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推广粮种
作者:异月霜华
他盯着案几上摊开的地图,青州那处被朱砂笔圈了又圈,墨迹已经晕染开,有些看不清晰了。
“蒋兄弟,将军执意要去青州,你觉得青州这块地方如何?”凌贤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粗陶碗沿的裂痕硌得指腹生疼。
军师总是有一种野兽般的直觉,他觉得那个地方,恐怕是另一个龙潭虎穴。
然而,当初是他最先建议将军夺取青州省城,甚至还派去蒋家兄弟做奸细,只是没能成功罢了。
如果凌贤又推翻之前的建议,在这个生性多疑的威武将军看来,就是单纯和将军反着干,他性命堪忧啊!
如今,要如何抉择?
蒋大山正擦拭着那把豁口的砍刀,闻言抬头咧嘴一笑。
“军师忒多虑了。”蒋大山把砍刀往地上一杵,刀尖入土三寸,“青州地界暖和,听说连雪都比凉州化得早,咱们威武军去那里,肯定能有一番大作为!何必待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凉州呢?”
凉州自古荒凉,就连粮食都比其他州收的少,再加上朝廷不断的征收苛捐杂税,让百姓们根本都没有活路,所以这边是最先乱起来的。
凌贤皱眉,手指不断的敲击,面前的木桌,内心在思索。
窗外飘来伤兵熬煮药草的苦味,混着皮甲受潮的霉腥气,熏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危机感突然放大。
以至于军师看到蒋大山那张笑脸,都觉得有古怪!
油灯光影晃动间,他注意到蒋大山靴帮上沾着些暗红色的黏土。
军师心里一咯噔,他认出来这种土不属于凉州,然而面前的蒋家兄弟今日却从未出大营!
他恍惚间忆起,前些日子调查失踪新兵的时候,似乎在大雪中看到蒋家兄弟的身影。
此时此刻,昏暗的烛光将蒋大山身影拉长,映在背后的营帐中,仿佛张牙舞爪的怪物,正在暗自凝视世间的凡人,打算找个机会,将所有人吞吃入腹!
蒋大山擦拭砍刀的手顿了顿,刀面上的血迹在火光映照下格外刺目。“军师。”他慢慢抬起头,再次露出诡异的笑容,有些事,知道得太多也不好,你说呢?”
军师:“!!!!”
完蛋,他只想造个反啊!为何前有狼,后有虎,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
“蒋兄弟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军师咳了咳,拼命暗示。
你别猜了,我真的不知道啊啊啊!
帐外突然传来沉重的脚步声,牛皮靴底碾碎积雪的声响越来越近。
“军师,军师!”亲兵撞开帐帘,带进一股雪沫子,“将军又醒了,嚷着要见您!”
凌贤两眼一黑,有种被宿命裹挟的感觉,这种苦日子什么时候能到头啊!
…
凉州官道。
朝廷的粮车碾过官道上的残雪,车辙在泥泞中拖出两道深痕。
为首的王大人裹紧了狐裘领子,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直皱眉。
“大人,前面就是青石村了。”差役指着村口那株歪脖子槐树,树干上系着的红布条在风中猎猎作响,“听说这村子邪性得很,前些日子威武军在这儿折了上百号人……”
那天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朝廷自然也听说了,他们本来以为能够对付为威武军的百姓,应该是一群壮实的汉子,还打算征走呢!
结果,竟然是一群老弱妇孺,仅有的几个年轻人,还都是未经风霜的少年。
这让凉州的官差着实想不明白,他们害怕威武军再次率兵攻打过来,没敢多待,连忙溜了。
如今再次来到这里,凉州的官差连忙向京城的官吏解释。
王大人哼了一声,腰间鱼袋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他摸了摸袖中的公文,内心有些叹息,这次带来的几个良种,分别是红薯和土豆,听说这种高产良种,能亩产数十石,几乎是稻麦的十倍!
王大人其实是不太相信的,毕竟朝廷那边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给出了这么一个任务。
如果真的如此高产,朝廷那边早就疯了,怎么会如此平淡?派来的只是他这种普通的官员?所以这件事情非常奇怪!
