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秦淮如过门

作者:黎明前的漆黑
    易中海的自行车带着秦淮如,三个徒弟的前梁横杠上带着小舅子,三辆车的后座上都带着秦淮如的嫁妆。
    也许是因为易中海的彩礼给的多,也许是因为秦父秦母想让女儿过得好点,所以嫁妆比较丰厚。
    一个大的樟木箱子,易中海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很重,王建国都推的很吃力。
    陈志刚和吴和平两人的车后座上也带了不少的东西,用网兜装起来的,里面是瓶瓶罐罐,还有一个热水瓶,都用红布条缠上了。
    快四点多了,这才赶回四九城,易中海和几个徒弟的额头上都出汗了,这年头接个媳妇儿也是体力活啊。
    到了城里路就好走多了,很平坦,稍微轻松一点。
    秦淮如看见易中海的额头出汗,微微喘着气,有些心疼,从兜里掏出一张有些发白的红手帕。
    “当...当家的。”
    听到秦淮如叫他,易中海回过头看她,秦淮如身体微微前倾,伸手给他擦汗。
    易中海急忙停下脚步,凑近一些,好让秦淮如姿势舒服些。
    也不知道是被风吹的,还是害羞,秦淮如的脸蛋跟熟透了的红苹果一样,让他看的挪不开眼。
    有感而发,“媳妇儿,你真好看。”
    听到他的话,秦淮如的脸更红了,但微微上扬的嘴角,暴露出她内心的真实感受。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又从另一边的衣兜里掏出了几个红枣递给他:“你先吃点垫垫。”
    易中海接过红枣,“好,正好饿了,还是媳妇儿对我好。”
    这是秦淮如的母亲给她准备的,寓意早生贵子。
    但这个时候已经很晚了,走了这么久的路,估计易中海早就饿了,她也不知道这枣子是自己吃的还是给易中海吃的。
    反正现在易中海都是她男人了,看不得他又累又饿,也无所谓了。
    李媒婆在一旁调侃道:“哎哟,淮如,光给你男人吃啊,我们没有啊,哈哈”
    “也....也有的。”
    秦淮如急忙又急忙掏兜,掏出了三四个红枣,不是她舍不得,而是刚才给易中海的时候掏多了,要不是因为他的手小,估计能一把抓完。
    李媒婆笑着接过来,也不嫌少,分给三个徒弟一人一颗,笑道:“快吃,这可是你们师娘的枣子,有福气的,结婚了的能多多子多孙,没结婚的能娶媳妇儿。”
    “谢谢师娘!”三个徒弟一人一个,连忙道谢。
    这一路上他们三人很给易中海面子,师父师娘叫个不停,秦淮如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称呼。
    易中海笑道:“没多远了,加把劲,等下酒席上可劲吃喝,管够。”
    “谢谢师父!谢谢师娘!”
    .........
    南锣鼓巷95号院到了,院子里很热闹。
    前几天易中海就和几个要好的工友说好了,让他们来参加婚宴,所以除了院子里的街坊,还有轧钢厂的人。
    本来也去邀请了娄振华,他作为厂里为数不多的高级工,自然是有机会见到他,但他的身份不合适就婉拒了,派了他的秘书来送了个红包就走了。
    “新郎新娘来了,快点炮仗”
    闫埠贵在院门口迎接,看见人后,立马让他儿子闫解成放鞭炮。
    到了门口,自行车进不去,易中海把秦淮如扛在肩上,在哄闹的环境下,扛到了前院的新房。
    到了这里,新娘子就可以下地了。
    秦淮如知道易中海买了四间房,但没来过,这会一看,给她震惊的小嘴都一张一张的。
    这也弄的太好了吧,屋里竟然还有茅房?
    易中海问道:“媳妇儿,喜欢吗,暂时只弄好了这一间,堂屋和南屋还没弄好,就等你过门,你想装修成什么样就跟工人说,按照你的喜好来。”
    “嗯嗯,喜欢,当家的,我不懂怎么弄,还是你来吧,我帮你盯着就行。”
    秦淮如连连点头,很是激动,嫁对了,连房子要修缮成什么样都得等她来,能感受到易中海的用心。
    吴秀珍此时走进来,手里还端着一碗面条,上面还卧了两个鸡蛋,笑道:“淮如妹子,总算过门了,饿了吧,快吃点东西。”
    秦淮如急忙接过面条,放在桌上,然后握着吴秀珍的手,很是认真的说道:“大姐,谢谢你,来的时候,中海跟我说了,这几天您忙前忙后的,辛苦大姐了。”
    如果说之前她的心中还有些不舒服,此刻已经都没了。
    不管易中海,还是吴秀珍,都对她很好,其实想想,自己的儿子还是自己的儿子,只是名义上过继过吴秀珍的,将来只不过是多给一个人养老而已。
    这几天里,秦母也时时刻刻在宽慰她,再加上听说吴秀珍这几天忙的脚不沾地,这点难受自然就没有了。
    吴秀珍急忙摇头笑道:“不辛苦,一点都不辛苦,我还很高兴呢。”
    “淮如,秀珍,你们俩好好说会话,我去外面接待客人。”
    这扬面,易中海是越来越满意了,两媳妇儿能和平相处,没有什么修罗扬,上辈子也没这个机会啊。
    吴秀珍摆了摆手,“好,你快去吧,我在这帮淮如整理一下。”
    秦淮如端起桌上的面条,递过来,声音糯糯的说道:“你先吃点东西垫一下,空肚子喝酒不好。”
    “老易你吃吧,锅里还有,等下我再去盛。”吴秀珍说道。
    “好。”
    易中海也确实饿了,一碗蓝边碗面条,不到一分钟就干进了肚子,抹了抹嘴出去。
    院里摆了六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摆着一叠瓜子。
    闫埠贵弄了一张桌子在垂花门的位置记录送礼的人,易中海走过去,递了一包大前门过去。
    “老闫,今天辛苦了,拿着抽。”
    闫埠贵急忙接过烟,笑道:“哎呦,这有什么辛苦的?这作为街坊,现在你又跟我住对门,这不是我应该做的吗?”
    “好,那您忙着,我去招呼其他人。”
    易中海拍了拍闫埠贵的肩膀,扫了一眼礼簿,连老聋子,刘海中,贾东旭都送礼了。
    红事要请,白事不请自到,但他们都是一个院的,易中海前几天也只是在院里通知了一声,并没有单独叫,但他们都送礼了。
    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不管你和人家关系好不好,红白喜事都要到扬的,没有彻底闹掰之前,至少面子上要过得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