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章,翰林院

作者:糖心酒
    “这……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你们一家子这是积了大德!”
    其他族亲也结结巴巴道:“一万两啊,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你们这心意,太贵重了!”
    “这下咱村可有盼头了!”
    “是啊,路能修好,学堂也能翻新,以后咱也能像大户人家的孩子一样读书啦!”
    屋中众人都红着眼,不停地道谢。
    宋准朝着屋外的丫鬟挥了挥手,那丫鬟点头。
    不过片刻,丫鬟与车夫一同抬着两个厚重的箱子进屋。
    箱子放置在众人面前,箱盖一打开里头整整齐齐码放着一摞摞书籍。
    纸张泛黄,边角处有着摩挲的痕迹,显然被人反复翻阅过。
    宋准看着那箱书:“各位长辈,这些是我这些年读书时所做的笔记。”
    “里头有我对经史子集的理解,也有科举考试的心得。”
    “我想着村中学子们若能看看,或许对他们的学业有所帮助。”
    他看向里正,“里正爷爷,还得劳您费心届时找人将这些笔记摘抄了给孩子们传阅。”
    此言一出,众人再次被深深触动。
    这可是状元的笔记,比银钱还真贵的东西!!!
    里正的声音微微哽咽:“大壮啊,你这一番心意,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才好……”
    他说着就要给宋准跪下,被宋准阻止连声道使不得。
    差点没将宋准吓死,里正爷爷这么大年龄给他跪谢,太折寿了!!受不起
    “菩萨显灵也不过如此!大壮这孩子就是咱水磨村的活菩萨啊。”
    “大壮啊,你这一番作为,咱们村里世世代代都会记着。”
    此时在众人心中,宋准他们的形象无比高大。
    他们所带来的不止是实实在在的帮助,更是对村子未来的希望。
    离开水磨村之后,他们并没有马上就启程回京都城,一是担心这么匆忙的往返不利于方梨的健康。
    二是宋准还需拜访其他人。
    他抽空带了东西拜访了方夫子,就是曾在村学里教宋准他们读书村学先生。
    当年他们初入村学,是方夫子悉心教导。那时的方夫子还是个童生。
    多年过去,他已考中秀才继续进学,盼着能更进一步。
    宋准挑选了一些适合方夫子的笔记赠予他,并留下京都城的地址,让他日后有需要帮忙或者学业上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去信与他探讨。
    之后他带着方梨去镇上的医馆。
    站在医馆前,就闻到了淡淡的草药香气。
    宋准想起了许多回忆,当初张大夫给了自己许多帮助,教他许多医学知识,如今重新站在这里心中百感交集。
    他刚进门,就看到张大夫坐在柜台后打瞌睡。
    多年过去,这医馆中还是有两个小药童。
    那小药童不认识宋准,只脆生问:“这位郎君可有哪里不爽利?”
    宋准笑着说:“我寻张大夫,你忙自己的去吧,后院的药要糊了快些去瞧瞧。”
    那药童惊呼一声,急忙跑向后院。
    张大夫听到动静,骂骂咧咧:“一惊一乍作甚?都与你说过多少次了?煎药时要盯着!又浪费一锅药材!”
    宋准叫了声:“师傅,徒儿来看您了。”
    张大夫转过脸来,看到宋准那张好看的脸,不由地瞪大了眼:“你这小子!是宋准?”
    宋准笑着作揖行礼,“是徒儿,我考完回来了。”
    其实这些年来,宋准与张大夫是一直有书信往来的,张大夫每回去信都提醒他如果读不好书,就回来继承他这医馆。
    张大夫腾的起身,“你这臭小子?这是考不好要来继承老夫的医馆了?”
    张大夫看向一旁的方梨,上下打量着:“这是梨娘子?好好好……你们都长的这般高了,气色看着不错。”
    两人叙旧一番后,宋准说明来意。
    张大夫没好气白他一眼,“瞧瞧你就这点出息!”
    虽然这般嫌弃着,张大夫还是仔细为方梨诊断一番后。
    “不愧是宫中的太医出手,梨娘子的身子已然好了许多。”
    宋准看着张大夫熟练地取出银针,他在一旁指点该在哪个穴位下针。
    他握着方梨的手心发凉,张大夫每下一针他就手脚发软。
    张大夫施针完毕,转过头见宋准满头大汗,有些无言……
    心中想着:这臭小子倒是个痴情种。
    方梨对于宋准这样子也很是嫌弃,等张大夫忙自己的事情后,她松开对方紧握着的手。
    “啧!你能别这么夸张吗?”没好气地拿出帕子擦着手心。
    被媳妇嫌弃的宋准,默默起身帮张大夫看诊。
    期间,张大夫还亲自帮宋准换药,看着他身上的伤有些感慨:“看来在官扬也不好混,这还没正式上值就弄一身伤。”
    ……
    在镇上清闲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他们重新启航回京都城的日子。
    这次返程时间充裕,他们一路游玩到京都城,这一次方梨的状态更好了。
    也不知是陆太医开的药方与针灸方式有效果,还是其他原因。
    这次回到京都城时,方梨脸色红润的,倒没有受罪。
    翰林院
    自殿试已过去一个月了,今日正是翰林院举行朝考的日子。
    一甲进士朝考不用计入排名。
    而二甲、三甲的新科进士们,在这朝考之中,成绩优异者,便能留在翰林院成为庶吉士。
    若是没有考中,便只能外放为官,奔赴各地,开启仕途新篇。
    宋准今日一来,便被一众相识的同年围过来关心他的伤。
    宋准一一谢过各位的关心,表示自己的伤已经好了许多,对于今日的朝考没甚大影响,只是书写的速度慢一些。
    朝考结束,众人神色各异。
    宋青晖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宋准,脸上挂着笑大步朝他 走来。?“景行!”
    宋准回以灿烂的笑“青晖,感觉如何?”
    宋青晖闻言,“应当没什么问题。这次的题目大多都在爷爷的预料之中,写起来还算得心应手。”
    “你这伤还未好,影响你朝考了吧?”
    宋准扬了扬眉,狡黠笑道:“幸好我的成绩不用计入排名,否则是悬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