但这些种种子,关乎到那个神乎其神的山神娘娘,听说是那位神明不忍人间疾苦,赐给世间百姓的。
王大人想不清楚,干脆不管了!只要是粮种,肯定有利于百姓,百姓们能够过得好就行!
只可惜,凉州这些刁民连黍米都种不好,怕是要白费山神的苦心。
来之前,王大人没少听同僚吐槽,说这种地方的百姓就是难缠,冥顽不灵!
其他州的同僚也都提过,说那些普通农夫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高产良种,把朝廷发下来的土豆块,竟然全都煮着吃了,一点都不剩!
差点没把那位同僚气死!
今天是他第一次抵达凉州,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些百姓,他得好好想一想对策才行。
村口的晒谷扬上,几个孩童正用木棍在雪地上划拉着什么。
这些孩子见官差来了也不怕,反倒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脆生生喊道:“奶奶说过,穿官服的来了要喊芳姨!”
王大人还没回过神,就见一个靛青衣裙的妇人从祠堂转出来,发间铁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她身后跟着十几个少年,手里都拿着崭新的铁锹,那锹头亮得晃眼,竟像是精铁所铸。
见鬼了,这种地方还能有这么好的农具?
“官爷可是来发种子的?”芳娘子福了福身,眼角余光扫过粮车上盖着的油布。
王大人清了清嗓子,从袖中抖开黄绢布告:“奉旨推广荒山红薯,土豆,尔等……”
话音未落,晒谷扬西头突然传来“咣当”一声响。
原来是个白发老翁碰翻了箩筐,刚刚采摘的野菜撒了满地。
老人却不顾捡拾,颤巍巍扑到粮车前:“这、这当真是山神娘娘赐下的神种?”
王大人正待呵斥,却见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都围了过来。
方才还冷着脸的芳娘子突然眼眶发红,手指轻轻抚过种子:“山神娘娘对我们这么好,竟然还特意让人送来种子……”
等等,这虽然是山神娘娘赐下的种子,但也都是朝廷花大价钱从荒山买的啊!
王大人心道不妙!
“快!把祠堂东头那三亩上等田清出来!”
“我家新打的井水最甜,拿来浇苗!”
“我去山神庙供一斗新米谢恩!”
一群百姓很快就忙碌了起来,每个人的口中都离不开山神娘娘,一双又一双眼睛亮的惊人,就连那些孩子都活蹦乱跳,去山神庙里面拜了又拜。
王大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群人。他们手脚麻利地卸下车粮,有个壮汉甚至嫌差役动作慢,直接扛起两袋稻种就往田里跑。
晒谷扬边的老槐树下,几个妇人已经支起大锅,开始给村民们煮饭,这架势竟是要连夜下种。
“差爷见谅。”芳娘子递来一碗姜茶,“既是山神娘娘恩赐的种子,断没有糟蹋的道理。”
她指了指远处新修的沟渠,那石砌的工程竟比官道还齐整,“去年冬大伙儿已经挖好了,就等着好种子呢。”
“感谢山神娘娘赐予我们新的种子,感谢山神娘娘的庇佑……”
说着,芳娘子面色狂热,又扛着一袋种子,去神庙前感谢了。
“这,这是朝廷……”王大人想要提醒。
“对,山神娘娘,谢谢你把山神娘娘的种子送过来!”另外一位老人激动的泪流满面。
“不是,我说朝廷买的种子……”王大人想要挣扎一下。
“山神娘娘如此伟大,我们以后也要对祂更加虔诚!”芳娘子开始教育周围的孩子。
一群孩子齐齐应声,完全把前方那些官吏的声音给遮住了。
王大人:“……”
回城的路上,他还在频频回首。
暮色中,青石村的田垄上密密麻麻都是火把,远远望去像条火龙。
他摸了摸怀中村民硬塞来的山货,忽然想起离京时户部侍郎的叮嘱:“凉州民风彪悍,推广新种怕是要动刀兵……”
“彪悍?”王大人苦笑着摇头,官靴踩过路边一丛新发的野蕨。
那蕨菜嫩芽蜷曲如问号,恰似他此刻满腹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