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授官

作者:竹中窥月
    元景帝却是心中感慨良多。
    他自幼时起便是傅崇教导在侧,一步步陪着他册封太子,又登上帝位,有实实在在的师徒情谊。
    父皇病逝前的话他从未曾放在心上,傅崇什么样的性子他又怎么不知,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傅崇不信他,几番挽留依旧执意要离开。
    当时的元景帝不可谓不挫败,灰心于傅崇的不信任之举。
    他看着眼前眉眼有傅崇三分相似的傅九经,心中聊以慰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方民策乃是为国为民,替底层民户发声的良策,却不适宜当下,如今边塞不稳,国库不盈,所要面临的重重阻碍太多了。”
    元景帝言罢叹了口气,当年与北蛮一战损耗颇大,再加上元景帝坚持减免税赋,近些年又时有天灾,国库实在入不敷出。
    傅九经神色坚定,“陛下心有鸿鹄之志,心系天下苍生,草民相信只要有陛下在,大乾必行会有长治久安的盛世之况,如今需要的不过是休养生息的时间。”
    元景帝朗声一笑,“说的好,得此良将是朕之幸,也是大乾之幸。”
    傅九经眼中带光,如燃烧灼热的火焰:“得陛下看重,是草民之幸才是。”
    傅山同样难掩兴奋,为自己公子实现多年心愿高兴,强忍着情绪轻手轻脚上了茶。
    元景帝环顾了圈院子,目光落在鱼缸之内,笑了笑,“你这鱼倒是养得不错。”
    傅九经跟着看去,几条胖乎乎的红鲤正慢悠悠甩着尾巴,因为身形圆润动作实在不怎么灵敏。
    “这是草民学生所赠,说是健壮些不容易生病,好养活。”
    元景帝觉得有趣,“倒是花了心思。”
    “这人陛下也识的,正是关山侯之子顾知望,前段时日草民遭流民盗劫,多亏了他出手相助,才幸免于难。”
    听到这熟悉的名字,元景帝微微一顿,不由想起上次阿姐入宫,明里暗里为顾知望说话一事。
    他倒是招人稀罕,这一个两个的都向着他。
    罢了,上次终究是刘瞻之过,那孩子也是受了委屈。
    这日之后,傅九经的任命便下来了。
    从五品的侍讲学士。
    朝堂之上听见这个消息,不少官员神色各异,不明皇上的用意。
    傅九经这个名字不陌生,更甚者心下猜测这是傅家重返朝堂的讯号,要延续十年前傅家的盛况。
    寻常状元都是授六品的官职,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三年,再行晋官,陛下却是叫他一举越过了这个流程。
    谁都知道翰林院是为政治核心跳板,傅九经走的是典型的学官路线,将来是要入阁的。
    这一任命下来,自是招惹了不少人眼红,说什么的都有,不过却也让傅九经这个沉寂了近十年的名字重新响彻京城。
    顾知望听见消息自是为傅九经高兴,不过他当务之急要面对的却是月底的学堂考核。
    傅九经那些批注简明扼要,一针见血,将晦涩拗口的文章解析的通俗易懂,正适合顾知望这种不愿意动脑子的,可谓帮助巨大。
    在征得傅九经本人同意后,他将这些书一同分享给了顾知序郑宣季他们,很是苦读了一段时间。
    他当初可是放出过的话的,今年一定要升到乙舍,做不到就是自己打自己脸,可不得发力用功了。
    就连云氏这段时间都感叹自己儿子终于开窍了读书那根弦,自己看自己家孩子总是好的,这话在云氏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云氏打心底觉得自己儿子从小就聪明,脑袋瓜又生的圆,天生就是读书的料,虽然过程出现了些挫折意外,不过这不是半路扭回来了吗。
    觉得儿子读书辛苦,云氏这几日想着法子给顾知望熬汤,每日花样都还不重样。
    那头顾知望刚感叹自己读书辛苦,到手一捏,肚子上的肉软乎乎的,还胖了些,无语了一瞬。
    他看向桌案对面的顾知序,偷袭了手,却只摸到薄薄一层紧实的肉,下一刻就被躲开了。
    “你怎么一点都没胖?”顾知望语气幽怨,明明汤都是一起喝的。
    顾知序微微勾着腰,腹部还残留着痒意,认真回答道:“或许你可以每天跟我去演武扬热热身。”
    顾知望果断捧起书,表明自己没时间。
    不就是肚子上长点肉吗,又看不见。
    温习完书,两人一同结伴去了万寿堂,今日不是月底,不过听说是有喜事,要一家子聚一起好好吃个饭。
    他们来的还算是早的,屋内只有三房的人在。
    顾知望只当没看见顾彻,径直跑向刘氏,“祖母,望哥儿想你了。”
    刘氏板着脸,故意不理他,“你个小滑头,光是嘴上说说,你自己说多长时间没来祖母这了?”
    顾知望略有心虚,“望哥儿也想来看祖母的,功课太多了。”
    刘氏哪里会真和他生气,不过是逗逗他,闻言拦过他的手,上下打量了圈,“瘦了。”
    这话顾知望实在没脸接,刘氏却是越看孙子越心疼,嘱咐一旁的素檀道:“待会那道五羹决明汤多给望哥儿盛两碗,补补眼睛。”
    顾知望一听忙拒绝,“祖母,我今日已经喝过汤了。”
    他散学回来第一件事就被花影看着灌了一碗下去,再喝不下了。
    刘氏:“你这段时日读书辛苦,就该多补补。”
    顾知望讨价还价,“半碗。”
    刘氏:“行。”
    这时门口传来一阵声响,顾律顾徇两兄弟在前,云氏和曹氏在后一起进来。
    一齐向着上首的刘氏请安。
    今日人都到齐了,却没急着移步前去膳堂,刘氏特意叫了曹氏上前,脸上带了笑,“这几日身子如何,可还难受?”
    曹氏一手护着自己小腹,柔声道:“劳母亲担忧,一切都好。”
    顾知望左右看看,发现今日的二婶很不一样,身上没了以往的郁气,脸上多了缕柔和的暖色。
    方才进来时左右都有丫鬟搀扶,步子迈的极小极慢。
    还有二叔今日笑的格外高兴,虽然二叔往日也是乐呵呵的,但也不似此时乐的牙都露出来了。
    已经是最新一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