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老百姓的名义
作者:天马行空的姚神医
“你不是答应你建党哥明天拿书来嘛,你书都放哪了我们也找不到。”
闺女和儿子偶尔蹭午饭就够小婉呛了,再住在那儿,岂不是早饭也要蹭!
一个个肚子都是无底洞,可不敢这么打秋风!
周春花准备先把人哄住,等回家好好讲讲道理。
“那,那行吧,等我把家里被子拿来的。”乔建盼一想也是,反正寒假长,总有机会和小婉一个被窝。
乔玉婉也不多劝,和乔长富一家一起出了门。
回到家,刚进院子就看见周阳裹着大棉袄缩着脖子上当院拿尿罐子。
周阳眼尖,见她开门先打了个招呼,“刚回来啊?”
“嗯,上我奶家吃饭了,这是准备睡了?”尿罐子都往屋里拿了。
“嗯,天黑的早,饭也吃的早,没啥事干儿,和冯华下了会象棋,没啥意思就想躺下了。”周阳趿拉着大棉鞋,脚后跟露在外边,冻得斯哈的。
“那你俩可以学我,买一个收音机。”乔玉婉知道俩人不缺这个钱。
“我俩没票。”周阳嗐了一声,他和冯华真琢磨了,“太冷了,我先进屋了。”
“哦,好。”乔玉婉眼珠子转了转,想薅羊毛了。
进屋先拉上窗帘,在空间看了两集《老百姓的名义》,学了学为官之道,时刻准备进步。
又泡了二十分钟温泉,喝了杯热牛奶,洗漱完才出来闷头睡。
第二天一早,乔玉婉煮了一碗肉丝面吃,刚吃完,乔老太和乔建盼前后脚掀开棉门帘子走了进来。
乔老太见乔玉婉捞了两大颗酸菜,问道:“捞酸菜准备干啥啊?”
“馄饨吃没了,准备再包些冻上,不爱动弹就煮一碗,方便。”乔玉婉招呼两人上炕暖和,手上洗着酸菜。
“奶你给小盼拿吃的,都在炕里边的炕琴格子里。”
“一会再吃,你面活了吗?没有我先帮你和面,俩人忙活快一些。”见乔玉婉摇头,乔建盼脱了厚棉袄,赶忙洗了手帮忙。
“行,你俩干吧,我歇着嗑点瓜子。”乔老太脱了鞋上炕,把装瓜子的笸箩拿到跟前。
乔玉婉把菜墩搬到炕上,准备一边剁馅子,一边和她奶唠嗑。
“奶你来时我建华哥他们看书了吗?”乔玉婉左右手抡着两把大菜刀,馅子剁的飞起。
乔老太飞快的吐着瓜子皮,“看着呢,不到七点建北他们哥仨就来了,哥六个趴偏屋炕上撅着腚看呢,来时我趴门偷偷瞧了一眼,一个个直挠头,一个比一个完蛋。”
“特别是你建北哥,居然在看小学三年级数学!
好在书本翻得快,应该看的懂。
建北哪儿都好,就是不吃书。”乔老太想到人高马大的孙子急的抓耳挠腮的样子就想笑。
想给孙子留点面子,乔老太转了话题:“你二大娘也在后屋,和你大娘一起往棉裤里加棉花呢。
你买的多,咱家用不完,正好你建北哥棉裤有些薄了,你大娘匀给你二大娘家十斤……”
乔建盼撇了下嘴巴:“我二哥就是太不争了些,棉裤膝盖和后屁股的棉花都磨薄了。
他也不知道说,还是我三哥给他在炕头烘衣服才发现的。
前段时间没棉花,我妈上奶家要了三块兔皮给他缝上了,倒也挺暖和。
今年有兔皮,去年可没有,也不知去年挨没挨冻。”
乔建盼有些心疼自己二哥,对往常多吃多占的乔建南就更加痛恨,对亲妈也有些小微词。
她放假回到家才知道家里分了家。
听说缘由后,当即就去找乔建南骂了一架,打是打不过的,骂还是能稍微占些优势的。
明明最不要脸,偏偏死要面子,不好意思对她这个妹妹破口大骂。
哼,完犊子的窝里横,乔建盼咣咣捶了两下面团出气。
乔玉婉和乔建盼干活都麻利,不大一会就包了两盖帘馄饨,留一盖帘中午煮。
另一盖帘冻上。
乔玉婉见时间还早,干脆又洗上两根大萝卜,从碗架子里拎了一条牛肉进屋,准备再包点萝卜牛肉馅的饺子冻上。
乔建盼立马举起手,“饺子馄饨都想吃。”
“今天中午吃馄饨,晚上吃饺子。”乔玉婉满口答应,刚包完,就听见外边闹哄哄的。
乔玉婉随意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上的面,打开门招呼猫猫:“将军,你上外边看看,出啥事了。”
“你可拉倒吧,你真有闹儿,它一只猫能看出来啥?
我去看看。”乔建盼急匆匆洗了手,裹上大棉袄,带上兔皮帽子就窜了出来。
将军耷拉着眼皮,厌世脸,肚子还发出咕噜咕噜叫。
“哎呦,它不会听懂了,生气了吧?”乔老太打趣道,眼睛都笑没了。
她摸了摸猫头,稀罕的很。
不大一会乔建盼嗷嗷叫的跑进屋,一进门就扯着大嗓门:“大事儿,小婉,奶,大事儿。”
乔老太本来栽歪在枕头上嗑瓜子,被她一嗓子吓得一激灵。
笤帚嘎瘩都握手里了,才意识到不是家里的臭小子。
翻了个大白眼,“你吓我一大跳你,小姑娘家家的,一点不深沉。
啥事儿啊捂了嚎风的,光听你那破啰嗓子了,跟大喇叭焊你嘴上了一样,耳朵都给我震的嗡嗡响。”
乔老太把食指塞耳朵里堵上,再猛地拔出来,才觉得不嗡嗡了。
乔玉婉笑的呲着大牙,她奶有时候说话可真逗。
乔建盼被说了也不以为意,她这是嗓门亮,别人想要还没有呢,“家里来了三个人,市里边来的。
说是小婉同学介绍的,专门上咱这儿买兔子。
大爷让我赶紧叫小婉上后屋呢!对了,大爷让拿点瓜子花生啥的,家里剩的不够装一盘。”
“都让建业吃了。”乔老太气的直嘟囔。
乔玉婉站起身,一边将面板上的面用干刷子扫进面瓢里,一边吩咐乔建盼:
“你帮我把面板塞缸空后边,我先去瞅瞅。”
乔玉婉心里有数,十有八九是魏定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