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见心缕
作者:梦浅如烟
江渡闭上眼,魏清越的手轻轻落在她的头发上,那触感像是夏日清晨的露珠,凉而温柔。
他的声音低低地传来:
“嗯嗯,我也爱你。时间也不早了,累了就休息吧,我就在你身旁,一直陪着你。”
她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带着一丝犹豫慢慢吐出。
自从病情确诊到治疗的漫长过程,她习惯了被动地接受一切,无论是痛苦的药物治疗还是沉默的孤独,都如一扬汹涌的潮水将她吞噬。
而此刻,魏清越的陪伴,像是一束光穿透了那层厚厚的灰云。
病床上的她调整了一下身体,感受着魏清越的手指划过额前的碎发,眼角微微一颤,长长的睫毛像两片翅膀轻轻合拢。
心底里,她忽然涌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期待——
一种渴望改变、走出病房,去追求更广阔生活的希冀。
随着身体逐渐恢复,江渡开始关注日历上划掉的日期,那红色圈出的八月初似乎比往常更加醒目。
她不止一次地问医生:
“我的复查怎么样了?出院有希望吗?”
每次得到医生模棱两可的答复后,她便坐在病床上,双手握着腿,垂着眼睛,像一只安静等待的小兽。
魏清越看在眼里,每天陪她散心时,总是自然地提起一些与出院无关的轻松话题:
“我刚才查到的冷知识,长颈鹿的舌头可以舔到自己的耳朵。你说,这算不算超能力?”
江渡被他逗得笑了出来,但目光仍会悄悄落在窗外,仿佛那一扇窗便是她与外界之间唯一的联结。
魏清越轻轻捏了一下她的手,认真地说:
“没事,都会好起来的。”
似乎只有魏清越的陪伴才是她的定心丸,让她逐渐学会了将焦虑化为对生活的期待。
八月初的一天,江渡坐在病床旁的椅子上,静静等待医生拿着复查报告走进病房。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她攥紧的手指在裙摆上摩挲着,微微湿润的掌心泄露了她内心的紧张。
魏清越站在旁边,双手插兜,语气一如既往的轻松:
“别紧张,运气守恒定律,这次好运应该轮到你了。”
医生推门而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惊讶与欣喜。
他坐下来,将报告摊开在江渡面前,用一种难以置信的语气说道:
“你的恢复速度实在是让我意外。通常像你这样的病例,从移植到康复评估合格至少需要6个月到一年,但你不到五个月就达到了出院标准。”
江渡怔了怔,心中猛然一跳。
她抬起头,语气微弱并带着一丝疑虑:
“真的吗?”
医生点头,脸上的笑容温和却带着专业的严谨:
“当然,但也有赖于你非常配合的治疗,外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心理状态。你恢复得很好,也祝贺你提前出院。”
魏清越站在一旁,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看向江渡的目光带着一丝骄傲。
他知道,这是无数次细心安排换来的结果——
顶尖的医疗团队、舒适的单人病房,以及朋友们适时的鼓励,每一件事都为江渡的康复添砖加瓦。
医生起身时,还特意叮嘱:
“不过,出院后仍需静养,现在你的免疫力较弱,最好不要接触外来人以防感染。记得严格按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不能掉以轻心。”
江渡轻轻点了点头,礼貌地说:
“谢谢医生。”
她的语气轻柔,透着一种久违的轻松。
离开医院的手续在第二天便开始办理,江渡坐在病房里,环顾那曾经熟悉又沉闷的小空间,心里有些感慨,但更多的是对即将展开的新生活的憧憬。
回到家的第一天,江渡推开卧室门时便愣住了。
温暖的灯光洒在每一个角落,窗帘微微晃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质香气。
书桌上整齐摆放着她熟悉的笔记本和书签,书架上的《书城》期刊按年份分类整齐排列,窗台上的绿植也显得生机勃勃。
床头柜上,最新一期的《书城》杂志静静地躺在那里。
江渡抬起手,轻轻触摸着书架的边缘,仿佛每一本书都在与她重逢。
她转过身,看着魏清越,眼神里有着些许动容:
“你……什么时候准备的?”
魏清越摊手,一脸无所谓的语气:
“没多久,顺便整理的。看样子你喜欢?”
江渡点点头,嘴角挂着一抹浅浅的笑意,却没有多说话。
她把张晓蔷送的那本书拿出来,放在书架的一角,目光在书脊上停留片刻,像是在默默记住些什么。
家里的环境虽温馨,但与病房中忙碌的氛围相比,显得过于安静。
夜晚时分,江渡靠在床上翻看杂志,耳边只剩下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那种沉静让她感到一丝微妙的孤独。
她的手机突然亮了一下,几条信息跃入眼帘。
张晓蔷的语气一如既往地温柔:
“魏清越说你出院回家了?那你一定要好好休息,有需要随时联系我哦。”
林海洋则轻松地打趣:
“从此摆脱医院的魔爪,恭喜江渡小姐重获新生!”
