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青城天下幽!

作者:全靠大拇指
    直升机上,狌狌看着手机里紧急插播的新闻,眸中不喜反忧。
    现在网上不仅是铺天盖地的新闻,就连普通的短信也投送到每个人手机里。
    舆论两极反转,不过翻覆之间。
    “那姓孙的是真孙子,和这位比提鞋都不配。”
    祸斗同样如是感慨。
    他向来狗眼看人低,这次倒是破天荒的正眼看人。
    姜槐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说实话心中也挺意外。
    这和他想的不同。
    仲先生竟然在谈判不成之后,主动解除国人对妖族的仇恨。
    姜槐起先百思不得其解,总认为仲先生是不怀好意,别有目的。
    但白泽一句“可能是岛国的原因”,倒是让姜槐有所明悟。
    这就更可怕了。
    他看过一个说法,说是没有底线和原则的对手是最可怕的,因为这种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姜槐并不认可这个观点。
    没有底线和原则,那就意味着这人极易被内心滋生出的欲望和野火吞没,一步一步掉进无底深渊,最终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一如曾经的岛国。
    这种人并不足以为虑。
    反而有底线和原则的对手,往往是那些能够坚守本心的人。
    这种人拥有自己的理想以及坚定的信念,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立扬。
    好比一只藏獒,坚守着保护主人的底线,所以能死死咬住野狼的脖子不松口。
    通俗来说,咬人的狗不叫。
    这个仲先生,的确刷新了姜槐对他的认知。
    藏锋于拙,很好很好。
    凌晨五时许。
    众妖空降青城山。
    本来是去李家的,但李教授打电话来,说自己在青城山和一个多年老友在一起,可以直接过来。
    这还是姜槐第一次来到这个和武当、龙虎、齐云并驾齐驱的道家圣地。
    其最高海拔2434米,最低海拔793米,面积200平方千米,以“幽甲天下”著称于世,特产有金丝猴,大熊猫,白素贞等。
    蜀地有四绝: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
    青城便是其中之一。
    但也有另一种说法,青城山之幽,乃是幽都的幽。
    所谓幽都,乃是地下后土所治,因位于阴阳交界处而得名。
    屈原在《楚辞》中也提到,“魂兮归来钧于下此幽都。”
    而青城山因夜晚阴气浓郁,常年湿气浓重,云山雾罩,故而被传为是阴阳两界交汇之所的幽都,也被称为鬼山。
    只是如今这世道,即便是青城山也幽不起来了。
    站在山顶向下眺望,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影,全是求仙问道而来。
    各处大殿门前,香火冲天而起,萦绕整个山头,不知道的还以为哪里着火了。
    可能是没到夜晚的原因,反正姜槐是半点没感觉到鬼气森森,反而差点被人臭味熏了鼻子。
    等了片刻,山路有两道身影结伴而来。
    一个,姜槐认识。
    另一个,姜槐也认识。
    “林老师??”
    姜槐万万没想到,李教授的老友竟是他大一时的语文老师。
    这位老师只带大一,人挺帅,颇有黎明的几分神采。
    话却不多,性子很冷,可能是为了避嫌。
    毕竟,在如今这个年代,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有些男老师和女学生独处时,办公室门都不敢关。
    长得帅,工资稳定,社会地位高,据说还单身……
    种种一切,虽不是钻石王老五,但在有些想走捷径的人眼中,也是抢手的香饽饽。
    “你好啊,姜同学。”
    林老师推了推眼镜,笑道。
    他还记得姜槐。
    当然,这是一句废话,如今不知道姜槐的才是少数。
    最初的惊愕之后,姜槐也笑着上前一步。
    他好久没听到这个称呼了。
    “林老师,您怎么在这?”
