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忽悠猫冬学习
作者:天马行空的姚神医
“奶,你看我买的这老些鱼。
这是大胖头鱼,说是查干湖那边的,卖的不贵,才四毛九一斤。
我挑最大的买了两条,一条有十来斤呢。”
乔老太嘴角抽了抽,就这还不贵,两条鱼快花进去工人半个月工资。
嗯,乔老太更确认了,黑市是真挣钱。
还真应了那句老话,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老老实实上工挣钱,累死也舍不得吃这老贵的鱼。
“这玩意咋做?奶见都没见过,查干湖又是哪个地方?”
“就在咱们省,鱼就正常炖吧,我还买了粉条,再放点粉条进去。”炸鱼块也好吃,但乔玉婉不说,说了也没用。
继续往外掏,“这个黄花鱼,是野生的,才五毛四一斤。
还有这个刀鱼,比前一阵涨价了,现在三毛八分钱一斤,这才几天就涨了八分。
我估摸着快过年更得涨,就多买了些。
鲅鱼和明太鱼我也买了不少,等一会奶你每样都拿些走,别天天酸菜土豆子。
还有这个……”乔玉婉又从麻袋里掏出来一大包。
“这啥玩意?皱巴巴的,跟你爷裹脚布似得。”乔老太仔细瞅了瞅,拿手扒拉下,上边还一层盐粒子,“是……海菜?”
乔老太没吃过海菜,只在供销社见过一次。
太贵,没舍得买。
后来在大队卖的不好,供销社就再没卖过。
乔玉婉点头,“嗯,是海菜,我想着冬天没什么菜吃,正好看见有卖的,又不贵,我就都包圆了,十斤多一点。
这玩意出数,吃的时候泡一点就一大盆,和土豆一起做汤可鲜了。
拿辣椒油拌着吃也行,关键吃海菜不会生大粗脖病。”
乔老太眼皮跳了跳,不贵,包圆,这是在老乔家能听到的词?
除了这些,乔玉婉又拿出来一小包芝麻,一小瓶香油,一包果脯,十斤白面,一袋子冻梨,一袋子冻柿子,十斤粉条,六斤挂面。
乔老太大喘一口粗气,捶了捶心口窝,这得花多少钱啊!
嘴巴张了又张,可又一想孙女能花钱,但更能挣钱。
总比乔建南那个瘪犊子连一只鸡鸭都眼皮子浅的死命争,要好一百倍。
等乔玉婉把二十五斤棉花往外一拿,乔老太已经接受良好。
喜得眉开眼笑,连连夸棉花买的好,雪白雪白的。
大包小裹的拿着回了后屋,倒是给其他人惊够呛,张香花立马让乔建业送来十斤新大米,三十斤磨得细细的苞米面,二十斤大黄米。
晚上,乔长富一家早早到了后屋,冬天天黑的早,饭也早。
东西两个大锅都烧热了,张香花美滋滋的看着面前处理好的大猪头。
“小婉这猪头买的可真好,瞧瞧肥的,烀好指定老香了。”
很是奢侈的往锅里放了些白糖,炒出糖色,东锅烀猪头,西锅炖鱼,香味滋滋往外冒。
乔建华,乔建党,乔建业和乔长富家的乔建北,乔建东,乔建西,乔建盼围着火盆烤火。
一个个吸溜着肉香,苦着脸看着乔玉婉递到手里的课本。
乔玉婉一人发了一本,“都是啥表情?不打无准备之仗。
这是咱们的传统!
反正冬天闲着也是闲着,多看看书没坏处,以后的事儿谁说得准!
很多人都说读书没用,我也知道,一开始我下乡大队不少人笑话。
笑话我年级第一,连续跳级,还不是下乡当了农民。
可我下过一天地吗?为啥?还不是我肚子里装的全是墨水。
你们也一样,学好了,以后万一有当工人的机会呢?或者更大的,不敢想的……”
“比如呢?”乔建盼赶忙问,她需要一点动力。
乔玉婉一手掐着小腰,一手拿着烧火棍,颇有点麻辣女老师的架势。
“六六年之前咱们国家可是有高考的,如今已经停了七年,国家要发展,就需要人才,备不住哪天高考就恢复了呢。”
“真的?”
“确定吗?”
乔家兄妹异口同声。
“我又没长前后眼,也不会掐算,我咋可能确定的了国家大事儿!”乔玉婉翻了个白眼。
“我说的是万一!万一!!那什么事儿都是有可能的。
咱们提前准备好,要是机会真来了,也能牢牢抓住不是。
别等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摆在眼前,才傻眼了,后悔了,恨不得扇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跟人提起来,只能说我年轻时差点怎怎怎地,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卖?
行了,都别磨叽,一句话,就说学还是不学?”
“学!”乔建党狠狠拍了下大腿,第一个响应,“明天就学!我觉得小婉说得对。
万一呢?
凡事皆有可能。
就是不念书这么多年,书本里的内容早就饭吃了。
高中书本先放放,明天小盼你先把你小学和初一的课本都借我。
我先从小学捋一捋,就先学数学吧,上学时我数学最好,再捡起来也容易。”
乔建盼挠头,“小学一二年级的就不用了吧?”
乔建党……
乔建华眼里闪着莫名的光:“我也学,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回做蘑菇菌包我算是理解了。”
说到底大队还是不放心知青。
涉及到蘑菇种植技术一点没让知青参与。
就乔富有带着四个小队长,还有乔建华,乔建党和乔建北。
还有大队上另外两个初中生一起研究的。
乔玉婉偶尔过去指导一下,难倒是不难,毕竟乔玉婉每一步都写的很详细。
可到底要费些功夫。
就比如菌包中木屑占比约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石灰调节酸碱度,酸碱是个啥玩意就搞了好半天。
有些东西理解了不难,没入门时难如看天书。
乔建华眼睛直勾勾盯着火盆,在炭火的映照下,对面的乔建北看到了他坚定的目光。
一咬牙,一跺脚,“我也学吧,反正猫冬也没什么事儿。”
总不能兄弟们都学,就他一人落后,他是不聪明,可跟着聪明人走不会错,这话是爷爷告诉他的。
乔建东,乔建西,乔建业:“……”完了,挣扎没用了。
三人耷拉着大脑袋,十分不情愿的点了点头,约定好每天来后屋学习。
乔老头父子三人将烟袋抽的吧嗒吧嗒响,笑的一脸褶子。
这日子有盼头的很。
PS:麦乳精到底多少钱?几块钱到四十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