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霍振东悔哭了

作者:丰年
    葛玉兰刚把陆绵绵送走,就收到了医院的消息,说是霍振东醒了。
    说起霍振东,他已经昏迷了小半年,她期间就去看过他一次,是医院称他可能被护工虐待。
    去了之后就见他生了褥疮,屁股后背烂了几个大洞,天一热,那味儿格外上头。
    一问护工是怎么回事,她说是不方便详细给他擦洗,毕竟男女有别。
    于是葛玉兰又给他换了个护工,这次是个五十多岁的女护工,不在乎那些男女之间的什么忌讳。
    葛玉兰本以为他就要这样死在床上了,如今却又醒了过来。
    她收到消息后,没有立刻就去医院,而是等到晚上关店后才过去。
    病床里弥漫着一股消毒水混合着排泄物的腥臊味,病床上原本身强体壮的霍振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瘦得完全脱了像。
    看到葛玉兰来了,霍振东浑浊的眼睛迸发出一抹虚弱的亮光。
    还没张嘴,眼眶中就先溢满了泪水。
    这几个月来,一百多天清醒的肉体和精神折磨之下,他原本固执迂腐的思想早已在煎熬中溃散。
    起初,他怨恨过葛玉兰的无情,可随着那些来看望他的人,当着他的面讲出了那些戳心窝的大实话。
    终于慢慢让他意识到,在别人眼里的他,原来只是一个虚伪的好人,是一个真真实实的蠢蛋。
    后面这些日子,来看他的人越来越少,他愈加确定了这一点。
    他开始去回忆和葛玉兰结婚后的点点滴滴,这三十年,他是怎么对待这个糟糠妻的?
    他记不起自己上次给她好脸是什么时候的事,好像就从来没有过。
    她就像个沉默又坚强的黄牛,每天默默围着这个家打转,吃的是桌上剩下的,穿的是反复缝补过的。
    可她好像一直没有怨言。
    于是他认定了这个女人这辈子就只配这样活着,所以他把王凤霞母子带回了家,毫不在意她的感受和意见,让她继续像牛马一样伺候着他们母子俩。
    她不能反对,也不敢反抗。因为他知道,她离不了自己,因为她就是依附在他身上的寄生虫。
    离了他,她活不了。
    所以他肆无忌惮地挥霍他们的夫妻感情。
    他用每个月的津贴给王凤霞买衣服、买布、买珍珠霜、买雪花膏,让她去做头发、去听最喜欢的戏曲。
    而葛玉兰则被他拘在家里围着锅碗灶台打转,每天像个陀螺。
    有一年冬天特别冷,她的手因为总是沾冷水,所以裂开了很多口子。
    她说想买一盒蛤蜊油抹一抹,可是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那不是她这种干活的人能用的,抹在手上洗碗煮饭的不卫生,让她忍忍就过去了。
    后来她看到她的手伤了冻疮,开始流水化脓。
    王凤霞说见了恶心,就让他给她买了双手套戴上,平时不要取下来。
    可是后来手套沾在了冻疮上,扯下来时血淋淋一片。
    他在干什么呢?他在王凤霞面前当着孩子们的面贬低打压她,嘲讽她什么事都做不好,一个农村人还长了冻疮,这就是娇气的毛病。
    不像王凤霞,城里长大的,却是什么毛病都没有。尽管跟葛玉兰相差不了几岁,却看上去比她年轻、有气质多了。
    而她成天死气沉沉的一张臭脸,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不舒服,看了就倒胃口。
    这一百多天他躺在床上才想起来,王凤霞的体面风光,都是建立在葛玉兰的痛苦和辛苦之上的。
    可他却猪油蒙了心,全然看不见。
    现在回想起过往种种,他的眼泪掉得更凶了。
    “你要是一时半刻死不了,咱俩就去把婚离了。”葛玉兰面对这个男人的眼泪,心里没有半分波澜。
    “……对……对不住!这辈子是我……我对不住……你。”
    这声对不起,葛玉兰等了太久太久,今天突然听到了,可她发现自己心里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快意。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霍振东,就像看着一个陌生人。
    “你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你对我的种种伤害,是一句对不住就能磨平的吗?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
    霍振东闻言,他蠕动着干瘪的嘴唇,再次虚弱开口:“我知道……都是报应,是我……我该死啊!”
    “知道就好,我之所以花钱吊着你的命,就是不想你死得太容易,那样我这些年受过的罪又算什么?我就是要让你活着受罪!”葛玉兰报复般宣泄道。
    霍振东的眼皮却越来越沉,心中的悔恨压得他上不来气:
    “……玉兰……对不起,我……我知道错……错……
    他的话没说完,心监仪就拉成了一条直线。
    霍振东在医院熬了一百多天后,终于在初冬咽了气。
    直到目送这个折磨了自己三十年的男人被封进棺材,葛玉兰才脱了力一般靠在墙边嚎啕大哭。
    她并非不舍,她哭的是自己终于自由了。
    可在外人看来,她这个年纪无夫无子,实属可怜。
    而只有她自己知道,等待她的其实是新生。
    简司宁陪着她把霍振东下葬后,将她的户口迁移了出来,她现在不是谁的老婆不是谁的妈,她是她自己。
    “宁宁,谢谢你,要不是你,我现在还在那个家里受罪呢!你学校的事忙不忙?一切都顺利吧?”
    简司宁在几个月前就申请到了学校最好的实验设备间。
    她成立了自己的医疗器械实验室。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机械厂那边,因为有她提供的精细图纸,生产线已经调试到位。
    第一台在生产线上生产的家用医疗制氧机顺利组装完成。
    她提供技术,国家提供材料和产线,她通过技术入股分成,实现互利共赢。
    她现在就相当于是国营企业的股东了,有了这个身份,可以一辈子吃喝不愁。
    机械厂在捣鼓制氧机的时间里,简司宁也没闲着,由她带头,班级团队协作研究制造的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发的MRI核磁共振成像仪也开始了实际制造。
    先前,简司宁计划的研究方向是人工心脏,可是经过细细研究及实际调查后发现,人工心脏目前在应用上并不广泛。
    加上好的人工心脏需要用到钛合金材料,而目前这种材料用于航空领域,十分稀缺,造价过于昂贵,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
    即使造出来也服务不了更多人。
    所以她决定先从MRI入手。
    同样由她出设计及其各类零配件图纸,仪器的不同系统组件,交由组内的其他成员去分别负责。
    这磁共振成像仪国外目前也才刚刚面世不久,他们生产出来后,为防止核心组件技术泄露,先是限制出口,然后就在机器核心区域装上了防拆卸装置。
    目的就是防止技术泄露。
    王教授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这个‘大家伙’,也组了团队自行开发研究了三个多月,可是一点头绪都找不到。
    因为可以参考的资料太少太少,想要做出来,比纸上谈兵还不现实。
    直到简司宁把一份设计图纸绘制出来,王教授看过后,竟是直接坐在了地上。
    “简司宁同学,你……你简直就是个百年难遇的天才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