    “躲个清净,附庸风雅隐居在此,见笑了,咱们回去说……”
    两位老师原路返回,带着一众大妖堂而皇之的踏入青城后山。
    想来也只有李家和青城山世代交好,这才没有多生波澜。
    山路崎岖陡峭。
    越往下走,光线便愈发昏暗。台阶也布满湿漉漉的青苔。
    也不知是地理位置的原因还是怎样,此处相对于紫金的冰天雪地,依旧植被茂密。
    流水淙淙,涧草茸茸。
    比前山人山人海的情形好了不知多少,入目郁郁葱葱,的确是个清净去处。
    姜槐本以为所谓隐居要不就是在什么洞里,或者就是结庐而居,和钟南山那片隐居网红圣地一样。
    没曾想,顺着山道蜿蜒而下,竟然来到一处古镇。
    古镇入口矗立着一座石刻牌坊,上书四个大字——
    泰安古镇。
    街边建筑古色古香,虽是新建的,却没有多少商业化气息,不像其他城市打着古镇的幌子,却到处都是酒吧、饭店,千篇一律。
    众妖左拐右绕,搞的像是出来团建,就差在头顶戴着红色帽子。
    “就是这里了。”
    林老师在前头左拐右绕,推开一道木门。
    “嘎吱”一声,门后竟是一处农家小院。
    房屋三间,青石小道,两边种着很多不知名的花,红黄蓝绿,像是童话世界一般。
    实在不符合一个男人的居所。
    他见众妖惊讶,嘿嘿一笑。
    “本想学陶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是菊花在这里实在太难种了,爱莲说也没条件,干脆换几个容易活的。”
    “理解,理解。”
    白泽还有几位女性都微微笑着,看起来很喜欢这里。
    李教授倒是一点不客气,径直来到院内一处凉亭,端起桌上的茶壶仰头便灌,然后从屋里取来一套红泥小炉,点碳烧水,熟稔的很。
    又对着姜槐招手,
    “来来来,别客气,这茶是老林亲手炒的茶,我平日里想喝都喝不到,正好借着你们来奢侈一把。”
    “啧……”
    林老师显得很无奈,耸耸肩,引着众妖落座。
    茶,可能的确是好茶,至少白泽很惊讶。
    但对于姜槐而言,不如冰红茶,属实牛嚼牡丹了。
    喝了几口,姜槐放下茶杯,目光顺着一处半合的门扉向屋里看去。
    阳光洒在墙上挂着一幅丹青之上,群峦叠嶂,云雾缭绕,恍若仙境。
    画上题诗: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姜槐没学过这首诗,也没有多问,而是开门见山的将目前知道的事情说了一遍。
    包括仲先生共享的资料,以及春来才想起来的定情信物。
    最后,取出面具,
    “我想钓鱼……李淼的失踪可能和三星堆有关,就是不知道古楚,古蜀,良渚这三个风牛马不相及的文明怎么凑到一起去了。”
    李教授接过面具,先是深深的看了一眼春来,又和老友对视一眼,各自陷入沉思。
    可能以他们的满腹经纶,一时也理不清其中头绪。
    等了半晌,祸斗有些坐不住,带着巴蛇去花圃里胡闹,狌狌煮水投茶,竟然有模有样。
    青芝突然问道,“李教授,我是王小花的姐姐,我能问问他们失踪前的情况吗?”
    “你是她的姐姐?”
    李教授一愣,打量了青芝好半天,再次和老友对视一眼,
    “怎么没听说过啊?”
    “呃……情况有些特殊。”
    姜槐打圆扬。
    “行吧。”
    李教授点点头,回忆道,
    “那天,他们是四个一起回来的,一个就是你妹妹王小花,还有一个是画圣吴道子的后人吴明,最后一个是白马寺的僧人叫什么忘了。”
    “那个白马寺僧人很快就离开了,我侄儿失踪后我去白马寺问过,那个僧人也没回去,但不是失踪,而是怕牵连到白马寺挂单云游去了。”
    “嗯,不用管那个僧人,他小腿翻腾的飞快,谁失踪了他也不会失踪,就说说剩下的三个吧。”
    姜槐知道李教授的性格,连忙把主题拉回来。
    要不然就像上课那样,白马寺之行他也能讲个老半天。
    “哦对。”
    李教授一拍脑门,“老了老了,见谅。”
    “当时王小花和吴明来了我李家,远到是客,李淼那小子就提议带他们到处转转。”
    “第一天就近去了都江堰,也去了市区啥的,没什么事。”
    “结果晚上回来后喝酒,那小子也不知是喝多了还是怎么地,抱着酒瓶子嗷嗷的哭,劝都劝不住。”
    “还是小花姑娘心思细腻,对我们几个说,他这是想他爹了。”
    听到此处,姜槐捧着茶,心情也有些沉重。
    当时那老吴托孤,屁股都没了,也坚持吊着一口气,用祖传之画换儿子一线生机。
    可怜天下父母心。
    想必小吴知道事情原委之后,该多么伤心欲绝?
