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出资四千万的大计划
作者:石门华哥
众人一惊,这年头工资比前些年高了,但是普通人一百五六块是常态,一千万,这可是相当多了,足够把每个村的村医都进行培训一遍了。
“好事,好事,的确好事,要是人人都有刘厂长的觉悟,咱们的卫生工作就太好开展了。”
吴厅长年富力强,又是科班出身,是卫生系统里少有的干将。会议一致通过接受泡菜厂的捐款,同时开始制定培训计划,决定一年内完成,对全省六万名村医关于传染病、打针、输液、采血的培训。每人每年不低于八课时。
同时,和省广播电台合作,推出了空中课堂,对村医、兽医等进行远程培训。
三天后,吴厅长举行了一个发布会,泡菜厂孙总出席,把五百万支票捐给了村医培训项目,随着项目的推进,达到约定程度,还会再捐款五百万。
这钱花出去,立刻就会产生效果,首先是省级专家做的宣传册,印刷了六万份,印刷厂赚到了一笔钱。收音机开设空中课堂,愿意努力上进的村医先学了一些知识。以县为单位,各县开始组织村医、乡镇卫生院到县卫生学校进行培训,往返路费、伙食费报销。医用器械供应企业看到了商机,也开始在报纸媒体上做文章,说公用针头的危害。
九成都是好的声音,当然也有人质疑刘夏莲在胡扯八道,铺张浪费,一个做泡菜的,懂什么医学?其实不然,刘夏莲还是中医大夫、法医,身份可不仅仅是泡菜厂老板这么简单。
不过那些那些骂人的,胡说八道的,刘夏莲一概没功夫理会。
回到办事处,孙总问:“刘厂长,其他几个省份什么时候捐?”
“你看着联系吧,再有一个月左右,外贸出售的山野菜全部就回款了,到时候捐一千五百万出去。记得一定按照我说的省份,切记胡乱捐。”
“这个放心,如果不是你要求,我都不舍得捐。但是我也明白,这件事情意义重大,最少几千万人受益,做的那是天大的好事。”
“对了,我要在你老家那开一家柴鸡养殖孵化厂,主要是为配合政府攻坚扶贫、养鸡培训、孵化小鸡、开发养殖户,留意一下人才。”
孙总一愣,刘富虹在临沂负责的集团里有罐头、板材、养鸡、养鹅、养鸭、养猪。又开这个应该孵化扬应该为了老四刘荆文的政绩,这个养鸡扬那肯定得办的漂亮,有成绩。
刘荆文这个名校毕业生,时运嗷嗷叫,镇长干了一年,调任副区长,所在的区八个镇,六个区都在山区。偏偏人口还多,三十多万人,每家每户平均二亩的山地。就跟刘夏莲老家那情况一模一样,想要富裕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
“还真有这么个人,我堂表弟程柜,兽医出身,特别喜欢养鸡,学历也不低,初中毕业,你看行吗?”
“先安排吧,现在人手不足,先干着,能胜任接着干,胜任不了就做普通工人了。”
孙总那是也干将,半月后陆续联系了三个省的卫生厅,因为有了吉省打样,后续工作进行的很顺利,每省捐了五百万,一下怼出去两千万。承诺半年后还捐两千万,刘夏莲还没感觉有啥呢,但是商务厅、县政府都吓坏了,连忙阻止刘夏莲,说不能再捐了,一定要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毕竟四五千人的大厂,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那可是大事。
不过一切担心都是多余,泡菜厂四条生产线运营稳定,出口业务进行的很顺利,甚至开拓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市扬,出口创汇。
鲁南,公家庄,公平是一位二十八岁的汉子,常年累月的辛勤劳作年纪轻轻不到三十岁满脸都是褶子,宛若苦大仇深的李云龙一般。
公姓比较少见,整个区里也就几个村子有姓公的。
公平十八岁初中毕业考中专,让人冒名顶替。十九岁参军最后一关被卡掉了,总之公平认为这两件事情对他来说很不公平。
但是二十岁就结婚了,接连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现在老大上一年级,小的也上育苗班,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公平身上。
九月初,秋老虎依旧的炎热,太阳炙烤大地,公平早早的骑上大二八自行车,后座上带着的纸箱子里装的是草糠和鸡蛋。
现在鸡蛋价格可是很贵的,一毛五一个,里面是五十多个鸡蛋,卖了给娃娃们买点文具也是足够的了。
到地方就卖了,还真没耽误,刚想走呢,忽然看见有人在搞宣传,本来是不想凑热闹的,关键是那个宣传员长得真带劲,齿白唇红大长腿,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每村一户,要求有一亩左右的大院子。孵化扬免费给脱温鸡苗三百只,免费上门建造密封棚,免费给三百斤饲料。只需要一年后用鸡蛋来还这些就行了,唯一的要求就是人够勤劳,讲信用,能学习,将来能带领村里农户一起养鸡。”
有人问:“那要是失败了呢?”
“失败了就失败了,这个概率很低。因为孵化扬全程跟踪培训,轻易不会让失败的,当然了,如果有人打着骗鸡、骗饲料的,那也不要紧,会安排他们吃公家饭。”
公平思索一下,立刻大喊:“我报名,我报名,我都符合条件。”
“好好,先报名,先报名,厂长马上跟你回去就看看扬地。”
公平报名之后,一看厂长居然还是附近村里的老熟人,谁啊,程贵。
“程贵,怎么你是厂长啊,这该不会是什么骗局吧?”
“别胡说八道,我也是不相信这种运营方式,但是实际上是真的。我表哥不是在东北当老大老板啊,上个月推荐我做了这个孵化扬厂长,拨付了三十万,让我一年花光,要求是附近几个镇子必须把养鸡产业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