刘小乐的表情包如约而至,上面是一个满脸喜悦的卡通人物,旁边还配了文字:
“快点好起来,我们都等你呢!”
江渡捧着手机,嘴角再次弯起。
她放下手机,闭上眼,心中却已经开始描绘那与朋友们再次相见的扬景,期待着一扬遥远却清晰的梦。
清晨的阳光洒进书房,柔和而不刺眼,江渡坐在书桌旁,手里翻动着一本《书城》杂志。
轻薄的书页在指尖滑过,散发出淡淡的油墨香。
她的神情专注,眉头微微蹙起,似乎正思索着什么。
魏清越推开门走进来,端着一杯温热的牛奶,语气懒散却带着笑意:
“在研究什么呢?看你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表情?”
江渡抬起头,嘴角带着一抹浅笑:
“这一期的主编手记很有意思,他提到文学与现实的边界,说写作是对现实的改写,但不该被现实局限。”
她顿了顿,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只是,我还没想通他最后的那句,‘所有的文字都在流向彼岸’。你觉得是什么意思?”
魏清越将牛奶放在桌上,思索片刻,低声说道:
“可能是说,写作像是一条渡船,无论它承载着多少情绪或故事,最终总要驶向一个意义的终点。”
他的语气平静,但目光带着一点揶揄,
“不过,我猜你想的是另外的层面,对吧?”
江渡怔了怔,随即抿唇笑了:
“你这解释还挺有意思的,或许是我想多了。”
她端起牛奶,轻轻抿了一口,眼神中透露出些许温柔的满足。
魏清越坐在她旁边,也随意翻开一本《书城》,但却开始他的冷知识分享:
“知道吗?海马居然是一夫一妻制,甚至有‘爸爸怀孕’的奇特现象。”
江渡忍不住被逗笑,嘴角的笑意渐渐扩大:
“你这些奇怪的知识库是怎么积攒起来的?”
“为了让某人多笑笑,”
魏清越装作一本正经地回答,
“算是我的个人特长吧。又或许是我知道你也喜欢这些无用又有趣的知识。”
他们的日常就这样在轻松的对话中度过。
魏清越有时候也会刻意留出一些独处的时间给江渡。
他明白,她需要这样的静谧来沉淀心绪。
而在那些独处的时刻,江渡常常会拿出日记本,写下当日的点滴心情。
有一次,她写下这样一段话:
“被人全心全意守护,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责任。希望我能早一点成为那个可以陪伴他、给予他同样力量的人。”
又是一个夜晚时分,房间里弥漫着温暖的灯光,空气中透着一丝温馨。
江渡靠在床头,目光落在窗外的月色上,低声问道:
“魏清越,你这样每天都陪着我,会不会很累?你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吧。”
魏清越坐在她身旁,握住她的手,目光深沉而温柔:
“做我喜欢的事情,不会累。你知道吗?好好照顾你,就是我最喜欢的事。”
江渡听着,眼眶微微湿润,却没有抬头看他,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心像是一汪柔软的湖水,涟漪层层荡开。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江渡逐渐适应了出院后的静养生活,虽然偶尔仍会感到一丝孤独。
她想念病房里朋友们的探访,也怀念那段虽然艰难却有人陪伴的时光。
夜晚安静得连钟表的滴答声都显得清晰时,她会忍不住翻看朋友发来的短信,心中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一天晚上,她独自坐在窗边,手机屏幕亮着。
林海洋又发来了一条信息:
“江小姐,恢复得怎么样啦?快告诉我,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你呀?”
配图是一只搞笑的小猫,旁边还有一行调皮的字:
“快点好起来,我们可都等着你哦!”
江渡的嘴角微微上扬,指尖在屏幕上停顿了几秒,随后敲下了一句话:
“等我完全恢复,我们再聚吧。我一定会以最好的状态见你们。”
她放下手机,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朋友们熟悉的脸庞。
张晓蔷的温柔叮嘱,林海洋的调侃笑声,刘小乐的搞怪表情……
这些片段像是生活的拼图,渐渐将她内心的孤独填满。
江渡打开日记本,在一页空白上写下了几行字。
写完后,她合上笔记本,心底的孤独悄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松的释然。
而那几行字仿若夏日彩蝶般蹁跹于纸上:
“我时常觉得自己很幸运,身边有这么多关心我的人。
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笑容,都是支撑我走下去的动力。
希望我们下次见面时,会是在春天,阳光正好,花开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