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密谋弹劾

作者:晶晶晶
    烛火摇曳,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面容映照得阴晴不定。窗外狂风呼啸,卷起落叶拍打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朱高煦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满脸气愤的闷声说道。
    “老三,这样下去不行啊!”
    朱高燧想起朱瞻基这些日子做过的种种事情,忍不住眯着眼睛说道。
    “是啊,我还以为那小子只是在胡闹,结果搞出来这么大阵仗,那银子可没少赚,听说光京城这家御膳楼就一天赚了上万两银子。那一年下来,光着一家不就得赚上百万两银子了。”
    朱高煦听到这话,猛地站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靴子踩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走着走着,突然转过身来一脸狠厉的望着朱高燧说道。
    “老三,这事我们一定要给那狼崽子给搅浑了才行。不然以后他要钱有钱,有兵有兵,我们还怎么跟他斗。”
    朱高燧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汤已经凉了,苦涩的味道让他皱了皱眉。
    他放下茶杯,转头望着朱高煦一脸无奈的说道。
    “老二,那你说该怎么弄?那御膳楼老爷子也有份子,而且还占八成。你要是敢碰御膳楼,你信不信老爷子能扒了你的皮。到时候别说就藩云南,就是流放岭南都有可能。”
    朱高煦闻言,脸色阴晴不定。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几率极大。
    他急躁的望着朱高燧说道。
    “额……那你说怎么办?”
    “这事咱们不能出面。”
    朱高燧眼珠子转了转,然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我们自己不出面,但可以让那些言官御史出面。那小子这么做,肯定坏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好事,他的御膳楼生意这么好,那别的酒楼还能有生意?那些酒楼背后的人能服气?”
    “所以我们只要在暗地里推波助澜,其他人肯定会忍不住冒出来,到时候,自然就有好戏看。”
    朱高煦听到这话,突然大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演武室内回荡。
    他拍着朱高燧的肩膀说道。
    “好主意啊!老三,你最近吃了什么啊,怎么感觉你变聪明了。”
    朱高燧冷哼一声,心里略微自得。他将朱高煦的手拨开,然后手指轻轻敲击案几。
    “少来,爷打小就聪明。对了,老二,上次你不是说要去老大东宫把那两本武功给弄出来瞧瞧嘛,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朱高煦脸上的笑容一僵,重重坐回椅子上。
    “你不说,我都忘记跟你说了。我是找人去了,但你也知道,老大那人,贼精贼精的,听说他背下那两本书后,便立马就把书烧成了灰。”
    “什么!烧了?!”
    朱高燧猛地站起身,椅子被撞得向后滑去,发出刺耳的声响。
    他瞪大眼睛,咬牙切齿的说道。
    “这老大,怎么能这么做呢!“
    朱高燧背着手在屋内来回踱步,锦衣卫的飞鱼服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他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可以说是比绝大部分人都要清楚那两本武功的厉害之处。
    老爷子自从修炼后,身体一天比一天好,听说最近都快能飞檐走壁了。
    他想到这里,心里就像有千万只蚂蚁在爬,痒得不行。
    到底是什么样的武功,竟然能让老爷子枯木逢春……要是他自己练了,会不会也能变得像老爷子那样身轻如燕。
    朱高煦看着朱高燧反常的样子,一脸狐疑地盯着朱高燧。
    “老三,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不就两本破书吗?值得你这么重视吗?”
