在这里继续看。
    村子里的暖房建得很快,那些观望的也开始建了,趁着天气稍微回暖,中午把土墙打起来,剩下的就简单了,冯铁匠本该悠闲的时节接了个大活,本来不想做的,但这都是永乐村的乡亲,不看僧面看佛面,打起精神找了几个闲人,铁架子源源不断的拉回来永乐村。
    村民没有烧煤的习惯,即使生活富裕了,烧的还都是是劈柴,李永生给梁山台了个信,车队来永乐村拉酒拉药的时候,带来了大量的煤炭。
    已经是最新一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