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抵达江阴

作者:才短思涩
    宋知书心态有点小崩。
    “放心,圣旨在手,谁敢造次?”
    宋知书:“……”
    不是,哥们,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的?
    圣旨的最终解释权,不在您手里么?
    “下官领命。”
    宋知书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
    他没有拒绝的机会。
    从赵玄来到江南开始,他就被无形的大手控制住了。
    这位爷也是干脆,来的头一天,就让他做选择,是加入他的团队,还是获得忠臣牌位。
    为什么是牌位呢?
    当忠臣,他就得原地去世。
    他能怎么选?全家消消乐吗?
    当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造反,失败后九族消消乐。
    二是不造反,原地消消乐。
    没办法,他只能上了赵玄的贼船,但上了船之后,他在赵玄团队的地位也还是不稳固,得到的信任也不多。
    于是,赵玄操刀,让他亲手干掉了钦差副使,这是皇帝的人。
    恐怖的是他头天干掉的副使,第二天又出现在了赵玄的身边,这特么是什么恐怖故事?
    那时候宋知书就知道,赵玄身边肯定是有很多奇人异士。
    这贼船,他是下不来了。
    他作为团队新人,肯定要干很多脏活累活了。
    像这一次去解决西湖龙君,大抵也是如此。
    而在宋知书准备离开的时候,赵玄却是叫住了他。
    “宋知府且慢。”
    “小王爷请吩咐。”
    赵玄摇头,道:“我让你去伐山破庙,并不是想让你冒险,有圣旨在或许还不够。
    我给你一千私兵,他们都是见过战扬鲜血的老兵,有他们在,鬼神莫近。
    你只有干出了成绩,我才好为你请功。”
    听赵玄如此解释,还有贴心的安排,宋知书顿时又振奋起来了。
    “卑职一定把这差事办好。”
    宋知书完全没发现自己被套路了。
    先被强行安排了一顿,又给他友善的态度,再画个饼,这一下就拿捏住了。
    西湖龙君的事情,并没有被赵玄太放在心上,他有能耐就来碰碰,反正他是不会怕的。
    不过,不怕归不怕,他还是立刻找到了吴家,才发现夫妻俩已经是人去楼空。
    敲水井呼唤也没有反应。
    看来,是跑路了。
    赵玄不禁哑然失笑,他也是想起了童年时在李家度过的经历。
    那时候李家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期,赵玄来的时候,李家的日子已经算是比较好过的了。
    但偶尔也会跟旁人产生冲突。
    而针对这些矛盾,李家姐弟也算是总结了经验教训。
    “能偷袭就偷袭,打不过就跑,跑不过就认怂。”
    显然,他们已经跑了。
    “跑得真快。”
    冲突是昨晚发生的,今早人就不见了。
    那叫一个迅速。
    想了想,赵玄还是给李云传了消息过去。
    他们这引蛇出洞,本来是要引天香公主的,谁能想到乱入了一条西湖龙君。
    真·引蛇出洞。
    龙君号称龙君,但肯定不会是龙。
    如果今天来的是一条真龙,赵玄如何能与之较量?
    这些蛟蛇之属都喜欢称呼为龙,也有点讨个好彩头的意思。
    如今引来了一条大蛇,若天香公主与之勾结,还真有可能会有点麻烦。
    当即,赵玄叫来了小墨,也就是李云养的乌鸦。
    这是李云特意留下的信使,用来保证和赵玄沟通。
    一旦天香公主上钩,李云那边也要及时有反应。
    否则,那就不叫引蛇出洞,那叫白送。
    “小墨,去告诉你家主人,家里发生了一点意外,你看他怎么说。”
    “好。”
    “等等,先吃两颗。”
    赵玄取出丹丸,先给小墨喂了两颗丹药。
    这也是李云提前准备好的。
    随后,小墨振翅飞走,快得像一道黑色的闪电,眨眼就不见了踪影。
    “这鸟,当真神异。”
    赵玄不禁暗叹。
    说回李云这边。
    他也不知道自己才刚出门,家里就遇到了麻烦。
    但凡他晚一天出门,都能直接遇上虾兵蟹将,到时候……
    李琳是吓唬他们,李云大概会选择去找西湖水君谈谈心。
    这时,他们也才刚到江宁郡。
    世界不同,但地理格局也大差不差,都有大江大河。
    这个世界的神州也是河流文化,能孕育出这样的文明,大江大河是必不可少的。
    而江南地界的郡县命名,多和江河有关。
    这里还没出江南地界,也算是李云熟悉的行医范围。
    马车驶入了县城,马车上的虎撑摇晃,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这声音传得很远,听到声音的人循声望去,却见那虎撑是挂在马车边上的。
    一时间,懂规矩的人都有些面面相觑。
    这……挂马车上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游方郎中都是很穷的,能有一头驴子代步都算是不错了,何况是马,更别说是马车了。
    这豪华的马车,就好比是这个时代的迈巴赫,一个江湖郎中怎么开得起?
    一般也只有坐镇一方的名医才能有这种实力。
    而这种名医,哪里还需要到处跑?
    因此,李云的马车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我们先去寻一个落脚点,然后在这里逗留几天。”
    “我们不去客栈吗?”
    “客栈就不去了,去吃大户。我在这边也还是有点人脉的。”
    白婉君:“……”
    感觉李云的人脉有点太广了。
    他们的目的地,正是江宁郡城最大的药堂,宝仁堂。
    医药一般是不分家的,宝仁堂的黄岐,年过花甲,也是江宁最有名的大夫了。
    此时,这位黄大夫,却是在面对一个患者,束手无策。
    患者是一个男童,约莫七岁,患者家属诉:小孩常夜里失眠,惊悸,哭泣,到白天才能睡着。
    找了很多郎中吃药也没用,找了附近的道观寺庙看过了,也没发现问题。
    最后还是只能来求医,求到了黄岐这里。
    黄岐看完,也觉得很是头疼。
    中医有云,望闻问切。
    其中,诊脉被放在最后,自然是有理由的。
    望,看气色。
    闻,听声息。
    问,问症状。
    切,断脉搏。
    前面三个,才是判断患者情况的重要依据,切脉只是做最后的辅助确认。
    而最难治的就是小孩子,因为他们不懂表达,而问这个环节,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