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北极熊专家的不屑

作者:一只小牛奶
    他注意到一位年轻些的专家在看到硬度测试结果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而伊万诺夫在拿到拉伸测试报告时,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然后又舒展开来。
    "这种均匀性...很不寻常。"伊万诺夫低声对身边的人说道,但声音刚好能让李铭听到。
    三个小时后,各项测试基本完成,伊万诺夫团队聚在一起小声讨论着结果。
    李铭故意走到一旁,给他们留出空间,但通过玻璃的反射,他能大致看到他们的表情变化。
    "各位专家,测试结果如何?"赵部长忍不住上前问道。
    伊万诺夫深深看了李铭一眼,然后说:"坦率地说,这批钢材的质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抗拉强度稳定在每平方毫米58公斤,延展性23%,硬度均匀...这在同类钢材中属于上乘水平。"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该如何措辞:"不过,说实话,我很好奇你们是如何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生产出这种品质的钢材的?"
    李铭谦虚地笑了笑:"主要是转炉技术上的一些小创新,再加上工人师傅们的辛勤劳动。当然,与北极熊先进的冶金技术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伊万诺夫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这批钢材确实达到了合同要求,我们可以签署验收文件了。"
    他转向身边的秘书,低声说了几句,秘书立即递上一份文件。
    伊万诺夫在文件上签了字,然后递给李铭:"这是我们对首批5000吨钢材的验收报告,同时,我们决定增加订单量——再追加30000吨,价格与首批相同。"
    李铭心中一喜,但表面上只是平静地接过文件:
    "感谢北极熊对我们产品的认可,我们一定按时保质完成生产任务。"
    伊万诺夫突然话锋一转:"不过,年轻人,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视和居高临下的傲慢,
    "这种钢材在我们北极熊极寒地区的使用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你们的技术显然还不够成熟,无法完全理解极寒环境对金属材料的影响。不过没关系,我们的工程师会做好相应的技术处理。"
    李铭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
    "教授提醒得非常及时!实际上,我们在研发过程中确实注意到,这种钢材在极寒环境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微小的性能变化。所以我想特别强调,此类钢材可能并不完全适合用于极寒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比如铁路、桥梁或者油气管道等。"
    伊万诺夫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不屑的笑容:
    "年轻人,这就是你们技术不成熟的表现。北极熊的冶金技术已有几十年历史,我们对极寒环境下的材料行为有着深刻理解。你们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实际上,这批钢材将主要用于我们的西伯利亚铁路扩建项目和新建的几条油气管道。"
    李铭故作惊讶和感激:"是这样啊!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还担心自己的技术不够成熟呢。有北极熊专家的指导,我们就放心多了。"
    伊万诺夫满意地拍了拍李铭的肩膀:"年轻人,多向我们学习,总有一天你们也能掌握真正的冶金技术。"
    签署完所有文件后,北极熊代表团离开了工厂。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赵部长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这招'欲擒故纵'玩得太绝了,他们果然上钩了。"
    李铭平静地收起文件:"人性都是相通的,骄傲自满的人最容易被自己的优越感蒙蔽双眼。他们连我的警告都当成了无知的表现,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你说的那个'特殊处理'真的会起作用吗?"赵部长压低声音问道。
    李铭点点头:"五到八年后,当西伯利亚的铁路和油气管道开始出现裂纹时,他们会明白我说的'不适合极寒环境'是什么意思。到那时,国际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也不再是今天这个地位了。"
    赵部长感叹道:"李铭啊,你这脑子,不去搞外交真是屈才了。"
    李铭笑了笑:"我对外交没兴趣,我更关心的是下一步的技术突破。"
    说着,两人走向办公室,继续讨论后续的生产计划。
    ……
    在北极熊采购协议签订的第二天,李铭没有参加工厂的庆功宴,而是一个人钻进了自己的秘密实验室。
    这是一间建在红星工厂偏僻角落的小屋,表面看起来像是普通的材料仓库。
    李铭轻轻关上门,打开了系统空间。
    找到了他从星条国带回来的宝贝——几份关于战斗机的技术资料。
    "终于可以静下心来研究这些东西了。"李铭自言自语道,将文件夹小心翼翼地取出,放在工作台上。
    发动机部分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现在,他需要解决的是机身、武器系统和雷达系统这三大难题。
    解开文件夹上的绳子,一叠泛黄的纸张顿时散落开来。
    这些都是李铭在星条国工作期间,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收集来的技术资料,有些甚至是他冒险从军事实验室偷拍出来的。
    "P-51野马...P-47雷电..."李铭翻阅着这些资料,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些王牌战机在天空中翱翔的身影。
    这两款战机都是二战期间星条国的明星战斗机,虽然不是喷气式,但它们的气动设计和结构布局对于龙国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他继续往下翻,突然被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文件吸引了注意力。
    那是关于早期SCR-270雷达系统和AN/APG-1机载雷达的详细说明。
    李铭的心跳加速了,这些资料在当时甚至连星条国的普通军官都无权接触,他能拿到这些,确实是因为是在大佬手下学习。
    "有了这个,龙国的雷达技术可以直接跨越十年啊..."李铭喃喃自语,小心地抚平纸张上的折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