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以秋为题作诗
作者:螳螂爱跳舞
众人将肚子填饱以后,兴致高了许多。
徐锦书打开桃花扇,轻轻扇动,一手指着四周:“秋风,暖阳,青山,绿水,如此美景,合该吟诗一首。”
赵通点头,“不错,徐兄一看便是高雅之士。”
徐锦书苦笑摇头,“如何敢担当一个士字。”
陆学鸣看了看四周,完全没有体会到他们的意境。
对他来说,这些不就是最常见的山山水水吗?
“诸位学子,饱肚与否?”
王秀才突然朗声问道。
“回学子,我等尽皆吃好了。”
王秀才点头,“五谷杂粮只能填饱肉体,精神食粮也不能少,今日诸君齐聚,何不吟诗一首?”
“善。”
“不知以何为题?”
王秀才看向周礼平,“周兄,请命题。”
周礼平谦让道:“去年便是我命题,今日还是王兄来吧。”
王秀才也不客气,想了想,说道:“金秋十月,不若便以秋为题。”
定下题目,众人立马开始思索起来。
陈及冠也在思考,一个秋字,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秋伤之情,在古人的诗中,秋天往往都是伤悲联系在一起,甚至产生了秋悲这个词。
但在陈及冠眼中,秋天却是一个格外好的季节。
秋天不止代表凋零与离别,更代表着丰收与成熟。
一念及此,他心中有了思路,开始细细琢磨。
不一会儿,一名学子率先起身,“夫子,学生作出来了。”
周礼平看了看,带着肯定的语气问道:“王兄,这是你的学子吧。”
王秀才轻轻点头,鼓励看着那名学子。
他作为东道主,早就给学子交代过,不管能不能出风头,至少要把气氛炒起来,更要勇于发言。
那名学子以四十五度的角度仰望天空,语气感慨,用独有的腔调唱道:
“孤雁东南飞,落叶随风凋。”
“青草败于野,小桥水缓流。”
“征夫离家去,妇人泪流送。”
“发丝渐斑白,垂首西北望。”
一首诗吟诵完,众人眼前像是浮现出了一幅画面。
空中大雁南飞,落叶飘落,青草变黄,水流潺潺,一个百姓被征发徭役,妇人流泪相送,这一去便是数十年,连发丝都变白,弯腰驼背,却还没等到人回来。
悲伤之情涌上心头,有些敏感的学子,甚至抹了抹眼睛。
周礼平仔细思索,轻轻抚掌:“寓情于景,善。”
张秀才点头,“可评为甲上。”
王秀才有些得意,“两位兄长谬赞了,还需仔细打磨。”
众人讨论了一下这首诗,并且打听了一下这位学子的名字。
紧接着,周礼平手下的一名甲班学子也起身吟诗,这是一首标准的五言六韵诗。
这名学子念完,张秀才底下一名学子也起身,将自己思考的诗说了出来。
三名甲班学子吟诵出自己的诗后,三名夫子讨论起来。
周礼平直接道:“第一首当为第一。”
他很公正,虽然后两名学子的诗虽然不错,但以他们的见识来看,实在有些一般了。
反观第一名学子,虽然写的内容很普通,但意境很周全,表达的内容也很准确。
毫不夸张的说,这首诗拿去进行童试也是可以的。
于是第一名便给了这名学子。
王秀才一听,脸笑成了菊花,连连谦虚。
接下来就是乙班的学子,陆学鸣直接站了起来,一身粗布长袍也挡不住他身上的傲气。
“夫子,学生也有拙诗一首。”
“述于我等耳中。”
陆学鸣往前走了两步,语气悲伤。
“红烛秋光冷清影,轻扇蒲扇驱流萤。”
“天阶夜色月如霜,卧看牵牛织女星。”
此诗一出,众人顿时惊呼,忍不住细细琢磨。
这首诗着重写的是秋天的夜色,扬景并不宏大,但用词却很讲究,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十岁少年能想出来的词语。
王秀才明显对他的表现很满意,“周兄,张兄,这便是我那不成器的弟子,陆学鸣,今年不过十岁。”
周礼平一听,立马多看两眼,心理下意识更加偏爱陈及冠,不论从各个方面来说。
但不得不说,这首诗的确做的不错。
一念及此,他给下面使了一个眼神。
陈及冠接收到信号,当即起身拱手行礼,“夫子,学生也有一首诗,恳请斧正。”
他一站起来,就好似黑夜中的萤火虫一般,显眼夺目。
众人欣赏着他俊俏完美的脸蛋,心中又是惊讶又是羡慕。
倒是生不出嫉妒之心,当一个人比你好看太多时,连比较的心思都不会有。
周礼平嘴角的笑容明显多了些,略显得意道:“这便是冠哥儿,青云兄的幼子,有举人之姿。”
王秀才和张秀才也多看两眼,随后眼神恍惚,像是见到了另一个人似的。
感叹摇头,“难怪有故人之姿,原来是故人之子。”
陈及冠见三位夫子久久没有回应,疑惑看着他们,提醒道:“夫子?”
周礼平摆摆手,让他吟诵出来。
“秋阳悬当空,汗滴润沃土。”
“风吹金浪涌,稻香十里传。”
“借问农家水,笑举清泉饮。”
“秋风问我心,唯有丰收年。”
与前面几位学子的悲秋风格不同,陈及冠吟诵的诗,充满了欢快与喜乐,将丰收画面栩栩如生描述出来。
众人听完后,眼前浮现出了金色稻田被收割的扬景,鼻尖似乎能闻到稻米的香气。
同时,之前积累的悲伤也被冲散,随后面带笑容,好似看见一位稚童欢快的在田间奔走。
陆学鸣认真思索这首诗,最后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不得不承认,他自己是输了,不管是遣词造句,还是意境构造,他都输了。
周礼平惊喜看着陈及冠,冠哥儿的进步太快了,如今作诗有一种信手拈来的感觉,并且往往能找到新奇的角度。
没错,秋天不只是代表相思和悲伤,还有丰收得愉悦。
不过作为夫子,他不好多说。
张秀才抚掌,眼里满是欣赏,“善,大善,不愧是青云兄之子,有其父必有其子。”
王秀才看了一眼陆学鸣,心里叹了一口气,本以为能压周兄一头,没成想又出了冠哥儿这么一个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