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礼仪教学

作者:螳螂爱跳舞
    炎热的盛夏终于过去。
    青山村。
    连绵的云层铺在空中,遮挡了刺眼的阳光。
    山间一片清明,水田重新变得澄澈,看上去像是一块块光滑的镜面。
    只是上面密密麻麻的稻桩破坏了镜面的完整度。
    田埂上,村民们正把一个个金黄的稻草拢在一起扛回家。
    这些被晒干的稻草用途广泛,最基础的用途就是用来引火。
    当然,这个用法太过浪费,精打细算的庄稼人是不会如此浪费的。
    他们通常会用这些稻草来铺床,或者混合黄泥,盖在屋顶上,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
    而就在青山村山腰上方,私塾乙班和甲班的学子看着下方的扬景,手中毛笔不断落在面前的画架上。
    陈及冠自然也在其中,用墨色和宣纸本身的白色,勾勒出青山村的面貌。
    他作的不是素描画,而是山水画,要求的意境更高,对于笔墨的分布也更加严厉。
    升到乙班后,夫子不仅会教学功课,更会教他们画山水画,以及其余方面。
    读书人不能只会读书,这样只会成为书呆子,琴棋书画也要有所接触。
    但是夫子毕竟只是一个秀才,对于琴棋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也就书法和画技还拿得出手,因此也只能教他们这两样。
    陈及冠画得很认真,素描画虽然与山水画不同,但到底有共同之处。
    一笔一画间,山水意境现,画中的山峰直插云霄,流水潺潺细语。
    画完以后,陈及冠自己看了看,满意点头。
    本来还想在空白处题一首诗,但是奈何肚中墨水不够,实在想不出符合意境的诗。
    他倒是可以当文抄公,但是读书半年,他也有了自己的傲气,不愿做这等抄袭之事。
    不是自己的,终究不是。
    “嗯,不错,尚可。”
    周礼平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颔首点头,眼神里全是满意。
    陈及冠拱手行礼,“全赖夫子教诲。”
    周礼平轻笑一声,“明日去了白马镇,千万要给为师争口气。”
    陈及冠昂首挺胸,“学生定然竭尽全力。”
    周礼平拍拍他的肩膀,“不过是一扬文会罢了,不必过于放在心上,为师只是想尔等多与其他学子交流,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学生谨记。”
    每年秋假结束,白马镇范围内的三个私塾都会齐聚白马镇,举办一扬文会,有写诗,论道,进行切磋交流。
    据甲班的师兄所说,每年周礼平所在的私塾都会大出风头,压得另外两个私塾喘不过气来。
    所以周礼平的私塾在白马镇最为出名,但凡有志科举之路的学子,都愿意拜他为师。
    也就是周礼平对学子的要求很高,不然白马镇的学子都会涌来这里来。
    而私塾的学子也为此自豪,对每年一次的文会很重视,不愿意丢了夫子的脸面。
    陈及冠虽然来乙班没多久,但已经确定由他代表乙班,明日去和另外两个私塾的学子进行切磋交流。
    待甲班和乙班所有学子作完画,夫子分别给出自己的评价,看时辰尚早,便道:“明日去白马镇参加文会,尔等不可失了风度,一举一动当三思而后行。”
    众多学子纷纷拱手,“学生谨记。”
    周礼平微微点头,抚着美髯,“我等读书之人,最是讲究风雅,出门在外,说的是官话,走的是四方步,穿的是纶巾长袍,喝的是杜康之酒。”
    “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今日,我便将礼仪二字传授尔等。”
    众人对视一眼,再次拱手,“我等多谢夫子。”
    “先来看四方步。”
    周礼平往前走了两步,问道:“尔等可看出我这步伐有何不同?”
    甲班一个学子回道:“我观夫子之步伐,似乎更为从容。”
    又有人回答:“依我观之,夫子之步伐,更加大气,自有一股气度环绕。”
    周礼平点头,“我行走之步伐,名为四方步,世家大族,王侯公爵,皆走四方步,日后若是你等出了这一亩三分地,若是以寻常步伐行之,只会贻笑大方。”
    说着,他开始仔细教导四方步如何行走。
    “四方步的精髓在于方向明确,重心稳,动作明确。”
    “行走前,心境平和,气沉丹田,养一口心中浩然正气。”
    “身体挺直,头部微昂,目光平视前方,步伐均匀稳重,避免摇晃或急促?。”
    “一步走出,为自身两脚之长,脚掌需离地一拳大小。”
    “脚尖微翘,脚后跟先着地,匀速向前。”
    一边说,周礼平一边放慢动作行走,一步一行之间,尽显风度。
    其他学子也跟着迈着脚步。
    陈及冠找了一个空地,一边回忆刚才夫子的动作,一边向前迈开,双臂自然下垂,将每一脚都落实。
    “董怀义,你走的是四方步还是外八字?”
    突然,周礼平气愤训斥一声,一张脸沉的像是积了水。
    再一看董怀义,保持外八字一动不动,尴尬的面目通红,就像是烧红的烙铁。
    其他人轻笑出声,但随着周礼平的目光扫动,他们赶忙收回看热闹的眼神,自顾自练习。
    但越是练习,越是感觉不会走路,怎么走怎么别扭,有种邯郸学步的样子。
    陈及冠的身体协调性很好,不一会儿便像模像样。
    同时他也找到了诀窍,其实不必太过在意脚下步伐,保持心境,昂首挺胸,脚步自然有一股韵味。
    周礼平微微点头,“四方步需多加练习,必须形成习惯,若是苦苦不能入门,便多观察陈及冠。”
    陈及冠再次成了榜样,其他人纷纷打量他。
    陈及冠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也不慌,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行走。
    接着,周礼平又讲了一些其他事项,从称呼、饮茶、行礼各方面进行讲解,甚至连穿的衣服都有讲究。
    陈及冠对这些记得很快,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往往夫子说了一遍他就记住了。
    这些知识是前世从来没有接触到的,但在这个时代很有用。
    他不可能一辈子待在白马镇,总有走出去的时候,到时候与别人打交道自然要格外注意,防止别人笑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