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决战前夕

作者:行夜白
    “怎么样?”他低声问守在洞外的士兵。
    那士兵颇有些谄媚,“夜里问小的要过水,小的遵照您的吩咐没给,只还是不肯求饶。”
    季砚临听罢,面色半阴半晴的,看不出什么情绪。
    士兵又道:“哦对了,她期间问过小的,与她一起被抓的那人怎么样了。”
    季砚临沉默片刻,“你怎么回答的?”
    “属下道不知。”
    他点点头,走回来对正在一旁等候的清癯老者道:“苏先生,咱们走吧。”
    苏正迁点点头,没说什么,待走远了,又回头看了一眼那藏着暗牢的山洞。
    肃王石先让独自在帐中,站在一张悬挂在墙上的巨大地图之前,背影一动不动,已看了有些时候了。
    听见帐外传报,遂叫人传见。
    季砚临与苏正迁入内,向肃王见礼。
    肃王已年逾四旬,鬓色花白,但精神矍铄,他前半生受官府欺压,吃过不少苦头,脸上还留有昔年受黥刑的痕迹,能隐约看出是个“劫”字。
    肃王给二人赐了座,李少麟才匆匆赶来,一同来的还有几名高级将领。
    “昨夜有斥候来报,肃关的兵力增加了一倍有余,我们想要强攻出去,怕是有些难,另外,听说潜龙卫也来了肃州,近日为了寻那两人的下落,已将晴川的几处主要山脉都翻遍了。”
    肃王郑重其事地对众人道。
    众人听了这个消息顿感不妙,纷纷交头接耳。
    潜龙卫乃天子近卫,非天子不可调动,原是在上京中护卫天子的,如今却在小小肃州出现,除了手掌潜龙卫兵符的沈之珩,众人想不出有谁还能让潜龙卫出现在这里。
    如今又带着薛家军大张旗鼓的搜山,且不说能不能搜到这里,他们先前的一些布置很可能就会因此暴露,甚至影响全盘计划。
    帐内早已撤了炭盆,显得有些阴冷,同样阴冷的,还有肃王的脸色。
    两个月来,他被薛家军四处围堵,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不得已藏身此处山坳。
    “老夫落得今日这般下扬,全拜他沈之珩和薛家军所赐。”
    肃王看了众人一眼,“今晨老夫已得急报,滇境的援军已到了关外,待我们出关便可接应,只是那矿道留不得了。”
    说罢,他看了一眼堂下的一名将领。
    那将领上前一步,抱拳沉声道:“启禀王爷,矿道中尚存三千斤硝石、五百桶火油,只需一支火箭,便能叫整座肃州城都塌成坟冢。”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支铜制令箭,箭尾缠着浸过火油的麻绳,“末将已命人在各主要支道埋下火药,只待王爷一声令下。”
    石先让叫了一声“好”,苏正迁却是猛然一惊。
    他记得那肃州是个不小的城镇,镇中有百姓万余人,那矿道亦贯通了城镇,连通了山腹,一旦炸毁,山崩地裂之下,肃州城必遭灭顶之灾!
    他不忍见百姓遭殃,忍不住低声对季砚临道:“季公子,城中万余百姓何辜?此举有伤天和啊!”
    季砚临蹙眉,压低声音反问:“苏先生,你想如何?王爷素闻你有高义之名,这才不计较你的出身来处,叫你我来帐下做事,但你若要处处阻拦,王爷恐怕是不会高兴的。”
    苏正迁欲再反驳,就见李少麟警告地看了他一眼,随即不甘心地低下头,心中五味杂陈。
    他蹉跎一生,原要寻明君报效家国,没想到两任主子都是这般残忍好杀之辈。
    可他这般的谋士,好不容易才从扬州逃出来,肃王肯接收他就已经不错了,如果再拂肃王的意……
    想到这里,苏正迁重重地叹了口气。
    季砚临冷眼旁观,暗笑他老迂腐。
    这老头儿先前在荣王帐前以头抢地,拼死阻拦荣王起事,不也没讨到什么好处吗?
    苏正迁确是有才之士,前世被沈之珩赏识,成了他身边的谋士,不仅委以重任,更在朝堂上多次为他铺路。
    苏正迁感念这份知遇之恩,倾尽才智为沈之珩谋划,助他在权斗中步步为营。
    后来,苏正迁为报沈之珩知遇之恩,死在了秦王发动的宫变之中。
    这一世,季砚临不打算把这个老头子留给沈之珩,他要将他拉拢至自己身边,为自己所用。
    于是悄悄扯了扯苏正迁的衣袖,低声道:“苏先生,屈身守分这个道理你可明白?此乃定局,亦是咱们投靠滇王的诚意,”
    苏正迁闻言,看了季砚临一眼,再没说什么,只是目光落在墙上那张地图上,看的分外仔细。
    这厢,几名将领正同石先让确定作战方案。
    “城内接应可安排妥当了?”
    那副将答:“已安排妥当,仍是先前替咱们收冶炼材料的那批人,他们扮作商人,不易引人察觉。”
    “最后一批材料收到后立即收网。”
    过惯了刀口舔血的日子,石先让早已变的冷漠,显然不会再把人命放在眼里,“通知各分部,矿道引爆之后,于肃关集结,到时,咱们同滇王大军里应外合,一举夺下肃关!”
    众将抱拳:“是!”
    肃王帐内,军令一道道传下去,待众人告退之时,石先让忽然出声唤住季砚临。
    “季公子,听说你擅长下棋,前两日老夫正巧得了一副残局,不如季公子来为老夫解惑?”
    季砚临仿佛一点也不意外肃王会出声挽留他,欣然道:“恭敬不如从命。”
    李少麟自然也留下了,苏正迁便独自出了大帐,忧心忡忡地往自己的帐中走,迎面跑来一个少年士兵,抱着一堆破旧发黄的书籍不小心撞上了他。
    书散了一地,苏正迁也被撞的一个趔趄。
    士兵连忙告罪,苏正迁却也不生气,笑呵呵地帮他收拾那一地狼藉。
    他一边收拾一边问:“这些书是……”
    那少年士兵显然是认识苏正迁的,笑着说:“回苏老,是季公子的书,昨日大雨,帐篷里进水了,季公子要我将这些书拿出来晒一晒。”
    苏正迁见他抱着吃力,帮他将书都搬到了西北角的大青石上一一摊开了晾晒。
    两人闲聊,苏正迁得知他名叫夏青,便想起了自己的夫人也姓夏,又问他是哪里人氏。夏青道是望县夏家郡,竟和自己夫人的娘家是同一个地方的,忍不住多聊了两句。
    瞥见晨时路过的那座暗牢,苏正迁心头一动,问:“小兄弟,你可知道那里边关着的人是谁?”
    夏青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才道:“听季公子说是沈相的妹妹。”
    “沈相的妹妹?”
    苏正迁心中惊讶。
    季砚临一直对肃关这一战胸有成竹,难不成是因为抓了沈之珩妹妹的缘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