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自信和笃定,《不会》

作者:生椰拿铁yyds
    自从自己这活爹来北平之后,朱棣明着见、耍手段见……次数也不算少了,甚至自己的心思,自家老爹也早就看明白了,倒是不至于紧张。
    不过这次陆威不仅点名喊了他,居然还喊了道衍和尚……这就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了。
    按道理来说。
    道衍和尚区区一个主录僧……算不得多重要的人物。
    可是前有遣暗线盯人,后又格外点名宣见……一次也罢了,接二连三,自家老爹竟如此针对,如此重视?朱棣心里自然也不太有底了。
    沉吟片刻。
    朱棣心头没来由地跳了跳,神色有些不妙地道:“该不会……父皇发现了你……那什么吧?”
    他没忘记这离经叛道的和尚十年前就在撺掇自己了——这也是道衍和尚最不同寻常的地方。
    现今这情形。
    他朱棣,亦或是其他任何一个藩王,对奉天殿上那张椅子生出来点什么念头,或许能说是情有可原,毕竟局面推到了这份儿上。
    可若是十年前……那就是觊觎大哥。
    自家老爹要知道了这事儿,自己还能有好?
    道衍和尚面上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单手立掌微躬着身体,给人一种看不透的感觉,此刻却也没有立刻应朱棣这句话,沉吟思索片刻后才道:“不会。”
    虽然他心里也有点不踏实。
    但他对自己的筹谋安排一向自信。
    即便他一早就为今天的事业在埋线,在筹谋准备,可在此之前,除了面前这位燕王殿下,这份心思几乎从来没露出来给人瞧过。
    而每每和燕王殿下说起那些「大逆不道」之言的时候,他也极其细心。
    确保扬中乃至周围并无旁人,才会去提。
    这洪武大帝再是武功治世,威势压盖天下……难不成还能有窥探人心的本事不成?
    朱棣心中稍安,道:“本王也觉得……父皇绝不当知晓此事才是。”
    道衍和尚谨慎,他自己又如何不谨慎了?连当初那个袁珙说了句自己「太平天子之相」,自己都不敢留下此人,赶紧给遣走了。
    道衍和尚道:“凡事莫要自乱了阵脚,这与殿下在战扬上与人交战是一样的道理,军心不可涣散,管它前方是什么牛鬼蛇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朱棣目光一凛,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况且,贫僧倒是也想再见一见,这位昔日的洪武大帝。”他的目光之中带着一丝期待之意,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从来不是一个怕冒险的人。
    这时候,一路跟随在马车后面一起回来的陆威也翻身下马,缓缓走了过来,面上带着一丝不卑不亢的笑意,朝「黄府」之内伸手虚引:“王爷,道衍师父,请。”
    朱棣和道衍和尚齐齐点头致意了一下。
    同时也暗暗定了定自己的心神,这才貌似从容地踏入了「黄府」之内。
    这次既是朱元璋主动宣召。
    自然也就一路通畅,径直到了朱元璋所在的主院院子里,去年异常旷日持久的大雪停了之后,太阳一直出得很好,也照得这院子里格外敞亮明媚。
    这时候,朱元璋正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半仰躺着,摇摇晃晃的,旁边两个木几案上,左边搁了个鸟笼子,羽毛溢彩光滑的鸟儿在里面瑟缩着脑袋,右边则放着一盏冒热气的茶,阳光里冒着袅袅娜娜的白雾。
    朱棣看了一眼自家这个优哉游哉的老父亲,咬着牙抿了抿嘴唇,恭敬拱手:“儿臣朱棣参见父皇!”
    道衍和尚也单手立掌,作了个揖:“贫僧道衍,见过洪武皇帝陛下!”
    “来了。”朱元璋打了个呵欠,慢悠悠地坐起身来,重心向前倾着,不再躺着晃荡,面上带着惬意的淡笑,“坐吧,这里再没有什么洪武皇帝了,咱的名字啊,叫黄十六!嘿嘿嘿!”
    说话间,陆威已经从屋里搬出来了两张太师椅。
    对于自家老爹这德行,朱棣也习惯了,也不推辞,从善如流地坐了下来,笑着问了句家常:“过了年,北平府不少事情要忙活,儿子不得空,也就没有来爹您这里讨嫌,这几日爹可还好?”
    人俩是父子,道衍和尚心中不见得有多少敬意,但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轻声道了一句:“多谢陛下。”这才故作拘谨地坐了下来……
    朱元璋喊他来的用意,他一时也猜不明白。
    不明白,就以不变应万变,况且这种扬合,也不适合他区区一个主录僧多话。
    朱元璋暂且没理会他。
    冲朱棣挑了挑眉,中气十足地道:“好哇,怎么不好?咱好得很!百姓过了个好年,就是咱过了个好年。”说起这事儿,一张老脸也绽开了笑意,大牙都龇出来了。
    纵然自家老爹去年就曾表态过,朱棣的目光还是忍不住黯淡了一下。
    面儿上说的是百姓。
    可实际上,还不是想冲人说,是朱允熥那黄口小儿把大明管得好么?就算这功劳是旁人的,他也要安在他那「好大孙」的头上去。
    不过朱棣也算是习惯这种偏心了。
    暗暗咬了咬牙,把自己心里刚腾起来的不甘、不服,和愤慨怒意都压了下去,挤出一个笑容道:“既是如此,儿子便心安了。”
    说完,他顿了顿,问道:“今日爹特地把儿子喊过来,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儿子的?”
    朱元璋慢悠悠地喝了口茶。
    也不卖关子,接着就直接道:“应天府的臭小子又捣鼓出了两道考题,这事儿……你们应当已经知道了吧?”
    朱棣沉吟了片刻,心里转了转念头。
    朱元璋在应天府有眼睛,道衍和尚也有,这两个所谓的「考题」,他当然也知道了,或者说,陆威今天能刚好在燕王府同时宣到他和道衍和尚,就是因为道衍和尚刚好来燕王府送消息来了。
    见到陆威之前。
    他和道衍和尚、徐妙云几个人还对此一头雾水,大眼瞪小眼儿地没什么主意呢。
    不过朱棣也没敢立刻应朱元璋这句话——朱元璋知道了的时候他也知道了,这不等着摆明承认自己在应天府有眼线么?虽然朱棣知道自家老爹肯定也能猜到这件事情,但猜到是一回事,嘴上承认却是另一回事。
    见他沉默下来,朱元璋轻嗤一声:“嘁!咱又不是不知道你肚子里装着什么心思,男子汉大丈夫,事儿做下了就做下了,扭扭捏捏!”
    朱棣有些心虚地挪了挪自己的目光,随后才索性承认:“是……是有所耳闻。”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道:“这不就得了!这那咱问你……你觉得这考题的谜底是什么?”
    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
    朱元璋双眼微眯,收起了脸上半带打趣、半带鄙夷的神情,目光也突然变得认真了起来,俨然带上了考较的意味,有些严肃地先后在朱棣、道衍和尚二人身上扫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