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太子要造反7
作者:镶黄家的
长的倒是漂亮,可跟穆瑾萱一比,还是差了些,总不能是因为年轻吧?要知道穆瑾萱嫁给轩辕仁的时候才15岁,出事的时候也才25岁,还不到人老珠黄的地步呢。
就算要找个跟她打擂台的,也会找一个家世高的,一个五品的郎中,在超品的镇国公面前,根本不够看的。
这就让长歌有些费解了,轩辕仁绝不是什么专情的人,能得独宠,肯定有过人之处,可目前看来,一切正常,真是搞不懂,不管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能弄清楚的,先留下一抹神识监视着。
长歌飞出江府,一路回了皇宫,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的,大不了就血染皇宫呗,反正不能吃亏,然后就放心的修炼了。
两个月后,穆远接到了圣旨,在北戎设立北庭都护府,穆远封为上柱国兼太子太师,金银珠宝若干,皇庄两座,即刻回京述职,世子穆钺封镇北大将军兼北庭节度使,镇守北庭。
其他有功的中郎将们,则授封将军之职,各自领兵,驻守边关。
穆远接了圣旨,便开始让人打点行装,准备回京。
手下的将军们都聚在了军议厅,气氛凝重。
“大帅,这明显就是针对,您此次回京必定凶险万分,您要早做打算。”说话之人名叫庞汾,是穆远手下的将军之一。
“是啊大帅,这圣旨不对劲,俺虽是粗人,可也不傻,要不还是别回去了。”
“就是啊,大帅,此次回京,绝不会太平。”
众将七嘴八舌的说着,穆远抬了抬手,制止了众人,说道:“回是肯定要回的,本帅要是不回去,危险的就是皇后和太子,你们也不用忧心,本帅也不是泥捏的,你们要恪尽职守,守护好边关,本帅自有打算。”
“喏!”众将再不情愿,还是领命离开。
“爹,那位真的就容不下咱们穆家吗?没有穆家,他什么都不是!”穆家老二穆铉气呼呼的说道。
“闭嘴!这话不许再说!”穆远瞪了二儿子一眼,这个没脑子的玩意儿,这话是能随便说的吗?
“爹可有章程?”世子穆钺也问了出来。
穆远摇摇头,“没有,那位也不敢就直接举起大刀,你在北庭这边也要小心,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举妄动。”
穆钺点点头,但握紧了拳头。
穆远叹了口气,他知道轩辕仁已经容不下穆家了,当初要不是轩辕仁刻意算计,自己也不会将女儿嫁给他,如今却骑虎难下了,但愿那位能看在太子的份上,打消这样的念头。
长歌不知道穆远的想法,穆远其人,能力有,计谋有,也是人精一个,唯独有点迂腐,讲究忠君报国,要是遇到明主,绝对是一个君臣相得益彰的扬景,可惜,他遇到的是小肚鸡肠的轩辕仁。
就算长歌知道他的想法,长歌也不在乎,家里还有两个舅舅呢,只要他不捣乱就行。
在长歌等待穆远回朝的时候,新一届的秀女进宫了。
这次进宫的秀女共8人,都安置在了储秀宫,目前还没有被召幸,主要是轩辕仁没有时间,他在忙着镇国公回京的事宜。
长歌依旧保持着原来的作息,每日去给皇后请安,看她没有什么郁闷的情绪,长歌也就没管,恋爱脑有一次就够了,再多就是自寻烦恼,自寻死路了。
轩辕仁已经跟文臣们商量好,要如何打压镇国公了,长歌看着他们布局,看着他们商量计策,文臣压制武将,无非就是兵权而已,唉,玩心眼子这帮玩意儿确实可以,但要说造反,他们还真的不成。
殊不知在枪杆子面前,没几个人真能做到慷慨赴死的,不然那些英雄们也不会如此受后人敬仰了。
长歌觉得,就那帮怂货,只要把刀架在脖子上,让他干啥他干啥,气节这等高大上的东西,他们还真没有。
长歌现在就在等,等他那个便宜爹把刀递过来,不然杀父弑君的名声肯定会落到他的头上,他倒是不怕口诛笔伐,但总要师出有名不是吗?
京城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而穆远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回到了京城。
轩辕仁为显自己的仁德,亲自到凯旋门迎接,长歌自然也在列。
这些大臣们就这样好,公共扬合知道要脸,哪怕知道长歌这个太子之位坐不稳,也不会为难他一个孩子,还会恭敬的行礼,不得不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启禀陛下,镇国公离此还有十里。”传令兵一直在奔波报信。
“再探再报!”
“喏!”
一次次来报,终于看到了旌旗招展而来。
穆远此次回京只带了亲卫,共有1000人,其他的军队都留在了北疆。
这也是轩辕仁的计策,让穆远和军队分开。
长歌看着穆远带着二舅舅穆铉和三舅舅穆铮踏马而来。
离凯旋门还有一里,便下了马,步行到了御前。
穆远单膝下跪,说道:“臣,穆远奉命出征北伐,幸不辱命,此战大胜北戎,北戎单于及其众子皆被斩杀,其残部逃往草原深处,再也无法威胁我大昭边境,此乃北戎单于金印,请陛下御览。”
“哈哈哈,好!镇国公当真是我大昭之肱骨,朝廷之栋梁,快快请起,与朕一起回城。”轩辕仁乐的都冒泡了,他真的开疆扩土了,史书之上,评价必不会低,定是明君典范。
轩辕仁拉着穆远一起坐上回城的马车,众位大臣也顺势跟上。
长歌故意落后一步,跟两个舅舅打了一个招呼。
“二舅舅,三舅舅辛苦了。”
“殿下说的哪里话,身为武将,御敌于外本就是职责所在,不敢道辛苦。”三舅穆铮说道。
二舅穆铉则是笑的大大咧咧的,摸了摸长歌的小脑瓜,说道,“殿下长高了很多,身子骨也壮了,皇后娘娘可还好?”
“母后很好,就是惦记你们,听闻你们胜利的消息时,还小酌了一杯庆贺。”长歌笑着回道。
“殿下快跟上吧,陛下的车驾已经走远了。”穆铮提醒了一句。
“那孤先行一步,待到庆功宴时,定要与孤详细说说大战北戎的光辉事迹。”
“一定,恭送殿下。”穆铮说道。
长歌回到车里,刚才的短暂交谈,再加上原主的记忆,他已经大致了解了两位舅舅的性格,二舅是个将才,但心不够细,打仗是位猛将,但在朝堂上,却没有文臣那样的心眼子,不过很注重亲情。
三舅是个帅才,心智勇猛都不缺,能文能武,不缺忠心,倒是一大助力,就是想的有点多,只能以真心换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