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十年前

作者:竹中窥月
    “你不过是个教书先生,怎么可能和顾崔两家扯上关系。”
    傅九经:“你们以为顾家无缘无故留我多日是为何,当年离京崔懿出城相送又是为何?”
    话落,他淡淡看向扣押自己的打手:“你们倒是忠厚,却不知惹祸上身的道理,我只给你二人一次机会,现在离开。”
    打手面带迟疑,手上动作不自觉放松。
    在门外已经听了一会功夫的顾知望叹为观止,夫子唬人的功力只增不减,见差不多后一脚踹开房门。
    屋内傅桧父子一惊,霍地回头,只见守在门外的两个打手早已被制服。
    扣押傅九经的两个打手见同伴被抓,又刚被傅九经言语威慑,直接松了手,被闯入的侍卫拿下。
    见大势已去,傅桧手一颤,匕首哐当落了地。
    “风仪,风仪呀,叔父也是为了傅家全族着想,看在亲人一扬的份上,你别怪叔父行不行,叔父刚才也是一时鬼迷心窍。”
    傅兆泉更是被吓破了胆,颤颤巍巍道:“大哥,不是我的主意,不是我的主意。”
    真是够不要脸的,顾知望瞅着两人,“现在倒是知道顾念亲情了,变脸变得够快。”
    傅九经眼含复杂,不曾想几次三番助他的,是自己不过八岁的学生。
    云墨先吩咐了人将四个打手送官,又看向傅桧二人,“少爷,他们如何处理?”
    要顾知望自己说,直接一起送官得了,不过这属于傅夫子的家事,他还是将选择权交由了傅九经。
    傅九经一步步来到傅桧面前,神色冰冷,“我是真没想到你们要如此算计我。”
    有些人苟延残喘,最为看重自己性命,只为活下去,可对于傅九经来说,他的毕生理想和抱负都是有朝一日踏上官扬,发挥自己的价值,傅桧要毁了他入仕途的路,无异于杀人诛心。
    傅桧眼神不敢直视,又惧又怕。
    “我不会对你如何。”傅九经捡起地上的匕首,锋锐的尖端对准他的眼睛,将傅桧吓得双腿打颤,“毕竟你是我叔父,真伤了你便成了我身上永远甩不开的污点,实在不划算。”
    “我要你亲自回去告诉傅崇,不想我连累家里简单的很,直接将我划出族谱,免得将来有什么掉脑袋诛九族的大事,也不必你们心惊胆战睡不安稳。”
    这个时代被族谱除名无异于顶要命的大事,代表除名之人一辈子将身无浮木,舍弃家族一切资源,无根无源,将来寿终也不可落叶归根,是极其严苛的惩罚。
    傅九经轻描淡写犹如在谈论今日天气不错般,将匕首重新入鞘,塞入傅桧衣襟中。
    傅桧父子二人的算计他固然愤怒,可真正叫他感到悲凉的,却是这其中掺杂了自己父亲的手笔,联合傅桧对付起自己的亲儿子。
    傅桧面上有些恍然,语气带着丝不确定,“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傅九经身为傅家嫡出子嗣,只要没犯下什么十恶不赦的大错傅家便没有理由将人逐出家门,可这话如今是他自己说的,只要劝服大兄,那么傅氏全族再无后顾之忧。
    傅九经拍了拍他胸前的匕首,“你可以走了。”
    尽管他轻飘飘的语气如同在打发狗般,傅桧父子二人已然无暇顾忌,急忙忙跑了。
    顾知望鼓了鼓腮帮子,不甘道:“夫子就这样放了他们?”
    短短不过几瞬,傅九经恢复以往平和,不起波澜道:“报复他们的方式有许多种,只是简单的皮肉之伤不足于让他们悔恨。”
    顾知望莫名从这样的傅九经身上看到他蓬勃的野心,不再是从前作壁上观,不坠世俗的傅夫子。
    没有回避,傅九经在这一次主动询问:“想知道傅家十年前的事吗?”
    顾知望早就好奇,见他脸上没有牵强之色,点了点头。
    伴着他淡然如水的声音如同在学堂听课般,思绪坠了下去。
    十年前的傅家,连续两代人任内阁首辅,权倾一时,风光无限,当时的傅崇授予太师、太傅头衔,谁人不恭敬称一句傅老,而当时的傅九经同是小一辈中当之无愧的少年天才,年少成名,是为傅家下一代的继承人。
    鲜花铺路,前途似锦,那是曾经属于傅家盛极的荣光。
    可也是在同期,从宫内退下的老嬷嬷口中,秘密流传出一则掩盖三年之久的皇家辛秘。
    言当年先帝薨世前,曾嘱咐新帝提防傅家,防止傅家势大,不可亲信仪仗。
    自古兔死狗烹,帝王猜忌,忠臣受冤的事屡见不鲜,傅崇需要顾忌的人和事太多,第一时间便朝元景帝告老致仕,元景帝三次挽留也没让这位老臣留下,同年,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小状元郎,也被自己父亲以其强硬手段带回南翼老宅,这一沉寂,便是九年的光阴。
    不过数十年光阴,也未曾将傅九经的傲骨磨平,这才有了方民策的问世。
    短短几句话便涵盖了一整个家族的繁盛和衰败。
    顾知望说不出什么感受,傅崇要顾虑全族,防患未然,也不能说有错,傅九经终身为其理想努力,试图让这个朝代变得更好,同样没错,只是理念不和,如两条截然相反的线,永远走不到一起。
    傅崇老了,他更多的是想护住全族,防患未然,傅九经则是一股新鲜的血液,更向往广阔天空,崇尚更高更远的目标。
    只是不知,关于傅桧父子对傅九经动手一事,傅崇究竟知不知情。
    顾知望见元景帝的机会不少,光从感觉上说,他不认为元景帝是那种容不得人的性子,包括听见的,也都是称赞元景帝孝顺宽厚之言。
    恰如当年先皇早早病逝,以示纪念,沿用前朝年号不改,又如修改祖制,宫中女子凡年过二十五,包括未曾临幸的妃嫔都可出宫自行婚配。
    再者,元景帝登基三年都未曾对傅家下手,倒也不至于如今翻起旧账来。
    顾知望几乎能够追溯书中属于傅九经的一生,书中的傅九经和现实不同,的的确确是回南翼了,等到察觉受骗,他定是要坚持回京,傅桧出手下作,故意纵火,致使他面容尽毁,无缘官扬。
    那时的傅九经走投无路,便只能押中刘瞻这个尚且看的过去的未来皇位继承人,亦或者是被许诺过什么,辅佐他直至登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可惜却没能等来自己想要的,最终还是跟错了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