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精确打击

作者:取名烦人
    周博士自豪地说,“毫米波雷达可以穿透轻质墙壁和树木,让士兵知道前方是否有敌人埋伏。”
    “有效探测距离多远?”
    陈风询问。
    “在标准条件下,可视距离达500米,穿透探测距离达50米。”
    周博士回答,“而且系统还会自动分析探测到的目标,识别是否为潜在威胁。”
    “信息处理负荷如何?”
    陈风关心地问,“过多的信息可能会分散士兵的注意力。”
    “这正是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
    周博士点点头,“比如,如果前方有敌人,系统会以红色轮廓突出显示,同时提供距离和移动方向等数据。”
    正当他们交谈时,演习进入了新阶段。
    “敌方”突然发射了烟雾弹,整个区域被浓密的烟雾笼罩。
    “这下看不见了吧?”
    陈风微笑着说。
    “不,首长,您看。”
    周博士指向屏幕。
    令人惊讶的是,佩戴“永夜”系统的士兵们依然能够清晰地“看见”周围环境。
    他们动作没有丝毫迟疑,继续执行任务,甚至还精确射击了隐藏在烟雾中的目标。
    “烟雾对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探测器几乎没有影响。”
    周博士解释道,“即使在零能见度的环境中,士兵也能保持完整的战扬感知。”
    “通讯系统呢?”
    陈风问道,“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保持有效通讯至关重要。”
    “‘永夜’系统集成了量子加密通讯装置,可以在极端电磁干扰环境下保持稳定通讯。”
    周博士回答,“而且通讯是全息音频,士兵可以精确感知声音的方向和距离,就像亲耳听到一样。”
    演习继续进行,士兵们分成小组,开始执行更加复杂的任务:突袭“敌方”指挥部。
    这时,“敌方”启动了强力电磁干扰器,试图瘫痪“永夜”系统。
    电磁干扰对常规电子设备致命,但令人惊讶的是,佩戴“永夜”系统的士兵们依然行动自如。
    “电磁防护也考虑到了?”
    陈风挑眉问道。
    “是的,首长。”
    周博士解释,“系统采用了多层次电磁屏蔽和隔离设计,关键元件使用光学计算技术,完全不受电磁干扰影响。即使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下,也能保持80%以上的功能。”
    随着演习深入,“永夜”系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士兵们能够在完全陌生的地形中精确导航,发现隐藏的“敌人”,并进行精确打击。即使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他们的作战效能也几乎不受影响。
    “我对‘永夜’系统的表现非常满意。”
    演习结束后,陈风向周博士表示,“但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重量,系统看起来还是太笨重了,会影响士兵的长时间作战能力。”
    “这是我们正在解决的问题,首长。”
    周博士认真记录,“下一代系统将使用新型纳米材料,预计可以减轻40%的重量。”
    “其次是能源问题。这套系统的续航时间是多久?”
    “目前版本可以连续工作8小时。”
    周博士回答,“我们正在研发新型石墨烯超级电容,理论上可以将续航时间延长到24小时以上。”
    “很好。”
    陈风点点头,“最后一个问题是系统的普及性。制造成本和技术复杂度如何?我们能否实现大规模装备?”
    周博士略显犹豫:“目前的成本确实比较高,单套系统约50万元。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成熟,我们有信心在两年内将成本降低到15万元以下,实现特种部队全面装备。”
    “制定一个五年计划,目标是让所有一线作战部队都能用上简化版的‘永夜’系统。”
    陈风明确指示,“这将是我们在夜间和复杂环境作战中的关键优势。”
    “明白,首长!”
    演习结束后,陈风召集了参与测试的士兵代表,听取他们的第一手反馈。
    “王强,作为特种部队的老兵,你对‘永夜’系统有什么看法?”
    陈风直接问道。
    特种兵王强敬了个军礼:“报告首长,这套系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夜间作战能力。以前夜间行动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害怕踩到陷阱或者撞上埋伏。但有了‘永夜’系统,夜间行动几乎和白天一样自在。”
    “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首长。”
    王强诚实地回答,“头盔还是有点重,长时间佩戴会导致颈部疲劳。另外,系统的电池放在背部,影响匍匐前进。如果能将电池分散到全身,会更加舒适。”
    陈风点点头:“这些都是实用性建议,记录下来,纳入下一代系统的改进计划。”
    收集完反馈后,陈风立即召开了一个小型战略会议,讨论“永夜”系统的实战部署计划。
    “我认为‘永夜’系统应该首先装备西南边境的特种部队。”
    参谋长建议道,“那里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正是系统发挥优势的地方。”
    “同意。”
    陈风点头,“除此之外,还要优先考虑东海前线的海军陆战队。夜间登陆作战是他们的重要任务,有了‘永夜’系统,作战效能将大幅提升。”
    “首长,我有个担忧。”
    情报部门负责人孙卫国提出,“一旦‘永夜’系统在实战中亮相,漂亮国等国必定会争相模仿。我们的技术优势可能很快就会被抹平。”
    陈风思考片刻:“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永夜’系统的核心不在于概念,而在于集成度和算法优化。
    这些需要长期积累,是短期内难以模仿的。
    更何况,等他们模仿出类似系统时,我们的‘永夜-2’可能已经准备就绪了。”
    “首长说得对。”
    周博士附和道,“我们已经在规划下一代系统,将集成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思想控制和增强现实,进一步扩展系统的功能。”
    “很好。保持这种创新精神,永远领先对手一步,这是我们的技术战略。”
    两周后,西南边境某地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