    朱高燧神色一滞,随即挤出一个笑容。
    “哪有,我这不是生气老大,这干的简直就不是人事。”
    他暗自庆幸烛光昏暗,掩盖了他脸上一闪而过的不自然。
    他确实没把武功的事情跟朱高煦说清楚,一来怕朱高煦闹到老爷子那里去,自己也落不了好。二来他想独吞这武功,免得朱高煦学了后还一直压在他头上。
    朱高煦没有对这事过多追问,摆了摆手说道。
    “算了,不管老大了。现在重要的是那小崽子,今晚你去联系你那边的官员,我去联系我麾下的官员,咱们来个里应外合,在明天早朝上狠狠的弹劾那小崽子,就算搅不黄御膳楼,那也要让他在朝中四处树敌。”
    朱高燧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
    朱高燧紧了紧身上的飞鱼服,压低声音道。
    “老二,我这就去都察院找刘文炳,那老小子欠我三条人命的人情,是时候该还了。”
    朱高煦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我去找兵科给事中赵德明,那小子去年贪污军饷的把柄还在我手里。”
    两人推开演武室的门,寒风夹杂着细雨扑面而来。
    朱高燧突然转身:“对了,让府里准备些银票,那些言官不见兔子不撒鹰。”
    “早备好了。”朱高煦拍了拍袖袋,里面传来银票摩擦的沙沙声,“足足五万两,够买通半个都察院了。”
    夜色如墨,两顶青布小轿悄无声息地出了汉王府后门,朝着不同方向消失在雨幕中。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刘文炳的府邸,书房灯火通明。
    “王爷,这、这事风险太大了啊!”
    刘文炳捧着茶盏的手微微发抖,茶水溅在绯红官袍上。
    “弹劾太孙,那可是…那可是……”
    “怎么?嫌少?”
    朱高燧冷笑一声,手指轻轻敲打着案几上的账本。
    “刘大人去年在漕粮上做的手脚,足够诛九族了。要不要本王现在就去禀明皇上?看他会怎么处置你?“
    烛火噼啪作响,映照出刘文炳惨白的脸色。
    “可是,可是……”
    朱高燧看到刘文炳满脸犹豫的样子,并没有逼迫太甚,而是好言劝说道。
    “你放心,这只是正常上奏弹劾,那么多文武官员看着,难道老爷子还能把你给吃了啊。再说了,不是还有我嘛。”
    刘文炳听到这话,咬了咬牙说道。
    “那好,下官…下官明日可以上奏弹劾太孙!但……得加钱!”
    朱高燧深深看了刘文炳一眼,然后点了点头说道。
    “好。”
    随即从袖中掏出一叠银票,轻轻放在案几上。
    “这里两万两,是给刘大人压惊的。事成之后,还有三万两的好处给你。”
    与此同时,兵科给事中赵德明的宅院里。
    “汉王殿下,非是下官推辞…”
    赵德明额头渗出细密汗珠,“只是太孙深得圣心,这…”
    朱高煦一脚踹翻眼前的矮几,杯盘狼藉中,他一把揪住赵德明的衣领:“你那个在辽东当参将的弟弟,私通草原的事,要不要本王现在就去告诉张辅?”
    赵德明双腿一软,直接跪倒在地:“殿下饶命!下官明日一定死谏!”
    “这才像话。”
    朱高煦松开手,从怀中掏出一叠文书扔在地上。
    “这是你弟弟的认罪状,明日若敢反悔,你全家都……”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子时三刻,雨越下越大。
    朱高燧的轿子停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诚府后门。
    管家刚开门,就被锦衣卫按在了墙上。
    “张大人,别来无恙啊。”
    朱高燧抖了抖蓑衣上的雨水,露出绣着金线的飞鱼服。
    张诚手中的毛笔啪嗒掉在地上,墨汁溅了一地:“指、指挥使大人深夜造访…”
    “明日早朝,本王要你参太孙一本。”
    朱高燧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
    “这是你写给建文旧部的书信,要不要本王念给父皇听听?”
    张诚面如死灰,颤抖着接过朱高燧递来的奏章草稿:“下官…遵命。”
    寅时初,汉王府。
    两顶轿子几乎同时回到府中。
    朱高煦和朱高燧在滴水檐下相遇,两人相视一笑。
    “都安排妥了?”朱高煦问道。
    朱高燧点点头:“刘文炳打头阵,张诚补刀,赵德明助攻。”他眯起眼睛,“明日早朝,定要那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雨幕中,两人并肩走向书房,靴子踩在水洼里发出“啪啪”的声响。烛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吐信的毒蛇,躲在暗中窥伺猎物。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快亮了。
关闭