    竟连最后一面都未见到。
    李教授接着说道,“那吴明哭完开始耍酒疯,非要笔墨纸砚开始作画,说是要光复门楣啥的。”
    “但他学的全是西洋画,哪里还会咱们这边的东西?画了半天啥也不是,又开始坐地上嚎。”
    “我那侄儿也是被酒烧了心了,在旁边哈哈大笑,说你家祖上不是有个《地狱变相图》失传了吗,你再画一个呗!”
    这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因为《孔子行教像》的缘故,姜槐事后也对吴道子了解了一番。
    相传这幅画乃是画圣吴道子的巅峰之作,在长安城赵景公寺的墙壁上所作,不是画卷,而是壁画。
    因为唐朝之时,佛教盛行,各个寺庙之间也有竞争关系。
    就和现在差不多,得搞很多噱头。
    比如请一些托排队啦,或者编点故事卖情怀啦,捧个大师提供情绪价值啦,装修的好点给香客打卡啦。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壁画的好坏就是装修的重要评判之一。
    恰好赵景公寺的住持和当时已经颇有名声的吴道子是好友,所以请来还是画师的吴道子来干装修。
    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具体姜槐忘了,貌似是因为吴道子没画过同行起了嫉妒心,雇凶杀人。
    据说这幅画对当时前来瞻仰的长安城百姓造成了极大震撼。
    观此画者,所有人都开始反思自己所做的罪孽,甚至屠户也都不再杀鱼杀牛。
    古籍记载,吴道子并没有在整幅画上描绘出地狱的恐怖样子,而是描绘了下地狱的人惊恐不堪的面部表情,扭曲的面目狰狞,故称地狱变相
    如今原画早已失传,现在能看到的是2003年画家江逸子根据古籍描述而重新绘制的。
    现在钓鱼佬让学了十几年西洋画的吴明复刻这幅画,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什么?
    姜槐没好气笑道,“那吴明没生气?”
    “没。”
    李教授重重叹了一口气,
    “他要是生气也就好了,坏就坏在那小子真就听进去了。”
    “昂着脑袋问,我也没见过地狱是什么样,怎么画?”
    “我那侄儿一拍大腿,没见过,我带你去呗!”
    “三人一拍即合,连夜去了青城山,就再也没回来。”
    李教授很是无奈的盯着姜槐,“你听过青城山的传闻吧?”
    “这里一到夜里,的确是个去地狱采风的好地方呢……”
    “…………”
    姜槐不知该说些什么。
    白泽突然问道,
    “幽都之说是真的?”
    李教授顿了好一会,才道,
    “阴气是真,幽冥是假。”
    “怎么说?”
    “说不清,反正这里一到晚上就好似完全变了一副光景,和白天截然不同。”
    “不过却绝对是什么通着什么阴曹地府。”
    李教授摇摇头,不再多说。
    白泽也没再追问,凉亭之中一时有些沉默,只闻煮茶之声。
    这时狌狌忽然开口,“这听起来似乎和三星堆没什么关系呀?咱们思路错了?”
    “不,可能真的有关系。”
    李教授目光死死盯着杯中那泛黄的茶水,口中一字一顿道,
    “就在你们来的前两日,我家那二郎庙供奉的神位突然裂开。”
    “什么!!”
    众妖悚然一惊。
    李家二郎庙供奉的是李冰次子李二郎,虽没有演义之中杨二郎那般肉身成圣啥的,但也是和道教赵二郎掰过手腕的。
    这样的存在,碰到了什么事牌位才会裂开?
    李教授并没有理会众妖的吃惊,手中的茶杯“砰”的一声化作齑粉,但里面的茶水却动也未动,依旧呈杯状漂浮在空中。
    他继续说道,
    “昨天我才得知,青城山上的王灵官牌位也裂了。”
    已经是最新一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